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公共關係交往的禮儀(1 / 3)

禮儀,是人們的交往在言行上表現出來的謙遜和恭敬,反映出人們具有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在人際交往中,禮儀的重要性表現在幾個方麵:禮儀是一個人修養的反映,是交往中良好個人形象的重要構成因素;禮儀是成功的人際交往的必要條件,在交往中遵循一定的禮儀和禮節,有利於減少交往中的摩擦,使交往順利進行;禮儀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因為它顯示了對他人的體貼和尊重。人們在交往中相互講禮貌,能獲得相互尊重,這是人際關係融洽、和諧的重要條件。

人際交往的禮儀要求公共關係人員在交往中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交往的規範。它有約定俗成的特征,是一種交往中不成文的言行規則。

一、日常禮儀

公共關係人員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要注意交往禮儀和禮節。

1.問候與致意

在日常工作中,公共關係人員與人相見,無論是否熟悉,都要麵帶笑容,主動向對方致意和打招呼,視而不見,會給人留下不禮貌的印象;等別人先打招呼,才勉強點點頭,也會給人以清高和傲慢的印象。一般來說,最好的打招呼禮貌用語是“您好”。特別注意的是,不要使用中國人常見的“你上哪兒去?”“吃了嗎?”等問候語,以免引起誤會。此外,公共關係人員還要靈活運用“客套話”。“客套話”是指人們日常交往中經常使用的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等。適當使用這些用語,能顯示出公共關係人員的文明和謙恭,也能使公眾感到溫暖,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2.見麵與介紹

在日常交往中,公共關係人員與賓客見麵,要主動熱情地與賓客打招呼、有禮貌地與賓客進行交談;對於不期而至的賓客,無論多忙,都要立即停止手中的工作,熱情接待;對於初次見麵的賓客則不必顯得過於親近。

公共關係人員在交往場合結識朋友,要注意介紹的禮節,其要點有:介紹他人時要有禮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點他人;介紹他人時要注意先後順序之別,通常應把身份低、年紀輕的介紹給身份高、年紀大的,把男子介紹給女子;介紹時,除婦女和年長者外,一般都應起立致意(宴會和會談中除外),被介紹者則應微微點頭致謝;自我介紹要謙恭,應講清姓名、身份和單位。

握手是交往相見和離別時的最常用禮節。其禮節要點為: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女士先伸手;握手時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或問好;握手力度、時間長短應視雙方的關係而定;握手應按順序,不宜交叉握手。

現代社會交際,初次見麵時交換名片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禮儀,交換名片應注意的事項有:名片上的字數不宜太多,頭銜也不宜太多(否則容易給人造成炫耀之感),在名片中名字應較突出;名片應隨身攜帶,並置之於名片盒或名片夾中(不要放在衣袋或錢包中,這樣既不利於保存,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呈送名片要雙手恭送,並把名片名字正方向著對方;接對方的名片應先表示謝意後,再看清楚對方的名片(至少應記住對方的姓名),然後將名片放置在名片盤中,不宜立刻放入口袋,更不可隨手亂放或用手玩弄。

3.探訪和交談

在日常公共關係工作中,探訪是公共關係人員與公眾溝通的重要方式,這方麵應注重的禮儀主要有:①探訪他人要提前預約,並遵時守約,不要遲到或毀約。這是現代社交非常重要的規則;②到達訪問地點要經主人的允許入內。公共關係人員到達後,要先敲門,即使大門敞開,也不宜貿然進入;③進入室內以後,不要隨便自行落座,要等主人招呼方可坐下;後來又有客人到達時,先到的男客人應該起立,等待介紹,女客人則不必;④探訪過程要適中,如遇主人家另有客人到訪,應禮貌地同新來的客人打招呼,並盡快告辭。⑤臨別要向主人及其家屬、在座客人的一一握手或點頭致意。主人相送,應回謝,可以說“請回”“留步”和“再見”等禮貌用語,不可徑自大步而去。

探訪過程中的交談,公共關係人員要注意相關禮儀的要求,其要點有:①與人交談時,要禮貌得體,尤其要注意說話的分寸,不要太過隨便,不要隨意批評對方;也不要過分稱讚對方,謙虛則要適當。②不要談論令人不愉快的話題,如疾並死亡、荒誕離奇或聳人聽聞的事件。③要尊重他人的“私人秘密”。不要直接詢問對方的級別、職稱、工資、家庭等情況,更不要在客人麵前炫耀自己;切莫打聽、傳播有關“私人秘密”的消息。④對方說話時,要注意傾聽,以示尊重。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或隨便打斷他人的談話,也不要過於沉默,更不要伸懶腰,打哈欠或做其他懶散動作。

二、接待禮儀

接待是社會組織與公眾之間直接聯係的一種較為常見的形式,也是公共關係人員重要的日常工作。一般來說,接待主要有辦公室接待、電話接待和會議接待三種形式。

1.辦公室接待

在公共關係接待中,一個總的禮儀規範是:對於來訪者,無論是何人,不論以何種方式(有預約還是不期而至、禮貌到訪還是無禮而來),都要禮貌和熱情地表示歡迎,學會做到3個“S”,即站起來(standup)、注視對方(see)、微笑(smile)。並盡最大努力滿足客人的要求,解決客人麵臨的問題。麵對不同的來訪客人,在接待中又要有所區別。

(1)對陌生來訪者,熱情招呼後要盡快委婉地了解清楚來訪者的身份、來訪目的和要求,以便決定接待的規格、程序和方式。

(2)對特別重要的來訪者,應由公共關係部經理親自出麵接待,並盡快向上級主管乃至最高領導人彙報。按照來訪者的身份安排對等的接待者,是禮貌所需。

(3)對專業性較強的訪問,公共關係部應與有關的專業技術部門聯係,引薦有關方麵的權威人士,並協助和安排好相關工作。

(4)對於新聞記者的來訪,要以誠懇和合作的態度了解對方的意圖,但自身不輕易表示讚成或反對的態度;必要的時候,在回答有關問題之前,要向高層領導以及有關部門請示,在實事求是的提供情況的前提下,盡可能樹立組織的正麵形象。同時,盡力為新聞采訪提供方便,真心實意協助記者工作。

(5)對顧客,應熱情接待,耐心細致解決好顧客的投訴、谘詢和各種實際問題。

2.電話接待

電話接待,也有相應的要求和禮儀規範。

(1)鈴響要迅速接電話。

(2)接電話要先開口,以溫和語氣問好後報上所在單位和部門,一般用語為:“您好,這裏是××公司××部。”不要用“喂——”“找誰呀——”等用語。

(3)通話要語言簡潔,口齒清楚。電話接待要求說話必須簡明扼要、開門見山,不要拖泥帶水,更不能與熟人在電話中談天說地,造成電話占線;要吐字清晰,語調平和,不能嬌聲嗲氣或裝腔作勢。

(4)及時做好電話記錄。重要的電話、上級的指示、預約見麵的時間和地點、聯係事宜等情況都需要記錄在案,一些緊急電話,如找人或有急事,更應記下詳細的信息,如對方身份、姓名或留下的口訊等,然後進行及時通知或報告。

(5)保持距離,切忌沉默。通電話時,一般應讓話筒與嘴部保持0.5~1厘米的距離。在交談的過程中,不要長時間的沉默;要對對方的談話給以必要的重複和附和,顯示給對方積極的語言反潰

3.會議接待

會議接待貫穿於會議召開的整個過程中,從會議開始之前的迎客、住宿安排,會議中的各種服務,到會後的參觀遊覽、送客,每一個環節,都體現著接待工作,都有相應的禮儀要求。

迎來送往是常見的公共關係交往活動。對來訪的客人,要視其身份和訪問性質安排好接待工作,其工作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確定迎送規格。確定迎送規格,主要的依據是來訪者的身份和訪問目的,並適當考慮雙方組織的關係,同時要注意慣例,主要迎送人員通常要與來賓的身份相當或相差不大。如果有關當事人不能出麵時,應從禮貌角度出發向對方作出必要的解釋,其他迎送人員不宜過多。

(2)做好接站、送站工作。接站時,公共關係的接待人員必須在賓客乘坐交通工具到達前15分鍾在站前迎接,並準備好標牌、迎接車輛。為了便於識別要接的賓客,事先宜準備好寫著如“歡迎××單位××先生(女士)”字樣的牌子。或者,事先聯係好、安排好交通工具,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等。接到賓客後,應主動遞上名片或工作證等證件,並對賓客作自我介紹,以消除賓客的疑慮。送別時應揮手告別,待賓客乘坐的交通工具遠去後,公共關係的接待人員才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