正文 第18章 對討厭的人說“不”的奧妙——說七分留三分(2 / 3)

西鄉南州冷靜地說:

“我以前也認為英國是個強大的獨立國,現在我卻不這樣認為了。”

巴克斯憤怒地質問道:

“為什麼?”

西鄉南州從容地微笑著說:

“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隻是因為每當我們代表政府和你談論到國際上的事情時,你總是說等你和法國公使討論後再回答。如果英國是個獨立國的話,為什麼要看法國的臉色行事呢?這麼看來,英國不是法國的附屬國又是什麼呢?”

高傲的巴克斯被西鄉南州這一番話問得啞口無言。從此後他們互相討論問題時,巴克斯再也不敢傲氣十足了。

西鄉南州抓住其語言上的弱點所展開的攻勢從而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毫無疑問,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難免有自己的弱點,而高傲者一般都未發現自己的弱點,而一旦別人抓住其弱點攻擊其傲氣,使其看到自己的弱點,也就瓦解了其傲氣的資本。

巧使絆子抑製其傲氣:

一些人自恃知識豐富,閱曆廣泛,因而目空一切,壓根兒就瞧不起別人,表現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對付這種傲氣者隻要巧妙地設置一個難題,就可抑製其傲氣。這是因為,不管其知識多麼豐富,閱曆多麼廣泛,然而,在這個大千世界裏畢竟是有限的,對方一旦發現自己也存在著知識缺陷,其傲氣自然就會煙飛雲散了。

在一次國際會議期間,一位西方外交官十分傲慢地對中國一位代表提出一個問題:“閣下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時間,不知是否對西方有了一點開明的認識。”顯然,這位外交官是以傲慢的態度嘲笑我國代表的無知。

我國代表淡然一笑回答道:“我是在西方接受教育的,40年前我在巴黎受過高等教育,我對西方的了解可能比你少不了多少。現在請問,你對東方了解多少?”

對我國代表的提問,那位外交官茫然不知所措,滿臉窘態,其傲氣蕩然無存了。

顯然,我國代表所提出的問題,那位自以為知識豐富而滿身傲氣的外交官是無法回答的,因為他不了解東方的情況,因此不但沒有顯示自己豐富的知識,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因此,還有什麼傲氣可言呢?

無疑,巧設難題抑製傲氣者,所設置的難題一定要是對方無法回答的問題,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暴露對方的無知或者缺陷,從而挫其傲氣。如果設置的問題對方能夠回答,這樣不但不會挫其傲氣,相反地更會助長其傲氣而使自己更處於難堪的境地。此外,還要注意,設置難題一定要巧妙,不露痕跡。

我們采取上述方法對付傲氣者,其目的是為了使其改變影響人際關係的不正常因素,促使其與他人正常地交往,因此在運用這些方法時一定要有節製和限度,要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切不可嘲諷、譏笑,甚至侮辱他人的人格,否則就與我們欲達到良好的溝通目的背道而馳了。

魯迅先生講過一個事例,很有代表性:你租借了別人一間房屋,這是一間陰暗潮濕的老式房子。房東眼中隻見房租,私毫不為你的健康和舒適考慮。

你哀求房東:“開一扇窗戶吧!”

房東不肯。

你說:“工錢我來付。”

房東還是不肯。

這時,你就應該提一把鐵钁頭,上到房頂。這時,你說:“我要在房頂上開一片天窗。”

這時,房東會怎樣呢?房東急忙喊道:“千萬別刨房頂,咱們還是開一扇窗戶吧,”

因為人性都是複雜的。一個人有其堅強的一麵,也有軟弱的一麵,一個再無畏的人,也有心虛膽怯的時候,俗話說:惡人自有惡人治。你擺出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態度,他不能不有所提防,尤其當你以一副魚死網破的架式出現時,他不得不考慮一下後果。隻要他一猶豫,你就在精神上開始戰勝他了。

下次在遇到惡人的時候,你不妨試著拿出“魚死網破”的架式對付他。

4、忍而有度,必要時以顏色還擊

與人相處的時候,忍讓和寬恕是一種美德,但是,必須把握住一定的限度,在無關緊要的小事上不必斤斤計較,但在原則問題上決不能退讓。一個人如果不敢堅持原則,以犧牲根本的東西來換取一時的苟安,他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在人們的眼中,這樣的人隻能是窩囊無能、懦夫的形象,隻能是個“受氣桶”。

對於惡棍來講,忍讓寬容的言行是噪音,這是因為他們聽不進良好教養的語言。得寸進尺,打你三下還不收手,那就是惡棍。此時你不應該再被動挨打了,你應該咬他一口了。

哲學上常常把度作為質和量的統一。也就是說,在度之中間,包含了具有一定量和質的結合,在度之中,事物的性質變化於一定的範圍之內,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而一旦超出了這個度,事物的性質便會出現新的特點,正如水在100度之內仍然是水,可一旦燒開便變成了氣體一樣。在采取忍耐的策略的時候,也有一個度,比如在下列情況下,就不能一味采取忍讓的策略。

(1)下不為例,事不過三

所謂“事不過三”,說的是人們對同一對象的寬容和忍讓,可以一次、兩次,但決不可一退再讓。忍讓到一定份上,必須有所表示,使對方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退讓不是一種害怕和無能,而隻是出於一種大度,從而不再繼續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一些這樣不識好歹的人,他們為所欲為,得寸進尺,把同事及其他人的忍讓當成是好欺負,可以占便宜,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步步緊逼。對待這種人,在經過幾次忍讓之後,看清了其真麵目,則不應再忍讓下去,可以適當地給對方一點顏色看看,並通過正當的方式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利,這樣,使對方認識到自己的不是。當然,這種曉之以厲害的方式和途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目的都是一個,就是讓對方了解自己真正的態度,這便是可以參照的一條原則。

(2)對方得寸進尺時,不可再忍

有些人在侵犯別人的某種利益和權限之後,由於對方采取了忍的態度,使之得逞。可是,這種人在得逞之後,發現了新的目標、新的利益,從而刺激了其利欲,以至於使原來的行為轉化為另一種難以接受的事情。這時,作為當事人,便不能依然保持一種忍的態度,而必須隨著事物性質的變化而考慮予以反擊和抵抗。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之所以會這樣,就在於那些不識好歹的人常常會由於得到某些不公正的利益之後,使自己的行為在一種惡性膨脹了的邪念的驅動下,由一般的越軌而發展為犯罪。如果是這樣,我們便不可再一味地忍讓下去了。

(3)自己瀕臨“絕境”時,不能再忍

忍無可忍的情況通常出現在一些公共場合之中。有些人以為別人也不認識自己,而且以後彼此間很難還會有相遇在一塊兒的時候,因而處於一種匿名者的狀態中。這樣一種狀態往往使人在一定程度上擺脫過去所承擔的某些義務和責任,也會不同程度地放鬆良心對自己的約束,因而發生和做出一些不道德的、過分的行為舉止。例如,在火車上、在公園裏、在公共汽車裏等等。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這種公共場合中,有些人也常常抱著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盡量少惹麻煩的心理,對於一些過分的、帶有攻擊性的行為持忍的態度。這樣一方是咄咄逼人,另一方卻又是息事寧人,很容易造成一種有利於某些人不斷膨脹其侵犯心理的環境和條件。但是,也恰恰是在這種情況下,由於有些人肆無忌憚地一意孤行,也很容易地把人們逼到一種“絕境”,以至於產生了一種忍無可忍的心理。

成熟的人懂得:要保持自己的骨氣,把自己的刀劍插入刀鞘,但需要自衛時要毫不猶豫地拔出來。既然你已經躲不過去了,還不如趁早解決的好。

(4)人應該適當地有一點鋒芒

人的行為很容易受習慣的支配,隻要屈服過一次,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屈服下去,不失時機地在人前稍顯勇氣,是不可忽略的處世之智,尤其是麵對那些你不喜歡的人。不要成為受氣包,一旦生氣就應果斷地行動。

俗話說:“吃柿子揀軟的捏。”人們發火撒氣也往往找那些軟弱善良者。因為大家都清楚,這樣做並不會招致什麼值得憂慮的後果。在我們身邊的環境裏,到處都有這樣的受氣者,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最終也必然為人所欺。一個人表麵上的軟弱,事實上助長和縱容了別人侵犯你的欲望。

我們要知道保持勇氣的重要,不要過分抬高他人,以至對之心懷敬畏。沒有誰能超越人性的局限。領導隻是職位比別人高些,權威隻是一種地位帶來的表麵力量而已。

其實,為了保障自己必要的權利,人是應該有一點鋒芒的,雖然不必像刺蝟那樣全副武裝,渾身帶刺,至少也要讓那些凶猛的動物們感到無從下口,得不償失。

5、避免遭受冷語的傷害

在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冷語,每個人都難免偶爾遭受冷語的攻擊。冷言冷語多得難以分門別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些話都會使你心煩意亂,情緒暗淡。並且本能地進行反擊,其後果往往是造成諷刺挖苦、侮辱打擊的惡性循環。正確的辦法是拔掉倒刺,提高自尊。如果你下次遇到冷語,不妨照下麵說的去試試:

(1)探究緣由

心中窩火的時候容易使人出語傷人。如果你真的弄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地方得罪了別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向當事人問一問。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存心要找你的麻煩,因此,要退回一步,找出根源。

飯店或賓館的女服務員所以衝你發火,也許是因為昨晚她在男朋友那裏受了委屈。司機超車插到你前麵也許並不是為了和你比高低,而是送重病的孩子或老人上醫院。當你這樣去假定他人是無辜的時候,你就會為你的寬厚和善意而感到快慰。

(2)正視挑釁者

能夠頂住侮辱並非易事。辦法之一是針鋒相對,用嚴肅的對答來對付消極的評價,例如你可以說:“你有什麼理由來傷害我的感情”,或“要知道你的話也許會對別人有用。”

作為一種選擇,你還可以要求挑釁者澄清他的原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或“我希望能弄清你的意圖”,一旦挑釁者意識到你已經識破他的意圖時,他們就會停止挑戰。沒有比自己的行動被別人識破更丟臉的了。

(3)運用幽默

有時候對待別人的冷言冷語,不防用幽默來化解,如此一來,感到難堪的將不會是你而是對你說冷語的人。

有人曾對瑪麗說:“一條新裙子?這布料更像是用做包椅子的。”

瑪麗回答說:“那好,坐到我膝蓋上來。”

幽默是對付攻擊的最佳武器,急中生智幾乎可以擊敗一切對手。

(4)設置信號

戴絲的丈夫喜歡在公共場合出她的醜,她的對策是攜帶一塊小手帕,每當丈夫出語傷她時,她就把手帕放在額上,他尷尬得隻好住嘴。

(5)順水推舟

接住話頭是個好主意。例如,如果你妻子說:“你重了20磅了,親愛的。”你就回答說:“準確地說是重了近25磅。”語言所以有力,是因為你承認了它的力量。當你順水推舟時,你就能使它失去活力。

(6)不屑一顧

他人的評論並不“屬於”你,因此你完全可以不理睬它。原諒他人是我們能夠培養的最重要的生存技巧。

如果你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那就讓說話人知道你已經聽見他的話了,但不想作反應。下一次他再傷害你,你就佯裝揩去裙子上的汙點。當他問你在幹什麼時,你就說:“噢,我以為什麼東西在咬我,我肯定搞錯了。”一旦他明白其意時,他就會變得謹慎又謹慎;

你也可以裝作對他說的話沒興趣。眨眨眼睛,打個嗬欠,環顧左右,這一切旨在告訴他們:怎麼這樣討人厭?任何人都不願自己遭人厭的。

(7)拒絕接受

如果有人用冷語傷害到你時,你可以委婉的告訴他,你拒絕接受。

一個男人出語傷害布達赫後,布達赫說:“孩子,如果有人拒絕接受一份禮物,那這份禮物會屬於誰呢?”那人回答說:“當然是屬於送禮物的人。”

“那就好了,”布達赫說,“我拒絕接受你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