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做一個受歡迎的人(3)(1 / 2)

與領導相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摸透他的心思,順著他的心思去做事。這可能算是厚黑學的初級教程吧。不過我們憑借自己的機智,能夠取悅於人,而不放棄自己的原則,依然可以秉承自己的意願,不卑不亢的做人做事。

學會替別人遮醜

屠枰石為官,執法很嚴。他曾任過湖州地方官。湖州之地,民風不正。許多百姓刁鑽蠻橫,不守禮法,不好讀書,而且千方百計搜尋讀書人的過失,打擊排擠他們。一些小人聽說屠枰石到湖州上任,又知道他執法很嚴,心裏暗暗高興,心想:“那些讀書人這下可倒黴了。”於是加緊活動,到處找茬。

一次,有個秀才和妓女鬼混,被一保甲發現,當場將他們捉住。第二天一大早就將他們押送衙門,衙役們雖然很同情秀才,但沒有一個人敢給他鬆綁。衙役們將三人帶到堂上,屠枰石正在檢閱公文。保甲得意洋洋,態度傲慢地向屠枰石報告情況。秀才則在一邊渾身發抖,滿臉愧色。這些屠枰石都看在眼裏,他假裝認真處理公務,什麼也沒聽見。保甲彙報了半大,屠枰石卻沒有反應,保甲急了,匆忙爬到前麵,拉住屠枰石的袖子,說:“大人,小人有事相告。”這時,保甲已離秀才和妓女很遠,屠枰石用眼盯著衙役,將保甲的手分開,說:“放袖 (秀)才去。”衙役們馬上明白屠枰石的意思,將秀才偷偷放走了,保甲還蒙在鼓裏。

屠枰石這才對保甲說:“你有什麼事?”保甲又將事情敘述一遍,屠枰石問:“秀才在哪裏?”保甲回頭一看,秀才不見了,大驚失色,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屠枰石以不敬之罪,命衙役痛打保甲30大板,並給他帶上號枷,關了幾十天。出獄之後,保甲神色惶恐地對別人說:“我捉到的大概是鬼吧,要不怎麼會眨眼不見了呢?”從此以後,他再也不敢為難讀書人了。其他刁民聽說這件事之後,也不敢胡作非為了,州中刁惡之風不久停息了。州中的讀書人聽了這件事,都對屠枰石表示感激,從此更加發憤讀書。那個秀才最終也改過自新,由秀才又中了舉人,後來還當了官。

屠枰石的做法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保存了讀書人的顏麵,又起了警戒的作用。有時候替別人遮醜也是一種美德。

誰都希望自己比別人聰明,誰都不願看到自己的失誤。失誤已經使人深深自責、懺悔,假如這時在一味的揭別人的短處,往往使其惱羞成怒,反目為仇。而反過來,多為別人著想,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屠枰石諧音放秀才的做法就替別人遮醜,提醒了對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施惠於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豪傑紛起,爭奪天下。王世充本是隋朝的一個地方官。他沒有草率地馬上起兵,而是不動聲色地做準備。

江淮間多草莽英雄,加以民風傈悍,打架鬥毆甚至動刀殺人者多如牛毛,小偷強盜也趁機活動。一時間,監獄人滿為患,差役們大發其愁。不得已,隻得上報王世充。王世充開始也為這事頭疼,後來一想:“現在天下大亂,我又準備起事,這些人正可為我所用,何不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將來一旦起事,便可得到許多幫手。”於是他親自審訊犯人。審訊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將犯人頭上的罪名洗刷得一千二淨。這些犯人原本提心吊膽,擔憂性命不保。不想王大人不僅未曾判刑,還好言相撫。於是一個個感激涕零,發誓如王大人有所召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後來,義軍勢力越來越大,吳人朱燮、晉陵人管崇在江南起兵,聲勢浩大。隋煬帝派大將征討,但反複較量都沒有取勝。

王世充看到這種情況,心裏暗暗高興,這正是他成就大事的好時機。於是,他打著“王軍’’的旗號發展勢力,並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他盤算著借朝廷之力壯大自己的力量,一旦羽翼豐滿,便可獨霸天下。於是,他下令招兵買馬,江淮間受過他恩惠的子弟,紛紛加入他的軍隊,這些人平素便強悍好鬥,加上對王世充知恩圖報,打起仗來十分賣力,戰鬥力非常強。王世充率軍征討朱、管,連戰連勝。每次得勝,王世充都按功行賞,重重獎勵立功將士,而本人卻分毫不取,因此手下人更加替他賣力。

王世充假公濟私,施以恩惠,拉攏了一幫對他死心塌地的人,最後靠這支軍隊,戰無不克,逐漸發展成舉足輕重的割據勢力。

聰明的人會想盡辦法使自己周圍的人滿意,善於挖掘身邊潛在的力量支持自己,穩定自己的地位。俗話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施惠於人,也必將得到眾人的回報。

仁義才是天道

自從孔夫子將“仁”與“義”作為儒家學說的兩個重要原則提出來後,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綿延幾千年,人們沒有不知道這兩個字的。仁義,是中國人的倫理準則和倫理文化的精髓。得仁義者,便得天下;失仁義者,便失天下。得仁義者,便得人心;失仁義者,便失人心;曆史上湧現出許多重義重名重節的忠臣義幹,“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對人有愛心,有側隱之心,有同情之心,能推己及人。按這種用心去處理事情,便是仁義。民間也有把義理解為情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