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計劃”有非常詳盡、可操作性極強的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製度,保證了肯德基在世界各地每一處餐廳都能嚴格執行統一規範的操作,從而保證了它的服務質量。
肯德基在進貨、製作、服務等所有環節中,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質量標準,並有著一套嚴格的規範保證這些標準得到一絲不苟的落實,包括配送係統的效率與質量、每種作料搭配的精確(而不是大概)分量、切青菜與肉菜的先後順序與刀刃粗細(而不是隨心所欲)、烹煮時間的分秒限定(而不是任意更改)、清潔衛生的具體打掃流程與質量評價量化,乃至於點菜、換菜、結賬、送客、遇到不同問題的文明規範用語、每日各環節差錯檢討與評估等上百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規定。為了保證員工能夠服務到位,肯德基對餐廳的服務員、餐廳經理到公司的管理人員,都要按其工作性質的要求,進行嚴格培訓。例如,餐廳服務員新進公司時,每人平均有200小時的“新員工培訓計劃”,對加盟店的經理培訓更是長達20周時間。餐廳經理人員不但要學習引導入門的分區管理手冊,同時還要接受公司的高級知識技能培訓。
……
正是這個好操作的“冠軍計劃”使得洋快餐打敗了一家中式快餐:
1994年,榮華雞在北京開了第一家分店,並揚眉吐氣地宣稱:“肯德基開到哪兒,我就開到哪兒!” 榮華雞的老板配了幾種調料,做油炸雞:除了有一個雞腿,還有國人愛吃的羅宋湯、上海人愛吃的鹹菜炒毛豆和一個酸辣菜。
但是,因為沒有標準化,食品的質量難以得到保證,比如肯德基規定它的雞隻能養七個星期,一定要殺,到第八星期雖然肉長得最多,但肉的質量就太老。而榮華雞就沒有考慮到,或者即便考慮過也沒有細致到這種份上。而且衛生狀況、服務質量也沒有標準化,榮華雞的店員就曾當著顧客的麵在櫃台內用蒼蠅拍打蒼蠅,而盛著炒飯、雞腿的櫃台根本就不加遮蓋。這些正是榮華雞在與肯德基的較量中敗走麥城的原因。
這個故事是否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執行應該強調操作性,告訴下屬實際操作方法比一味進行理論上的指導更重要,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懂得該“怎麼做”。
少一點“應該”。不要跟員工說“你應該……”,時間長了,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反而會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憑什麼非得這麼做,我換一種方式怎麼就不行呢?我偏要用別的方式!
多一點“怎麼辦”。一些更具有操作性的方法,可以讓下屬直接找到執行的方向,工作變得更有效率,避免產生矛盾,執行起來才會更到位。
思考題:
1洋快餐肯德基居然打敗中式快餐,問題主要在哪裏?
2在實際工作中,你認為怎樣讓工作更有操作性?
職場箴言:
台灣著名學者湯明哲指出,一個企業的成功,30%靠戰略,40%靠執行力,其餘的30%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