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公共關係交往的禮儀(2 / 3)

(3)迎送的有關禮儀應遵循國際慣例,並尊重賓客的民族特點及風俗習慣。 比如獻花,如果在迎送場合獻花(鮮花),按照西方社會的慣例,歡迎場麵忌用菊花、杜鵑花、石竹花及黃色花朵,一般可送一兩枝較名貴的蘭花、玫瑰花等,或送花環。鮮花或花環通常是在參加迎送的主要領導人與賓客握手之後,由兒童或女青年獻上。如果迎接的是一般的客人,則不必舉行專門的儀式,主要是要做好各項安排。如果客人是熟人,可不必介紹,僅需上前握手,互致問候;如果客人是首次前來,公共關係的接待人員又不認識,應主動打聽,並主動作自我介紹。

三、會見(會談)禮儀

會見和會談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會見,國際上一般稱接見或拜會。凡身份高者會見身份低者、或是主人會見客人,一般稱為接見或召見。反之,一般稱為拜見。我國一般統稱會見。換言之,會見總有一方處於主動地位,而另一方則處於被動地位。就其內容而言,會見的性質有禮節性的、政治性和事務性的,或兼而有之。

會談是指雙方或多方就某些重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問題以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會談也可以是雙方共同商談問題或進行談判,雙方都處於同等地位;會談的內容一般較為正式,政治性或專業性較強。

公關人員在會見與會談中要做的具體工作多是事務性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1)向對方提出會見要求時,要告知要求會見人的姓名、職務和會見目的。接見一方應盡早給予回複,約定時間。如因故不能接見,應婉言解釋。

(2)主動把會見或會談的時間、地點、主方出席人、具體安排以及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對方。如果公共關係人員為客方,則應主動向對方了解上述情況,並通知相關出席人員。

(3)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如準確掌握會見與會談的時間、地點和雙方參加人員的名單,準備好相關的文字資料、技術數據和談話提綱等。

(4)主人應提前到達,在大門口或客廳迎候。如果主人不到大樓門口迎接,應由工作人員將參加人員引入會客廳。

(5)事先安排好座位圖,現場放上參加人員位次卡。會見通常安排在會客室,或賓主各坐一邊,或穿插坐在一起。客人一般坐在主人的右邊,翻譯人員、記錄員坐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麵。其他客人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會談一般分為雙邊會談和多邊會談兩種。雙邊會談一般使用長方形、橢圓形或圓形桌子,賓主相對麵坐,以正門為準,主人占背門一側,客人則麵向正門,主談人居中而坐。翻譯人員安排在主談人右側或後方。其他人按禮賓順序左右排列。多方會談又稱為“圓桌會議”,座位無高低之分,任何一方都是同等的。座位可擺放成圓形或正方形。而小範圍的會談,也可隻設沙發,雙方座位按會見座位安排。

(6)合影時,要事先安排好合影圖及相關工具。合影圖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主人右手為上,會客雙方間隔排列。

(7)會見或會談時,除參與人員外,其他工作人員在安排就緒後均應退出。談話過程中旁人不要隨意進出。記者采訪最好也安排在談話前幾分鍾。如談話中允許采訪,應設置隔離帶。

四、聚會禮儀

聚會是現代交往的重要形式。在公共關係的人際交往中,常見的聚會有兩類:一類是以慶祝和娛樂為目的的各種晚會,包括生日晚會、節日晚會、慶祝晚會、迎送晚會、文藝體育表演會、舞會等;另一類是為工作需要舉行的各種宴會,包括正式宴會、便宴、冷餐會(自助餐)、酒會(雞尾酒會)、茶會和工作餐會等。

1.晚會的禮儀

(1)確定晚會的形式最好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見,盡量依照客人的興趣布置;在某些娛樂性晚會中(如文藝表演會),還要有會議的程序和內容介紹,並安排好足夠的位置。

(2)寫好請柬,明確晚會的時間、地點,落實到會的人數。

(3)所有晚會都應貫徹一個中心要點:保持氣氛的歡快與輕鬆。這就要求晚會組織者盡量避開工作內容,尋求聚會者共同的興趣愛好,調動晚會的氣氛。

(4)選擇好祝辭。慶典性晚會,主持人、領導和賓客的祝辭很重要,祝辭最好是貼切、簡短、鼓舞性強和富於幽默感;娛樂性晚會,則要注意開場白。

(5)參加晚會者的言行禮儀要做到以下幾點:精神飽滿、心情愉快,語言清晰、詼諧,服飾文雅、得體,舉止斯文大方、禮貌周全。

(6)參加舞會前,宜適當修飾化妝,尤其注意身體應無異味。男士應穿西服套裝,女士宜穿著裙裝或晚禮服。

男女雙方即使彼此互不相識,隻要參加了舞會,都可以主動去邀請別人共舞,通常是男士主動邀請女士共舞。舞會上的第一支舞曲,一般講究男士要去邀請與自己一同前來的女士共舞。

就主人而言,自舞會的第二支舞曲開始,男主人應當前去邀請男主賓的女伴跳舞,而男主賓則應邀請女主人共舞。

邀請舞伴時,有兩種辦法:一是自己主動上前邀請舞伴;二是可以托請與彼此雙方相熟的人士代為引見介紹。

邀舞時男士宜步履穩重地走到女士麵前,彎腰鞠躬,同時微笑著輕聲說:“想請您跳個舞,可以嗎?”

邀請一位素不相識的女士跳舞時,必須先認真觀察她是否有男舞伴。如有,一般不宜前去邀請,以免發生誤解。

男士和夫人一同跳舞,跳過一曲之後,如果有人前來邀請其夫人共舞,應按禮節促請夫人接受,不宜代夫人回絕對方的邀請。

如果是女士邀請男士,男士一般不應拒絕。女士也不宜隨意拒絕男士的邀請。如已有人邀請在先,則可婉言謝絕。已經謝絕別人的邀請後,在此曲未終時,女士不宜再同別的男士共舞。否則,會被認為對前一位邀舞者的不尊敬。

如果同時有兩位男士去邀請一位女士共舞,女士最好都禮貌地謝絕。如果已同意其中一方的邀請,則應對另一方表示歉意,禮貌地說:“對不起,隻能請您跳下一曲了。”

不論是男士或女士,當一個人獨坐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時,別人就不宜去打擾。

舞曲結束後,男士切記將女士送回其位,並致謝意。

2.宴會的禮儀

宴會禮儀可分宴請和赴宴兩方麵。

(1)宴請的主要禮儀有:

宴客前應做好縝密的準備,考慮好以下的工作項目:目的是否明確、時間地點是否恰當、請柬是否及時送出、出席賓客是否落實、訂菜是否符合賓客口味等。

安排好宴會的席次和席位。宴會可視參加人數多少設一桌或數桌,一桌時可用圓桌或長桌;數桌時可用圓桌,分主桌、輔桌兩類;每桌上安排好賓客席次表。

宴席開始後,應安排好主人致辭、敬酒、答謝等禮儀活動;宴席期間,主人應調動氣氛,巧妙選擇話題。

宴席結束後,主人應先離席送客。

(2)赴宴的主要禮儀有:

接到請柬,能否出席要盡早答複。

按時赴宴,並注意容貌、儀表修飾,以體現對主人的尊重。到達後先與主人致意、招呼,就座進餐。

注意進餐禮節,如等主人招呼之後再夾菜,食相要文雅,主人祝酒要熱情回應,不要長時間談話、吐痰、打噴嚏和咳嗽等。

退席時應等主人示意才起身,並握手致謝,最好事後再用電話或名片致謝。

五、涉外禮儀

對外交往時,要注意掌握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活動中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並掌握一定的禮儀規範要點。

1.遵時守約

這是國際交往的重要禮儀,公共關係人員在外事交往中,切勿遲到;萬一因故不能赴約,要禮貌地盡早通知對方,並致歉意。

2.尊重老人和婦女

在公共場合,要禮讓老人、女士優先。

3.禮貌和合適的稱呼

國際交往中一般稱呼有“先生”“女士”和“小姐”,或在稱呼前冠以姓名或職務。一般場合中不宜冠以“同誌”這一稱呼。

4.要儀容整潔、態度誠懇、舉止端莊、不卑不亢

5.愛護動物和花草樹木

保護自然環境,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遵循的公共準則,也是文明風尚的表現。公共關係人員在對外交往中,不得傷害動物、折花損木、破壞環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