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基業長青(二)(3 / 3)

我國的眾多企業正處在成長期階段,這裏有一個十分值得注意的問題,那就是需要製定發展戰略。什麼是戰略?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存在著誤區。要注意戰略與規劃不是同一概念,戰略是屬於理念範疇的東西,它很簡單,是由企業上層做出的,確定的是企業所崇尚的價值和發展的方向。戰略的明確需要經曆一定的過程,戰略的核心內容是變,確定的可變因素在內部。規劃是根據戰略要求所做的具體安排,是由下屬職能部門編製的。兩者混為一談的結果,是把某種主觀願望作為製定戰略的根據,將戰略理解為落實雄心壯誌的日程表。這種具有固化特征的戰略規劃,成為束縛企業行動的框框,使企業失去把握機會的敏感性,自我調整的能力變差。書中對高瞻遠矚公司曆史成功的分析,與我國這種戰略上理解誤區完全相反。

(一)企業的存活發展要符合進化論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已經知道物種不是以事先計劃好的特定形式直接創造出來的,而是進化來的。企業的成長也隻有符合進化論的規律,才能成長為高瞻遠矚公司。進化式進步不是經濟計劃的進步,計劃的製定是以現有的狀況為依據,進化則是要適應未來的變化。進化式進步總是和“不明確”有關,總是通過不斷地嚐試抓住對企業發展有益的東西。進化式進步通常由漸進式的小步驟或突變開始,最後發展為經常是意料之外的策略性重大轉變。

企業不斷從多方麵嚐試新事物,保留有效的部分,迅速放棄無效的東西,這就是符合進化論的企業進步方式。這樣的過程可以比喻為“抽枝和剪枝”,在一棵樹上添加足夠多的新樹枝,並且聰明地修剪掉枯枝,那麼就可以長出生機勃發的枝條,使企業這顆大樹變得枝繁葉茂。

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接受實驗失敗應是進化的組成部分,失敗應是公司核心理念範圍內的事情,是企業創造生機勃發的新枝必須付出的基本代價。在企業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發生有利的意外、反複嚐試和經常性失敗,這些都是無法事先計劃的,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成長是賭徒的遊戲”這樣的說法。

在發展中隨變化不斷調整,是企業成長的基本法則,能否做到這一點,取決於核心理念。高瞻遠矚公司所獲得的成功,不是出自高明的戰略,而是符合理念的實驗,在實驗中抓住機會。

這裏也有與進化論相區別的地方,高瞻遠矚公司的適應和進步不是沒有目的的演化過程。高瞻遠矚公司正如前麵所講到的,具有基於核心理念的膽大包天的目標。用膽大包天目標來標定要攀登的大山,用進化來發明攻頂的方法。按韋爾奇的說法是“計劃性機會主義”。

自然界的物種選擇是自然的選擇,是一種完全無意識的過程,自然界的物種不會有意識地選擇變異,變化由環境選擇。自然界的進化除了純粹求得物種生存外,沒有目標或理念。高瞻遠矚公司的進化則是“有目的的進化”。在進化中有意識地進行選擇,選擇是在遠大崇高目標和核心理念支配下進行的,因而是“有目的的進化”。

其實所有的企業都是在按進化的規律在發展,都會不斷地遇到意外的情況,都會遇到挫折,也會有新的機遇,問題在於用什麼態度和指導性的理念去處理。高瞻遠矚公司在於能夠比較積極地應用進化的力量,能夠認識進化過程,遵循進化規律,適應這一過程,采取有效的方法駕馭這一過程。

(二)在變化中生存發展

書中將3M公司作為典型的案例闡述了變化對企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重要性。這家公司並沒有預見自己下一步會推出什麼產品,可在未來必然會繼續獲得成功。他們認為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沒有任何框框,這種企業的生命力,就在於內部保存著足夠變化的能力。並不是所有的變化都有用,但不變化絕對不行,變化成為企業遵循的基本原則。

3M公司的變化也並非是盲目性的,也並不是什麼都生產,而是被選中的都是具有新構想特征的產品,而且能為消費者解決問題的產品,隻要有銷路就行。

支配這種做法的理念是:“沒有哪一個市場、哪一種終端產品因太小而可以棄之不顧。”因為他們深知大東西經常是由小東西演進而來的。由於事前不能預知哪一種東西會變大,就必須嚐試許多小東西,保留有用的,拋棄沒用的。這種認識正是進化論的觀點。

企業要達到某一目的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阻礙,也無法預知未來會是什麼結果,常常地到達目的。但有一點必須堅定不移,那就是行動。如果你總是以以往的現實為根據,那麼就很難邁出創新的一步,因為以往告訴你的都是現狀不能成功的結論。要知道這樣的結論並不可靠,必須勇於試一試會是什麼結果。

開頭成功的企業並不決定在未來也會成功。如果僵化的理念造就了固化的環境,企業就失去了變的動力。失去了變也就失去了創新的基礎,企業也就開始失去生存的根據。

追求完美並不一定實現完美,根據現實不斷調整變化,似乎並沒有實現完美的動機,可結局卻是完美的。因為完美出於自然,完美不是可以規劃出來的。3M公司許多產品獲得的成功似乎有些意外,但偶然的背後有必然,那就是公司求變的核心理念。

(三)實現企業進化式進步的要點

書中從總結成功企業的案例出發,將企業實現進化式進步歸納為五點:

1.試一試,而且要快。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試一試”。試一試的願望出自對現狀的不滿足,換一種思維方式思考就會產生疑點,就會發生尚需解決的問題,也就產生了求變的想法。試一試總會有成功和失敗兩種可能,如果失敗了,那就另外再試一試。試一試特別是麵對意外的機會和顧客的特殊問題就更有必要。對於需要做的事,沒有必要做太多不成的假設,試一試再說。

2.接受必然會有的錯誤。實現企業進化式進步有一個怎樣看待失敗的問題。如果在任何行動之前,先考慮如果失敗怎麼辦?那麼就不會做任何探索。正確的觀念應把失敗視為演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時刻準備可能麵臨的失敗,當確認出失敗的事物之後,就立即拋棄。在企業的進化過程中,能從失敗中學到許多東西,應把失敗看成是必須付出的基本代價。

3.釆取小步驟。失敗是指在實驗過程中暴露的問題,而不是指事物發展的最終結局。這種失敗是事物發展所能容忍範圍之內的事物。進化過程需要在小範圍內暴露問題,取得經驗。從實驗中獲得成功之後,再逐漸形成整體戰略。企業製定市場競爭戰略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定位問題,定位是在實驗中明確起來的,然後從定位提到戰略。

4.給員工所需的空間。企業進化的過程是不斷探索的過程,那麼就需要擴大廣泛的接觸範圍。隻有準許員工大膽地在新的領域探索,才能實現組織的目的。當給大家很多行動空間的時候,就不能準確地預測大家會做什麼,而這種不預測預示著創造成果的出現。

5.機製——構建滴答作響的時鍾。采取上麵所講措施的目的,就在於形成彼此配合、刺激進步的有形機製。書中形象地講:創造一個成功的新事業,空有良好的意圖無濟於事,3M不僅僅把一群聰明人丟進鍋裏,就希望有好結果,而是在鍋下燒大火,並且拚命地攪拌!

有些企業經理們花大部分時間開會,而不是決策和行動;還有的每天必須證明自己是老板,集所有的權力和決策於一身;有的企業則形成了由上而下的專製製度。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使企業失去通過進化實現進步的動力。

刺激進化式進步時,最後還要強調一點,那就是永遠不要忘記保存核心。企業的任何創新都必須立足在實用有效這一點上,而且必須符合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