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在籌辦阜康錢莊的時候缺少一個得力的檔手,從各方麵做了周詳考慮之後,他認為劉慶生是最佳人選。劉慶生是大源錢莊一個站櫃台的夥計,但是胡雪岩在考察中發現他不僅熟悉店內的業務,而且有很強的應變能力。但他身份很低,每月所拿的銀子不到二兩。當時,阜康錢莊還沒有正式開張,資金也沒有到位,但是胡雪岩當即決定給劉慶生一年二百兩的薪水,而且這二百兩的預付的,不包括年終的“花紅”,在杭州城內算是高薪聘請了,按照當時杭州城內中上的生活水準,一個八口之家每個月吃穿用的花費也不過十幾兩銀子而已,因此劉慶生一下子就被胡雪岩的慷慨給打動了。有了這些銀子,他就能夠把留在家鄉的母親和妻兒接來杭州同住,有能力更好地照顧他們,也可以全身心地去工作。
在阜康錢莊興盛之後,胡雪岩在設立分號雇傭號友時也是同樣問一下他們的家境如何,日常花費怎樣,然後預支一年的工資好讓他們安定下來。生活安定了,他們也就能夠更為安心地工作了。
胡雪岩還在胡慶餘堂定了兩個規矩,那就是“養俸”和“陰俸”。隻要是在胡慶餘堂工作的,無論職位高低,隻要沒有中途辭職或者被辭退,年老退休後胡慶餘堂給他們按照原來的薪水發放,直到他們去世。陰俸則是為那些為胡慶餘堂的發展作出過很大貢獻的員工設立的,把他們在世時的薪水以折扣的方式發放給他們的家屬,直到他們有能力恢複到那個雇員在世時的生活水平為止。
作為老板,胡雪岩每天要處理很多大事情,不可能事必躬親地過問每個人的生活,去和他們進行情感交流。不過,通過發放金錢,那些店員們就會知道自己在店裏和老板心中的分量是多少。有了金錢的保障,他們的賣力工作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另外,胡雪岩通過設立完善的體製,很好地保障了員工的生活待遇,把他們的生活質量與自己事業的成敗聯係在了一起,不僅使得他們能夠安心並且忠心地工作,而且還激發了他們工作的動力。
投人所好交商友
謀得深,慮得遠,才能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胡氏警訓
在山問樵夫,下海詢漁夫,在不同的場景中,向比自己更有經驗的人靠攏總是沒錯的,特別是你需要快速地適應一個新環境的時候,他們幾句輕描淡寫的話語,對你來說就是寶貴的信息。但是如何與他們攀上話呢?通常情況下,人對一個與自己不太一樣的陌生人總是會保持警惕心,想要把這段距離消滅在無形中,就需要投其所好,以相似的身份去接近,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胡雪岩絲行還沒有起步的時候,就已經盯上了銷洋行的路子。他在洋場中結識了擅長與洋人打交道的古應春,但是在他要拉攏其他絲行與他一同對抗洋人以壟斷市場,還需要借助其他力量,因為他自己的實力實在太弱,在這個行業中還不能做到振臂一呼就應者如流。於是,胡雪岩看中了龐二。
龐家是南潯出名的四行世家,從道光末年清朝與國外剛開始通商,他家就做起了銷洋行的生意,在上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對於生絲的生意也很在行,獨立運作的能力遠強過還是新手的胡雪岩。但是如何拉攏也是一個難題。一來龐二本來就是個富家子弟,送他貴重之物未必稀罕;二來,他還是一個捐班的道台,雖然他平時不穿官服,但是因為家底雄厚,做派比應差的官員還要足,所以就算請王有齡幫忙也未必能夠打動他。
胡雪岩經過一番調查後,知道這個紈絝子弟平時好賭,就想了個主意:隻要有人陪他玩得開心,事情或許就成了。於是他派出了劉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