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電視也是企業家或企業領導塑造形象,擴大形象影響力與傳播力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它通過遍及城鄉的電視網絡,可以迅速地將企業家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傳入千家萬戶。因此,任何企業領導幹部都不會放棄在有影響的電視台“出頭露麵”的機會。
正因為電視的覆蓋麵大、影響大,企業領導幹部萬一在形象方麵有些疏漏或表現不佳,它所能造成的負麵影響是很難挽回的。因此,企業家或企業領導必須注意任何一次電視屏幕露麵時的形象。
企業領導幹部在電視前亮相,一定要準時到場,使自己有一個情緒調整與精神準備的時間,不要急急忙忙的,避免忙中出錯。否則,在情緒還未調整到最佳狀態的情況下,出現在電視觀眾麵前,肯定形象不佳。
在電視致辭的過程中,企業家或企業領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儀態。
首先,注意姿態
電視致辭中姿態要端正,不要把手夾在兩膝間或腿下。輕微的頭部動作和恰到好處的手勢能加強要表達的意思,但動作不能過大,不能坐立不安,舉止不失態,過分誇張的舉動隻能適得其反。特別要注意手的動作,因為手的動作會最先攝入鏡頭,因此不能輕敲桌麵或玩鋼筆等物。
其次,注意表達
麵向電視觀眾,致辭時不要左顧右盼,語速要適中,節奏要平穩。在這裏特別強調的是語速不要太快,太快會給人以精神緊張,沒見過大場麵的感覺,影響自身的形象。最後要注意的是,思想集中在所談的問題上,不要死盯麵前的攝像機,致辭時不要打官腔,盡量避免口頭禪。
第六節:擺脫語病的困擾
在致辭中出現語病,是領導幹部最為頭痛的問題,語病可以說是領導致辭過程中的一個潛在“敵人”,所謂“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領導在致辭中很難發現自己的語病,然而聽眾卻很容易從你的致辭中一語聽出錯誤的存在,從而懷疑你的講話水平。
那麼,領導幹部在致辭中常常出現什麼樣的語病呢?有學者總結出以下八種語病。
1.口齒不清晰
這裏指功能正常而“口齒不清”者,這種現象是與過去缺乏訓練有關。在口語表述時心裏一緊張,加之原本不習慣朗聲說話,結果難免使人感到口齒不清了。這種情況要糾正不太困難,隻要有意識地加強朗聲閱讀和當眾表述的訓練即可。
2.表述過於簡略
表現在其本人自認為表述完畢,而聽者卻還不知所雲。即使是在敘事、狀物、抒情時,雖然對於話題的認識有一定深度,也同樣找不到話說,不得不三言兩語結束。
3.贅語多而雜亂
由於贅語詞占據了表述時間,結果幹擾了信息交流。語言交際主要依靠表述內容,贅語與表述內容之間沒有必然的聯係,是交際時從語言表述的“外部”強加上去的。它對於信息交流,反而具有某種阻隔作用,直接影響交際效果。
4.重語現象嚴重
這種現象的突出表現是在表達中經常下意識地重複已經說過的話。給人一種囉嗦好笑的感覺。這種現象不隻出現在缺乏訓練者身上,多年從事口語訓練的人有時也有這種毛病。所以,對初學者而言,務必從訓練初就嚴格禁止,一旦形成習慣,改正就困難了。
5.話題連接不上
即同一話題有時可看做幾個子話題和分話題,話題的完整表述應該由各個分話題的完整表述綜合而成。而“不連貫”性則表現為多個分話題表述得不完整。
6.表述散漫無序
其特點是表述時把握不住中心,東拉西扯,而且越說越遠,甚至到後來連自己都不知道最初的話題是什麼了。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在於思維機製的主控功能不強,表述中思維運動的主方向不能緊扣話題向前延伸,在交際中很容易被非主題因素所左右和幹擾。如不注意改正,就很難成為口語交際的高手。
7.節奏過慢
即通常所謂的“拉長腔”。還有則是語句之間停頓時間過長,即所謂“半天說一句”的情況。有人覺得語言表述時間長、速度慢,顯得莊重穩健,能增加語言分量。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覺。
8.節奏過快
這種現象給人感覺“像是開機關槍”,以至對方在理解表述意圖時會感到吃力。而在與他人對話時,則表現為“搶話”,即不等別人把話說完,就把話題攬了過來自己說,或者自己另起一個話題打斷了別人的話題,這種現象往往出現在一些有一定交際能力的人身上。
領導幹部要克服以上幾種語病,必須加強自己的口才訓練,工作閑暇時可以自己試著朗誦一些著名的文章、詩歌,諸如此類方法均可有效避免在致辭中出現語病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