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教你做生意(三)(2 / 3)

設想一些巧妙的方式,就可以創造出不花錢的廣告來。台灣有一家小公司,開辦時沒有錢做廣告。當時電影院放映過程中可以播映尋人通知,於是他們就去電影院請電影放映員插播“某某公司外麵有人找”,這實際上是在為公司做廣告。北京機電研究院生產的涮羊肉用的切肉片機,開始也沒花廣告費,他們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通訊報道,講他們產的切肉片機切出來的肉片就像一朵朵鮮花,連切肉切了多年的老師傅都表示歎服,每當肉片端上來的時候,外賓都舍不得吃,先拍照再下筷子;有一些穆斯林的朋友,竟然圍著肉片跳起舞來。這種宣傳,使切肉片機打開了銷路。這些不花錢的廣告並不比花錢的廣告的效果差。

在這個時期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產品的性能上,其實,人們更應關注產品用途的開發。北京的一些科研人員研製成功一種彩虹玻璃,太陽光照在玻璃上,透過玻璃的光化成赤橙黃綠青藍紫,非常漂亮,此項發明獲得了尤裏卡金獎。科研人員以36萬元轉讓費將該項發明轉讓給一個鄉鎮,該鄉鎮利用這項發明辦起了一家工廠。科研人員很負責任,一道工序地把關,直到所生產的產品完全達到性能要求,產品生產質量穩定下來為止。可當產品拿去銷售時才發現,該產品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如到賓館去推銷,光照進來花裏胡哨沒什麼價值,學校更不需要。他們向光學專家請教,光學專家講:“如果太陽光照在玻璃上,透過玻璃的是單色光,那用途就太大了,而花色的卻沒有什麼用途。”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問題,消費者關心的是產品有什麼實際用途,而不是獲得了什麼金獎。所以生產者必須站到消費者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這裏所指的用途,並不是指產品從一般意義上體現出來的功用,而是指解決了消費者所遇到的困難,是充分滿足了消費者某種具體的需求的功用,它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需求。這種用途的發現是事業成功的突破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索尼公司在日本率先製造出了錄音機,當時盛田昭夫用卡車拉著錄音機到全國各地去表演,把參觀的人發出的各種聲音錄進來當場播放,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並吸引了很多人。開始盛田昭夫十分高興,可隨著推銷的進展卻沒有帶動銷售。當問人們為什麼不買錄音機時,人們回答:“東西確實很有意思,但有什麼用呢?”盛田昭夫終於明白這種推銷方式的缺陷,便著手研究錄音機的用途。研究發現,戰後打官司的人很多,但戰爭期間文化水平下降,法院缺速記員,他就到法院推銷,講明錄音機可代替速記員的工作,法院很感興趣,一個法院就買了20台,後來全國各地法院都來買,他們生產的錄音機一下子就推銷了出去。緊跟著他又發現,戰爭年代日本不準學英語,學英語犯有叛國罪,“戰後”英語熱但缺英語教員,他們將英語教學錄成磁帶到各個學校去推銷,同樣大獲成功。從此開始,索尼公司迅速發展起來。企業辦起來之後,要努力研究產品用途,產品有用途才能形成企業的市場,而市場是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服務業,做生意的宗旨就是解決消費者遇到的困難,幫助消費者解決問題;反過來,意識到了這些困難和問題的存在,也就找到了經商的機會。這些機會並非都是明擺在那裏的,隻有細心地觀察和體會,才能夠發現消費者哪裏存在著困難和問題。

做生意之初總會遇到決策問題,有的時候問題還十分嚴重。對於所出現的這些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得出決策錯誤的結論。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產品在客觀上還沒有被市場認識,從主觀上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應該再堅持一段時間,看看事物的走向再做判斷。在決策之後,出現早期失效屬正常現象,隻要失效率在下降,就說明決策是正確的。能夠堅持下去不僅是個勇氣問題,還是個能否科學地判斷麵臨事態的問題。

3.堅持的過程是克服困難的過程。貴在堅持的課題的提出,就是因為經商會遇到困難。了解經商的困難來自於哪些方麵並確立克服困難的正確思路,才能堅定經商的信心。

做生意除了要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外,還必須考慮競爭問題。麵對競爭,首先要弄清誰是自己的主要競爭對手,既包括現實的也包括潛在的競爭對手。競爭不僅僅包括同類產品之間的競爭,還包括相關產品之間的競爭,例如空調與電扇就存在競爭,因為在用途上會互相代替。

提出競爭問題,並不是說存在著競爭就不能做生意,恰恰相反,做生意總是要在競爭中實現自身的目標。了解了競爭狀況,才能夠製定出相應的策略,當競爭出現的時候才不會驚慌失措。堅持表明一種信心,信心的支撐力來自於心理準備。有了信心就會不怕困難,信心可以化解困難。

做生意的另一方麵的困難會來自資源的籌措方麵。生意中經常會發生有了市場機會卻麵臨資源短缺、借不到錢、找不到物資供應渠道,沒有可用的人才的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意識到機會是最寶貴的,別的方麵的困難要爭取解決,有時候也可以采取通融的辦法,有時甚至可以幹起來再想辦法,也可以將利益分給別人一部分,爭取別人的合作來解決困難。機會對自己有誘惑力,對別人同樣有誘惑力,這是爭取別人合作的基礎。困難隻要是明確的,就會有解決的辦法。

做生意還會遇到社會環境方麵的困難,這一點在中國尤為突出。這方麵的困難很可能是始料不及的,要通過疏通關係才能解決,往往令人頭痛。正因為如此,做生意不能僅考慮技術性措施,還要考慮人際關係的調整。遇到這種情況,要認其分析障礙究竟是什麼,然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現代商業的本質是分工協作,而不是單槍匹馬地創業。不要認為自己不能解決的事情別人也解決不了,有些事情委托別人去做也許更有利。從根本上講,應該創辦那些對社會十分有益,能解決社會急切需要的事業,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有些困難也就會迎刃而解。

困難的存在實際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機會總是隱藏在困難的後麵。做生意是人生的一次挑戰,而困難是挑戰的集中點,不能回避挑戰意味著不能回避困難。困難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的,那麼隻有在一定條件下才會消失,隻要找到困難產生的原因,就能找到排除困難的辦法。排除困難的過程是個複雜的過程,但首先需要正確認識困難,隻有正確認識困難,才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困難就會退讓三分。

(二)成功經商者的特征

做生意能夠堅持下去,實際上就是能夠經受市場競爭的考驗。經受市場競爭考驗的過程就是接受社會選擇的過程,社會選擇按一定的標準,用優勝劣汰的方式進行,逐漸淘汰不合格者,留下成功的經商者。成功的經商者雖各有特性,但本質上卻存在著共同點,即他們總是抱著堅定的信念,具有長遠的眼光和勇於行動的精神。

1.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優秀的人很重視別人的意見,但都堅決按自己的.準則去行動。經商的基本策略是求異和創新,與眾不同才有在市場上存在的價值。任何經商的成功者都是在成功以後被人們肯定,甚至被人讚美,但他們最初都是被人否定,甚至受人?笑的。他們所幹的事是別人不願幹的事,他們的想法總是與眾不同,當然最後也就產生了與眾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