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借勢藝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3 / 3)

當然,胡雪岩不僅僅依靠這些大官,對一些小官小吏也極力拉攏,以求萬無一失。在官本位的封建社會中,胡雪岩為結交官府而做的投資都得到了豐厚回報,他不僅做成了借款撥餉、轉運漕糧等一般商人所幹不成的生意,而且他所積累的財富也是其他商人所望塵莫及的。他的盛極一時,富甲一方,倚靠的正是背後強大的官場力量,他正是蹬著一個又一個官場階梯才抓住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與對手合作,爭取最大利益

勢力,勢力,利與勢是分不開的,有勢就有利。所以現在先不要求利,而要取勢。

——胡氏警訓

商場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的敵人,隻有絕對的利益,這是不變的規則。隻要有需要,有可能,競爭對手同樣可以成為合作夥伴。生意場上,常常說“同行是冤家”。比如在藥店這個行業中,大家彼此之間要為爭奪藥材來源、店員、配藥師以及顧客而激烈競爭,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同行也是可以聯合起來去做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的。這個時候,如果再把對方置於對立的地位,就會有損無益;相反,如果能夠聯合起來針對另一個更重要的對手,就可以一榮俱榮,共享利潤。

胡雪岩說:“與同行合作,才能謀取更大的利益。”競爭者之間的合作是為了利益而達成的,同行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當鬥則鬥,當合則合,根據具體的情況隨時變動。當然,他們在合作的同時其實依然在相互競爭著,隻是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暫時對對方伸出友好之手而已。

胡雪岩在與洋人洽談生絲生意時,雙方在價錢上不能達成一致。當時胡雪岩手中的生絲並不多,不足以讓洋人妥協退讓,但是胡雪岩沒有死心,決定多用團隊來壯大自己的實力。他聯合潮州其他絲行,都把生絲囤積起來不出售,因為隻要有一家的生絲出售,那麼他的計劃就破產了。而其他商家之所以同意,也是為了能夠從中賺取更大的利潤。因為如果生絲的價格偏低,對他們也沒有好處,這就是合作的關鍵所在。

最後,胡雪岩和同行的合作取得了預期效果,洋人被迫把價格抬到了令胡雪岩滿意的價位,胡雪岩和同行們都從中大賺了一筆,實現了他們合作的初衷。

胡雪岩這次是為了對抗洋人,所以號召同行們聯合起來。而且早在阜康錢莊剛剛辦起來的時候,胡雪岩就意識到了與競爭對手合作的重要性。

當時官府正好在發行一種官票,胡雪岩經過一番觀察和思索後,認為他也能夠收購官票,隻是自己一家錢莊勢單力薄,於是去遊說其他錢莊,最終有阜康帶頭杭州幾十家的錢莊相互合作,都表示認可官票,朝廷非常高興,而且由於阜康是最先認購官票的,作為獎勵,朝廷把投放到江南大營的軍餉存入了阜康,這對於阜康錢莊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資金來源。

同樣,其他錢莊同意與胡雪岩合作也不是因為完全消除了競爭的狀態,而是麵對新的情況時,在麵對官府時,他們臨時成了一個新的團隊,擺出了新的姿態,采取了新的做法。

強和弱本身就是相對的,沒有誰是絕對強大的,而是在麵對不同事情的時候隨時變化著。所以,如果要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應該有一種洞察環境的能力,這樣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行動,也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在社會中如魚得水、八麵玲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