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間再往前推移幾百年,有幾個商人有能力有膽識與洋人打交道呢?那時的商人這種活動不多,因為時機未到。所謂時勢造英雄,英雄唯有跟隨著時代的變遷去改造自己才能夠成功。對於商人來說,應該把握每次時事的變化相應調整自己的步伐,這樣才能為自己的買賣打下良好的基礎。
下注之前,隨時找尋商機
天變了,人應變。
——胡氏警訓
無論何時,商機都是和形勢、政局密切相關的,隨著時局的變化或隱或顯。在一個外行人看來,事態紛雜錯亂,一片渾濁,精明的商人卻隨時可以發現不同的機遇。雖然在事態的變幻之中,他的投資有些冒險,但是有哪樁生意是萬無一失的呢?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隻要有可能獲取利益,就應該考慮要不要投資。
在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地進行時,胡雪岩幫著朝廷轉運糧食,購買運輸槍支彈藥,忙得不亦樂乎,他說:“隻要能幫官軍打勝仗的生意我都做,哪怕虧本也要做。要知道這不是虧本生意,是放資本下去。隻要官軍打了勝仗,時勢一太平,什麼生意不好做?到那時候,你是為朝廷打敗太平軍出過力的,公家會報答你,做生意處處給你以方便。你想想看,這還能不發達?”當時的胡雪岩就一直在投資,他知道這筆錢雖然暫時不能收回來,但是不論是三年還是五年,終有一天會給他帶來大的利益。
而當官軍勢如破竹之時,胡雪岩又接受太平天國兵家的存款。他接受這些存款同樣不是僅僅把它們放在錢莊裏而已,而是用來放債,主要是投資在調補升遷的官員和逃難到上海的鄉紳身上。
在戰亂年代,這兩類人一路艱難跋涉到目的地,需要大量的銀兩來安家落戶。官員們在外麵的時候要向京打點活動,上任後又要製備公館馬車等,這些事物都需要花錢。他們手頭較緊,所以在上任前一般都要借款,到任後再還;而鄉紳們過慣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到了上海之後依然如故,但是又沒有隨身攜帶那麼多的財物,也需要借大筆的錢財。這些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在某一個地方活動得很開。胡雪岩及時地伸出援助之手,他們自然會心存感激。到了目的地之後,如果胡雪岩需要相應的幫忙,也就好說話多了。
對於胡雪岩來說,把寶押在他們身上,毫不吃虧。因為對於官員來說,一來有京官做擔保,二來也有借據在手。他們如果敢賴賬,隻要把借據遞送到都察院,查明事實後,那個人就得丟官,所以諒他們也不敢。此外,這些官員如願到任之後一般都會極力搜刮當地的財物,不會沒有能力來償還。
而對於鄉紳,他們帶到上海的財物可能會坐吃山空,看似無力償還,但是他們在家鄉多半是有聲望的人,不會做這種賴賬的事情;就算現在沒有現金,但是放眼看去,太平軍敗局已定,他們在家鄉的田產隨著官軍收複江浙一帶,回到他們手中也是指日可待的。
事實證明,胡雪岩的壓寶是極為成功的。
胡雪岩的壓寶並不是盲目的,他的那雙眼睛不隻是盯著錢財,同時還在觀察著產生商機的緣由,看那個緣由是否按著預料中的情況在向前發展,而後者是為前者服務的,這樣就大大增加了押對寶的勝算。
不捅則不破,先把場麵撐圓
圓融乃人生的處世智慧。
——胡氏警訓
很多東西雖然眾所周知,但是隻要沒有人把真相說破,大家表麵上都會裝作不知道,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一樣,照舊過自己的日子。但是一旦有人說破,把並不好看的背後真相捅到了台麵上來,那麼很快就會有人認為自己有責任或者義務出來做些什麼,維護社會的風氣。這種事情在社會上很多,比如老百姓平時也知道有官商勾結、高官腐敗等事情,但是一有曝光的話還是會群情激奮。所以身居高位者更要小心低調,盡量避免正麵衝突,不要為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隻有愚笨的人才會自己主動把該藏的事情擺到台麵上來。
胡雪岩對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他經營生意不可能不借用官場的力量,但是他盡量與那些可能有利益抵觸的人避開正麵衝突,不把實情捅破,這樣才能把場麵撐得更圓。
胡雪岩資助王有齡而被錢莊辭退,王有齡當官後,就成了胡雪岩的靠山。
胡雪岩想要籌辦自己的錢莊,雖然他還身無分文,但他認為有了王有齡這個官場靠山,就可以代理打點道庫、縣庫的過往銀兩,這樣可以用公庫的銀子來做錢莊的流動資本,而且用公家的銀子無須付利息,這等於是白借本錢。當然前提條件是王有齡必須得有一個署理州、縣的實缺。
當時王有齡剛入仕途,還沒有能力給胡雪岩提供這麼多的公家銀子,再則他自己也需要胡雪岩的支持,而且他和胡雪岩的交情很深,因此他希望等他真正在官場立足之後再著手於胡雪岩的錢莊。按照當時的官場通例,即便他讓胡雪岩的錢莊代理官庫的銀子也是小事一樁。所以他勸胡雪岩用不著這麼急著開辦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