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告訴我,這回好了,現代企業製度建立起來了。於是我明白了,在中國,如果誰告訴你他的企業現代企業製度搞得好,一定是因為他自己能說了算,不論他是投資方,還是職業經理人,甚至是官員。
華遠集團董事長任誌強在他的微博中寫道:我隻是一個被委托的代理人,深知這種委托代理關係,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而隻知忠誠,這應該是職業經理人的必備原則。
不知任誌強這番表白何為?任誌強是國企職業經理人,是共產黨員。然而在國企,我看到更多的是股東的虛無,是職業經理人無法無天的擴張欲望,因為,擴張是業績,如果有損失,那是全民買單。
在國美事件中,有媒體提出,應該有第三者介入。具體方案是由商務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士,成立一個“國美電器管控權調研組”,給出客觀判斷和建設性意見,似“類獨董”製度。
聽到這話,立馬要警惕了,這是在給政府下套兒呀。中國企業的各種危機多了,政府有多少個“調研組”可派?全球金融危機,美國政府確實接管了一些金融機構和企業,但那都是“大到不能倒”的大家夥,而且,美國政府有明確的監管規則和退出程序。在咱這兒,政府絕不會閑著出去“調研”,出口就是命令,看看山西煤改吧,至今還砸在手裏。國美是香港上市公司,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危機來了,此案正是考驗英國和中國香港法律的機會,並品味西方公司治理與中國本土風情的咬合。
周正毅被迫賄賂獄卒 黃宏生多麼幸福
這似乎隻是一個商戰故事,然而,這一商戰的前提是,黃光裕以戴罪之身,能夠在鐵窗裏簽署公司文件,縱橫捭闔號令商場。黃光裕家族或對管理層投下反對票,或增持國美電器股份,或拉票拜客,極力加強對國美電器的控製權,如履“平地”。
這一切稀奇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公民個人財產隻要是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具有神聖不可侵犯性。然而,落馬的中國大陸企業家一直麵臨著這樣的局麵:一旦進入司法程序,企業家本人便無法行使其擁有的財產占有、處分、轉讓、繼承以及委托他人代為管理的法律權利,他所創立的企業往往轟然倒地,煙消灰滅。
2006年5月26日,上海首富周正毅出獄,但三個月後,看管周正毅的監獄管教幹部俞金寶被拘,原因是俞金寶接收了“鄒振義”家屬的49萬元賄賂。“鄒振義”就是當初關押在上海市提籃橋監獄的38440號犯人周正毅。周正毅進入看守所就被改名,在宣判之前無法取得行使公司股東權利的途徑,在宣判之後也隻能通過行賄管教幹部的方法,換取與家屬、生意場上以及其他方麵人物的會麵,一度演變成周正毅在監獄中開董事會的江湖傳聞。
實際上,周正毅本來可能有會見親屬的權利的,末了卻要用賄賂取得。
看看黃宏生的故事吧。
“當我們有機會再見麵時,一定是看到紅光滿麵、笑容熠熠的老板。”這是2006年創維集團前董事長黃宏生寫給創維員工的一段話。當時他在香港赤柱監獄服刑。
2004年11月30日上午9時半,香港創維總部正在召開董事局會議,此時,香港廉政公署數名武裝人員已在門外候著。當會議室大門打開後,廉政公署人員迅速將黃宏生、黃培升等三名執行董事及財務總監帶走。
黃宏生是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的香港上市公司中第一位大陸民營企業家,罪名是串謀盜竊。12月1日,黃宏生等4人由香港廉政公署落案起訴。廉政公署公布資料顯示,黃宏生與其弟黃培升涉嫌於2000年11月至2003年4月期間,與其母羅玉英(羅玉英為創維集團的間接控股子公司創維電視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串謀盜竊共9張創維數碼銀行戶頭簽發的支票,涉案金額48378169.99港元。
令人驚訝的是香港司法機構的速度。第二天,12月2日,香港東區裁判法院對黃宏生兄弟串謀偷竊巨資案提審。當天下午2點50分左右,黃氏兄弟獲準以100萬港元現金保釋外出。
黃宏生迅速回到香港創維總部辦公室,黃宏生家族共擁有上市公司創維數碼39.71%的股權,黃宏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創維數碼高層進行改組。黃宏生在會議上說,自己已經不適合擔任董事局主席,改任非執行董事,需要找一個對投資者而言有說服力的人物來撐持門麵,69歲的王殿普遂入職創維數碼首席執行官。
保釋期間,黃宏生基本是自由的,他以創維數碼董事會非執行主席的身份,通過視頻參加每月兩次的董事會擴大會議,還可在香港會見公司高管。2005年3月,黃宏生獲得香港高等法院許可,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在會議期間,黃宏生還把創維集團的老夥計楊東文拉回創維。
直到2006年7月13日下午,黃宏生兄弟因串謀盜竊及串謀詐騙等4項罪名成立,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宣判後,黃宏生被押送到赤柱監獄服刑,當時參與旁聽的創維集團員工情緒激動,中午黃宏生還跟員工們在食堂一起吃飯。
2006年9月12日,黃宏生在獄中給創維集團寫了第一封信,非常煽情:創維如今進入了一個“後老板”時代,一個由現代企業家團隊引領的巨型組織前進的時代。
一個月後的10月12日,黃宏生再度給創維數碼董事局寫信。在寫完第二封信後的19天,黃宏生又寫了第三封信,信中對創維集團更是事無巨細,“我謹提供幾點建議作為參考:從董事局層麵到第一線作戰基層,人人心中都要樹立人才製勝的理念;創維應該努力落實績效考核的執行;嚴格的製度執行及紀律約束。千萬不能一窩蜂地談起人才就忽略了約束與監督”。黃宏生的有些信相當直率,甚至在信中指責創維集團內部有人把個人利益淩駕於企業利益之上,事業部利益損害集團整體利益,虧損的事業單元不停地流失著企業血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