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認親開財源
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他所做的生意不僅專而深,還應該博而廣,也就是說不應該限在幾個行業中找尋財源,而是要站高看遠,哪裏有利可圖就要把遠光轉向哪裏,這樣才能不斷開掘出新的生財之道,才能財源滾滾。胡雪岩是以錢莊起家的,在把錢莊搞得有聲有色的同時,他又看上了另一個買賣,那就是藥店。
當時軍隊行軍打仗,四處轉戰,對藥物的需求量很大;而且瘟疫總是與戰爭相隨,給那些四處流亡的人提供藥物也能夠創下自己的牌子,況且濟世本是善舉,能夠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但是胡雪岩本人並不懂這一行的生意,他在幾次下湖州後,認識了一些頗有勢力的民間人物,為自己的藥店事業一步一步做著鋪墊,隻是依然需要一個藥店的主力。他看中了一個人,那就是劉不才,他決定依靠劉不才來開這個藥店。
劉不才是胡雪岩外室芙蓉姑娘的叔叔。芙蓉姑娘的祖上曾開有一個很大的藥店,叫做“劉敬德堂”,傳到她父親時依然稍有規模,隻是她父親意外死後,叔叔劉不才經營不上心,還特別好賭,接下家業不到半年就霍得差不多了,還把藥店典當給了別人,以告貸為生。然而,劉不才雖然窮困潦倒,卻始終不願意押出祖上留下來的幾張祖傳藥方,認為隻要這個藥方在,重振家業還是有希望的。他還始終不同意侄女芙蓉嫁給別人做“偏房”,也就不肯認胡雪岩這門親戚。
當時很多人認為不如送給劉不才一筆銀子打發掉算了,各走各的路;或者按照芙蓉姑娘的想法,由胡雪岩幫劉不才把那幾張祖傳秘方賣了,得了銀子自己去做些小本生意養家糊口。但是胡雪岩決定認這門親戚,他認為隻要能夠把劉不才身上那些不好的毛病給改了,那麼就可以重用他來開藥店了,況且劉不才手上還有那些祖傳秘方,這是一筆可以發揮大作用的資源。
胡雪岩特意請人幫忙準備了一桌認親宴,在席上他認真地和劉不才說了自己對開辦藥店的地點、規模、資金流動等各項事宜的構想。他的認真和真誠打動了劉不才。
劉不才本人對醫藥這個行業很熟悉,隻是之前玩世不恭,現在胡雪岩的支持下,他也想做一番事業,就幫助胡雪岩把“胡慶餘堂”開辦了起來,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之下,當時的社會上有了天下藥店“二家半”的說法,也就是胡慶餘堂和北方的同仁堂已經可以平分秋色了。
一個成功者並非處處都要親自去操辦,他可以像一棵大樹一樣,把各種藤蔓吸引到自己身上幫自己占據春色,也可以像一根藤蔓一樣,借一棵大樹把自己送到高空去。一個行業再賺錢,潛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想要拓展其他門路,廣開財源,自己未必每個行業都擅長,最好的方式就是像胡雪岩那樣在一個自己不熟悉但是知道有利可圖的行業借助一個內行的人來幫助自己做成事業,而且他把劉不才認作親戚,就能夠更好地收攏人心。
太太也是事業好幫手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不但要順勢、取勢,而且要在沒有勢的時候學會造勢。隻有這樣,才會無往而不勝。
——胡氏警訓
在一個畫家眼裏,天地萬物,無論是朝霞雲變,還是清水揚波,都是一幅幅借天地之手繪出的畫;同樣,在詩人眼裏,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無物不可入詩。而對一個成功的商人來說,身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意場上的助手。
胡雪岩一生之中妻妾成群,有十二位姨太太,而且這些姨太太並不隻是養在籠中的金絲雀,大多都是他事業上的幫手。陽琪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