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責任勝於能力,責任提升能力4(1 / 2)

第二章 責任勝於能力,責任提升能力4

為啥人人都愛許三多:責任吸引力法則 

一張憨笑臉,兩排大白牙。

這就是許三多。2007年11月7日,他那張標誌性的臉登上了“百度”首期“封麵”。許三多從《士兵突擊》走進我們的生活,一時間占據了媒體的半壁江山。

他沒有黃蓉的鬼精靈,沒有楊過的帥氣,沒有歐陽克的狡黠,更談不上黃藥師的極品。在女人眼中,他絕不是理想伴侶;在男人看來,他是扶不起的爛泥巴。其實,根本不用和主流影視形象對比,把他放歸生活浪潮中,他比再普通不過的人都要普通,很快就會淹沒在茫茫人海中,無處尋覓。

他“天生一副熊樣”,外加著名的“一根筋”、“傻勁”。在“孬兵的天堂、班長的墳墓”裏,別人都在混日子,許三多卻“傻”到一個人堅持訓練、做內務、站哨崗;把班長一句無關痛癢的玩笑話當真,一個人跑去修路;作為裝甲偵察兵,竟然暈車……他拖累了班長、拖累了三班、拖累了七連。可就是這樣一個遲鈍、不識時務、腦筋不會轉彎的傻小子,從“龜兒子”變成孬兵,從孬兵變成尖子兵,從尖子兵變成特種兵,連升三級。

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人,沒啥特殊的能力,為什麼卻能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

答案就是他始終恪守著的職業精神——“不拋棄,不放棄”的責任精神!

責任精神的有無是一個人一生能否有所成就的重要因素,隻有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給人以信賴感,才會獲得別人的敬重,從而為自己贏得尊嚴。

曾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那是50多年前的一天,上海一家貿易公司的應聘現場聚集了很多人。這些人都有著相當的學識背景和優秀的工作經曆,個個都是那麼自信。最後,經理把一個默不做聲的年輕人叫到跟前。很多人不解,問其原因,經理說:“當別人爭先恐後表現自己的時候,隻有他把別人碰掉的公司銘牌拾起來擺放好。”

當然,這個年輕人最終得到了那個職位。

在以後的工作中,這個年輕人的話不多,但是,凡經他管理過的倉庫總會井井有條,貨物清單條目清楚。有人問他:“你怎麼總是做得那麼好呢?”年輕人平靜溫和地微笑著說:“誰都願意工作起來順手啊,我就是想讓大家省點力氣罷了。”

後來,這個公司經營不善,很多員工一走了之,他卻堅持留了下來。主管問他為什麼不走,他平靜地說:“經營不好的公司也需要人幹活啊。”盡管薪水少得可憐,可是他做起事來依舊中規中矩、一絲不苟。

公司最終倒閉了。臨到最後,經理看著年輕人遞給他的這些年的記錄和往來賬目,拍著年輕人的肩膀說:“可托大事!”

後來,這個年輕人憑借良好的聲譽開了一家自己的公司。當年的經理因為財務糾紛身陷囹圄,臨行前將所有地契、房產、股權證明都托這個年輕人代為保管。

時光荏苒,近半個世紀過去了。

改革開放後,當年的經理已是耄耋之年。一天,有位清朗少年來拜訪,少年說:“父親過世,生前必要我將此轉送給您。如您不在也定要交付您的後人。”經理打開布包,裏麵是當年的房產、地契、股權證明。後來得知,當年年輕人的生意一度紅火,但為了保存這些東西,他不得不買回被軍閥強占的房子,最後弄得自己一貧如洗。

後來聽說,當年的年輕人去世的時候,有近千人自發地來送別。這些人或者他們的家人都曾經在他的公司裏工作過,他們每個人都不曾因為經濟蕭條而被解雇,世道再困難也沒有一家挨餓。他們每個人都記得他生前說過的話:“在下總有讓大夥兒吃口飯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