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當眾致辭的注意事項(2 / 3)

3.熟悉原則

即選擇自己熟悉的話題。圍繞自己熟悉和體會比較深的話題講話,能夠有效地消除緊張情緒,打開思路,激發講話欲望,能夠準確表達你的思想和觀點,容易談出深度、談出新意。隻有這樣才能吸引聽眾、打動聽眾。

4.突出原則

選擇有獨到之處的話題。這一點很重要,衡量演講效果的好壞,關鍵是看有沒有新意,有沒有獨到之處。如果老生常談,把眾所周知的事情,津津有味地講個沒完,就沒有多少意思,聽眾也會感到厭煩。因此,要在仔細觀察現場、體味氣氛、知己知彼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好的話題,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轉換角度,提高層次,另辟蹊徑。要從思想上站在圈外,縱觀全局,仔細觀察,再作決定。若先說,就要出奇製勝,先聲奪人;若後講,也要後發製人,道別人之未道,方顯高人一籌。

5.適當原則

即選擇符合語言環境的話題。致辭要看對象、看場合。話題要根據聽眾的職業特點、文化程度、思想水準、性別年齡、處境心情而確定。如對工人和對農民要有區別,對領導幹部和對一般群眾要有區別,在城市和在農村要有區別,在工廠和在學校要有區別,喜慶場合與嚴肅場合要有區別等。如果講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往往隻會弄巧成拙。

第四節:當眾致辭要與時俱進

唐朝詩人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領導幹部在當眾致辭時同樣應該充分考慮到當今時代的新要求、新任務、新特點和新思潮,特別是黨和政府的新方針和政策;要有勇氣衝在時代前列,捕捉時代信息,響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關注生活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提煉出符合社會發展方向、具有時代特征的主題。這樣才能推陳出新,在體例相同的致辭中賦予新意,進而體現領導幹部獨特的語言藝術魅力。

恰當地選用符合當代聽眾接受習慣的致辭形式,也是加強致辭時代特征不可忽略的輔助手段。作為傳播演講信息的重要工具,語言在致辭形式上占據著十分獨特的和重要的地位,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麵加以注意。

第一,注意語言節奏變化

不同類型的致辭有不同的節奏,千萬不能絕對化。若站在曆史的高度來看,現代人的語速、節奏要比古代人快得多,這是符合科學理論的。如果今天在講台上仍然一詠三歎、拖泥帶水、慢三拍、“之乎者也”、八股文式的“起承轉合”,顯然不符合當代人的接受習慣。節奏問題也涉及致辭的結構布局。從宏觀上講,適當地加快語速,結構上來點不落窠臼的有跨度、跳躍式的安排,對突出致辭的時代特點不無裨益。

第二,注意運用詞彙的變化

語言是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發展變化著的,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彙和語法)中,詞彙的變化是最大的。新詞不斷出現,原有的詞被賦以新意的情形屢見不鮮。一般詞彙中的政治術語、習慣用語,有的時間性極強,隨著年代的演變而不斷地變化。致辭者應該及時準確地把握住這些變化,積極運用最貼近現實、最能引起同代人共鳴的現實語和習慣語。

第三,注意態勢語言的更新

當眾致辭離不開適度的表情、手勢、姿態等態勢語言。一般來講,各民族都有相對固定的態勢語,然而某些特定的動作態勢,也往往帶有時間性,打上一定時代和階段的烙印。如現在的文化人絕不會再喜歡古代文人閉目捋須、一句三搖頭的迂腐姿態。明智的姿態運用是根據語境的需要,比如,在講述工作不足和問題時要眉頭緊鎖,表情凝重。在表達良好祝福與新的期望時要神采飛揚,略帶微笑。

第五節:電視致辭的注意事項

每逢春節前夕,一些地方電視台就會在不同時段反複播放企業領導的電視致辭。企業領導通過電視致辭一方麵表達對當地人民新年的祝福,另一方麵可以借此為企業做一番宣傳,收獲當地消費者的人心。所以,電視致辭對於企業的領導來說越來越成為一項重要的課程。

企業領導塑造形象,一定要注意臨場的發揮。這是塑造形象極為重要的內容。沒有良好的發揮,那麼其精心修煉的良好內在素質無法得到良好的外化,企業領導幹部的綜合素質也無法得以展現。

對於企業領導幹部而言,以下場合則是要經常麵對的:電視機屏幕亮相、接受新聞記者采訪、發表即席演講、與員工近距離接觸、會議中形象的確立、處理突發事件等等。

企業家或企業領導往往是經濟競爭中的佼佼者,由於他們本身的地位、財富,也由於工作需要,他們常常成為新聞媒介矚目的焦點。而最常見的情況便是在電視上亮相。據調查顯示,部分知名企業家或企業領導在電視台的出鏡率甚至高於許多演藝演員。可見,他們已經成了非職業的“電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