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稱為“中關村百萬富翁第一人”的王江民40多歲才到中關村創業,靠賣殺毒軟件,幾乎一夜間就成了百萬富翁,幾年後又成了億萬富翁,這種相當於“坐火箭”的致富速度,讓人感覺好像成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其實不然,王江民在很小的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症,落下了終身殘疾。他從來沒有進過正規大學的校門,沒接受係統的教育。20多歲時,他還在一個街道小廠當技術員,38歲之前不知道電腦為何物。從上中學起,他就開始有意識地磨煉直麵困難的意誌力。他經常說起那個時候,自己對意誌力的磨煉:“比如說爬山。我經常去爬山,五百米高很快就爬上去了,慢慢地爬上去也就不覺得累。再一個就是下海遊泳,從不會遊泳到喝海水,最後到會遊泳,一直到很冷的天也要下水遊泳,去鍛煉自己在冰冷的海水裏提高忍受力。比如:別人要遊到一千米、兩千米,那麼我也要遊到一千米、兩千米,遊完兩三千米再上岸的時候都不會走路了,累得站不起來了。就這樣鍛煉自己,來磨煉自己的意誌。”
40多歲時,他辭職來到中關村,因為他對電子產品還不是十分了解,所以經常被騙,遭遇商業對手的打擊,甚至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曾經一次被人騙走了500萬元。但是他都能夠直麵壓力,並從中吸取教訓。
所以,中關村能人雖多,倒讓這樣一個外來的殘疾人拔了百萬富翁的頭籌。王江民的成功,是因為他擁有直麵困難、壓力的強者意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才都是“折騰”出來的。
在很多企業裏,成長越快、晉升越快的人,都是那些像莫爾一樣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經受住考驗的人。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那就選擇“多做一點”、“多學一點”來彌補吧!
成才的過程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隻有擁有高度責任感、堅韌的精神,才能在工作中時刻努力、任勞任怨,用心思、想辦法,不斷地提高工作水平,並從工作中獲得享受。
思考題:
1讀了文中的故事,你有什麼體會?與同事交流一下你的感想。
2“響鼓也需要錘擊”,領導給你重擔是看重你,對這一點你是否理解?
職場箴言:
哲人名言:人生必須背負重擔,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穩穩地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走得最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