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度量並不是無原則,並非不分是非曲直,兼容並忍,而隻不過是對非原則性的問題,對有一般缺點錯誤的同誌,能夠寬宏大量,不計私怨。對於原則性的問題,對於危害人民利益的錯誤思想和行為,則不僅不能夠,也不應該視若無睹,麻木不仁。相反。則要給以必要的批評,引導和教育幫助,這和寬宏大度不僅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列寧的度量是極其寬宏的,然而,他不能原諒原則性的錯誤。l908年,當高爾基卷進了以波格丹諾夫為首的“召回派”集團時,列寧毫不客氣地指出:“我和您在實質上是不一致的。”當列寧看到高爾基在這篇文章中流露出“造神”觀點時,甚至尖銳地批評他:“您的整個定義完全是反動的和資產階級的。”列寧的原則態度,列寧的既寬宏大度又耐心地批評,引導錯誤者的態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率兵滅了叛黨,回到郢都,開了一個慶功會。這個宴會名為“太平宴”。君臣興致很高,從白天一直喝到晚上,還沒盡興。這時,天已經黑了,外麵刮著大風,好像要下雨的樣子,可是大廳中燭火通明,輕歌曼舞。忽地,從舞女中轉出一位絕色佳人:她,上著白藕絲對衿仙裳,下穿紫綃翠紋裙。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寶釵簪;遍地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臉蛋如三月桃花,纖腰似春之楊柳,說不盡的體態風流,豐姿綽約。
這美女是楚莊王最寵愛的許姬。此刻,她奉令為群臣斟酒。許姬輕盈得燕子一般,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群臣一個個著了迷,瘋狂的喧鬧聲一下子全沒了。突然,一陣風撲到大廳上,吹滅了所有的蠟燭。許姬正為一人斟酒,那人趁著黑燈瞎火之際,拉住許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許姬倒也厲害,順手牽羊地把那人帽子上的纓子揪了下來,快步來到楚莊王前輕輕地告狀,要他快命人點燭,看看是誰竟敢調戲她。調戲君王的寵姬,無疑是對君王的羞侮。這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啊!但楚莊王想了想,卻高聲喊道:“切莫點燭!寡人今日要與諸卿開懷暢飲,不用打扮得衣冠齊整的了,大家統統把帽子全摘下來吧!”
當莫名其妙的文武官員都把帽子摘下後,楚莊王才叫點燭。這樣,楚莊王和許姬始終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誰。散席後,許姬責怪起楚莊王來。楚莊王笑笑說:“今天是我請文武百官來喝慶功酒,大家很高興,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出現狂態,這又有什麼奇怪呢?我知道按你說的把那個人查出來,顯示了你的貞節,卻讓群臣不歡而散,就都會說我胸懷和度量太小,那以後誰還會為我拚死效勞呢?屍許姬聽了,十分佩服。
後來,楚國與鄭國交戰時,前部主帥的副將唐狡自告奮勇率百餘人充當先鋒,為大軍開路。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使楚軍進展順利。楚莊王要厚賞唐狡。唐狡卻紅著臉說:“大王切莫厚賞,隻要不治我的罪,末將已感激不盡了。”楚莊王問:“為什麼呢?”唐狡磕頭答道:“上次‘絕纓會’上,去拉美人手的便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殺之恩,末將今日才舍命相報啊!”楚莊王大喜,還是重賞了他。
君子忍人所本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這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