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決定事業的大小和成敗。胡雪岩在洋務運動中根據他在洋場的生意往來為左宗棠借來了平定西北的軍款,還幫忙建立了福州船政局,為國家培養海事人才作出了貢獻。對他個人而言,他把自己的生意擴展到洋場之中,鞏固了自己在商場上的地位。
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生意人和錢財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係,所以生意人更應該懂得,做生意的樂趣,應該是超脫於錢財之上,在利益得失、成功失敗麵前,應有一顆平常心,既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胡氏警訓
拿得起是一種能力,而放得下則是一種勇氣和魄力。在生意場上,在做每一筆的時候,都會有風險,利益是和風險共同進退的。沒有一個人能夠百戰不敗,但是在接受失敗並且在失敗之後重新站起,就是一種能力。因此,在商界追逐利益的人都需要有這樣的心理素質,能夠贏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輸了,那麼也要保持自己灑脫的風度。胡雪岩就是這樣一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在商海沉浮數十年,千錘百煉,也練出了他這種豁達的氣度。
上海阜康錢莊曾經發生擠兌風潮,胡雪岩從各處的錢莊調配人力、物力、財力來到上海,苦苦支撐著局麵。檔手宓本常暗自來到寧波,打算向通裕、通泉這兩家康錢莊在寧波的聯號來籌集現銀,解決資金困難問題。但是此時的寧波市麵上也因為受時局動蕩的影響,一片蕭條,不僅沒有能力接濟阜康總號,甚至已經自身難保。通泉檔手因不知如何應對而藏匿了起來,而通裕檔手則自請封閉。寧波海關監督候補道瑞慶即命寧波知縣派官兵查封通裕,同時給現任浙江藩台德馨發來電報,告知寧波通裕、通泉兩家錢莊已經關門,並請轉告這兩家錢莊在杭州的東家即胡雪岩到寧波來料理相關事宜。
當時,擠兌風潮波及杭州,胡雪岩正在千方百計地想要保住杭州阜康錢莊的信譽的時候,得知了寧波的通裕、通泉兩家錢莊同時倒閉的消息,真可謂是禍不單行。
浙江藩台德馨與胡雪岩有很深厚的交情,想要幫他渡過這一關,但是胡雪岩為朋友的情誼所感動。但他也清醒地意識到這次的風潮影響麵太大,不是幾十萬兩銀子就能夠解決的,這些銀子並不能夠挽回整個局麵,一不小心反而可能累及德馨,因此,胡雪岩最後願賭服輸,下了壯士斷臂的決心,那就是決定放棄維持通裕、通泉這些已經無法維持的商號,而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保全目前還可以正常營運的杭州阜康錢莊。
在這種敗局已經注定的情況之下,精明的商人知道應該把精力放在如何把損失控製在最小範圍之內,而不是瞻前顧後,拆了東牆補西牆,導致最後所有的牆都倒塌一地。胡雪岩對市場的情況看得很清楚,他要做的不是把生意做大,而是先要保存最重要的力量,敗而不倒。他這樣的做法,可以避免自己的精力過於分散。正因為他對得失看得很清楚,所以他在放下通裕、通泉的時候雖然難免心疼,但是依然能夠坦然處之。
宓本常在阜康錢莊倒閉後自殺身亡,胡雪岩卻認為實在“犯不著”,因為人皆有失,隻要生命在,所有的過錯都來得及彌補。
“勝敗兵家事不期。”不僅僅是打仗,做生意也是如此,一夜暴富者有之,坐吃山空千金散盡者亦有之。成功的商人首先是“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人,因此他們在做生意的時候麵對挫折才能夠依然保持自己瀟灑的風度。拿得起、放得下叫做舉重,拿得起、放不下就成了負重。負重之人就算慘淡經營,最後迎來的也很可能是更大的失敗。而像胡雪岩那樣,有了這種壯士斷腕的氣魄,那麼處理接下來的事情的時候才不會被拖後腿,才能更為從容地去經營其他有希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