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際交往的涵義
人際交往,又稱社會交往、人際溝通或人際傳播,其涵義包括兩個方麵:一,指人們在社會中以血緣為紐帶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信息和情感的相互交流過程;二,指人們在社會中以利益關係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信息和情感的相互交流過程。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側重於後者。
作為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是以交往者彼此的共同利益為基礎的。它是公共關係人員代表組織與各類公眾進行聯係、溝通的社會行為,這種交往旨在明確組織與公眾彼此的利益關係,並促成彼此的合作行為。
(2)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是一個信息傳播的過程。這類交往的成功要遵循信息傳播的基本原則。
(3)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既然是一個信息傳播的過程,就需要以語言符號(文字、口語)和非語言符號(表情、姿態等)為媒介。
(4)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是交往者為滿足其需求(包括精神、物質上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種心理聯係的過程。一般來說,交往者需求的滿足程度與心理相容程度成正比。而心理相容程度又反映了交往者之間的心理距離,這種距離體現為交往者關係的親疏。
二、人際交往在公共關係中的作用
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和諧的公共關係之組成部分,是公共關係實現其目標的重要條件。
1.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公共關係的橋梁
公共關係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借助於有效的交往技巧,與組織麵對的各類公眾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形成長久的信任關係,創造一個良好的人和環境,這就有利於組織公共關係實現形象塑造和關係協調的總目標和最終目標。換言之,人際交往為公共關係的發展,起著鋪路搭橋的作用。
2.良好的人際交往,是公共關係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思想溝通的過程。這類交往有親身接觸、針對性強、反饋及時等優點,往往能產生大眾傳播媒介難以達到的效果。調查表明,在公共關係宣傳中,人們對親友的宣傳可以獲得75%以上的信任度,而對廣告宣傳隻能達30%左右的信任度。因此,公共關係的傳播,離不開人際溝通這一媒介,尤其是內部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對協調好內部公眾關係、化解各種矛盾,有顯著功效。
3.富有魅力的個體形象,有助於塑造組織良好的總體形象
公共關係人員是代表組織開展各種公共關係活動的,公共關係人員的個人形象就成為組織總體形象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富有魅力的個人形象,有助於組織總體良好形象的建立。如公眾往往會從組織公共關係人員幹練機智、積極進娶寬容大度的言行中,聯想到組織敢於開拓、注重效率、民主和諧的行為。
4.善於協調人際關係,是公共關係工作的專業技能之一
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協調組織的人際關係,能為組織公共關係奠定基矗因此,協調人際關係的藝術,就自然成為組織公共關係工作的一項專業技能。對組織的公共關係人員來說,不僅要掌握人際交往的禮儀禮節,而且要具備各種人際交往技能;不僅要懂得如何說,而且要懂得怎樣聽別人說;不僅要學會怎樣與公眾建立關係,而且要知道怎樣與公眾維持關係和控製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不僅要學會語言交往的技巧,而且要善於運用非語言交往的技巧。隻有這樣,才能通過有效的人際交往,幫助組織實現其公共關係目標。
三、人際交往的類型
1.根據交往的性質,可分為公務交往(正式交往)和私人交往(非正式交往)
根據交往是否直接為了組織的公共關係目標,公共關係交往可分為兩種性質不同的交往方式:公務交往和私人交往。前者又稱正式交往,特點是利益關係明確、職業角色分明、交往具有正規性。後者是指組織各級各類人員在日常生活中基於相同的情感、誌趣、愛好或有某種地緣、業緣聯係(如同鄉、同學)而產生的人際交往,這種交往目的並非直接指向組織公共關係的目標,而是指向友誼和心理需求的滿足,因而具有利益關係淡雹交往雙方地位平等、職業角色模糊而情感因素濃烈的特征。在組織的公共關係中交往主要表現為公務交往的方式,但私人交往也不能忽視。良好的私人交往,不僅是公務交往的基礎,而且是公務交往的有效補充。目前國外不少組織都很注重把私人交往作為開展公共關係活動的途徑,如日本的企業文化建設就十分重視“感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