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丁日昌去拜見胡雪岩,先說怡和洋行可以幫忙貸款事宜。然後,說胡雪岩的大名已經在上海被認為是三胡之首。
胡雪岩對這“三胡”的說法毫不知情,丁日昌就說,三胡是東南大俠胡雪岩,繪畫大師胡公壽以及胡寶玉。
胡寶玉又是誰啊?胡雪岩依然不解。則雲在身邊告訴他說是個妓女。
胡雪岩當然很生氣,但是他把自己的情緒很好地控製住了,反而說:“有趣,有趣。”
他在聽到胡寶玉是個名妓後想到也許解決之道在她身上。於是,他就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去找了胡寶玉。
他說要借她的芳名為國做一件大事,那就是向彙豐銀行貸款。
胡寶玉不僅和洋人有往來,而且還會說洋文。她對官府和洋人向來都不滿,見自己有機會為國出力,因此就很高興地答應了。
丁日昌的登門本就是無理取鬧的,胡雪岩自然心知肚明。作為客人,丁日昌在言辭之間還把他跟妓女相提並論,胡雪岩自然很生氣,但他懂得做生意重的是和氣,而不是骨氣。骨氣雖然能讓自己逞一時之快,但是這個時候發脾氣都於事無補,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向洋行貸款的門路。胡雪岩從不放過任何的機會,所以他沒有一時衝動,對丁日昌大發脾氣,而是從他提供的信息中去找門路。
胡雪岩在這件事情上為的不是和丁日昌周旋,他的時間和精力是要用來解決大事的。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做法無形中也顯得胡雪岩氣度超人,不與丁日昌一般見識。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選擇的,所謂的選擇權在自己手中就是說自己有權利去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有所不為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更有效率地去做更為重要的事情。不讓一片葉子遮住整個森林,這樣的人生才是更有價值的。
宅心仁厚,得饒人處且饒人
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
——胡氏警訓
生意場上都是靠計算得失來論成功或者失敗的,和官場一樣趨炎附勢、陽奉陰違之人。胡雪岩從小生意一步步做成大事業,在這些過程中隨時要和這樣的人打交道。原本都是同一台麵上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但有的人卻偏偏要使詐,這該如何去應對呢?胡雪岩雖然痛恨這樣的人,但是他總是不忍心做得太絕。他說:“將來總有見麵的日子,要留下餘地,為人不可太絕。“
在朱福年吃裏爬外的事情上,胡雪岩就隻是給了他一個警告,並沒有把他逼到死路上。他深知“饒人一條路,傷人一堵牆”,每個人都需要他人的寬容才有路可走。
胡雪岩在信和錢莊工作時,結識了王有齡。在與王有齡交往中他識出王有齡絕非常人。當時的王有齡家境困頓,隻有一腔宏願。胡雪岩自作主張將錢莊的一筆款子轉借給了王有齡,助他進京捐官。而他自己卻因這筆款子丟掉了他在錢莊的工作,由於謠言,無人再敢用他,生計愈發困頓。
王有齡用胡雪岩捐助的五百兩銀子捐官成功後,回到杭州,得知此事,他弄清了借據的內容,利息算法,立即在海運局支出六百兩銀子,要去了結這筆賬,為胡雪岩洗刷惡名。他穿上官服,吩咐讓人準備鳴鑼喝道,要和胡雪岩一同前往威風一下,這也就對錢莊做了報複。
但胡雪岩卻拒絕了。因為錢莊的“大夥”就是當初將他開除的張胖子,如此張揚的話,張胖子在同行、東家麵前的麵子也就沒有了。他不僅不與王有齡同去,而且還叮囑王有齡對信和的人態度好點,也不要告訴他們他已經見到了胡雪岩。
王有齡見他如此行事,不禁讚歎道:“此人居心仁厚,至少手段漂亮。換了另一個人,像這樣可以揚眉吐氣的機會,豈肯輕易放棄?而他居然願意委屈自己,保全別人的麵子,好寬的度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