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融通策略:名利場間如遊龍 (1)(1 / 2)

未雨綢繆,捕獲大機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麵對突如其來的事情能夠迅速作出反應的人自然了不起,但是,很多事情的發生並不是毫無征兆的,所以通常情況下,聰明的人應該在看到征兆的時候未雨綢繆,積極備戰。如果已經預先知道事情可能會發生,也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卻依然還是坐等著它到來,不去主動迎接。不去做細致周到的布置,怎麼能夠把機會牢牢把握住呢?要知道,在倉促之間去展示一個最完美的自己是一件難度頗高的事情,如果有了事先的準備,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

胡雪岩曾受過慈禧太後的召見,這對商人來說是極大的榮耀,在當時也是很少見的,因為胡雪岩隻不過是一介平民而已。而且在這次召見之後,胡雪岩就得到了四省稅收的特權,由此可見這件事情對胡雪岩事業的影響有多大。這件事情並不是憑空突兀而出的,胡雪岩也感知到了。他的成功也不是毫無依據的,因為在召見前,他已經盡可能做好了準備。

當時,胡雪岩和左宗棠已經關係匪淺,胡雪岩在左宗棠鎮壓太平天國時為湘軍的軍火彈藥糧食運輸出了不少力,左宗棠自然對他在生意場上的事情關心有嘉。所以他在進京之前就派人通知胡雪岩一同前往。但是他不可能貿然帶胡雪岩進宮,胡雪岩也深知皇宮不比其他地方,不是說進就進的,欲速則不達,因此就安心先在一個旅館裏等著左宗棠的消息。但是他並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想辦法聯係上了慈禧太後身邊的紅人李蓮英,花費了大量的銀子買了一件稀世珍寶宣德爐送他,有了李蓮英的幫忙,如果有幸得到慈禧太後召見的話,自己的形勢會有利很多,同時他也在思索著慈禧太後可能會問的問題和自己該如何作答。

左宗棠見慈禧太後的時候,就先把胡雪岩此前為朝廷所作的貢獻說了一遍,特別是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所起的作用,當然也提及了兩人之間的交情,說了胡雪岩的義氣。如此一來,慈禧太後才召見了胡雪岩。

在一番交談之後,慈禧太後對胡雪岩印象很好,加上此前李蓮英也曾美言過,因此就問李蓮英:“該怎麼獎賞他呢?”

李蓮英說:“您老人家賞他什麼都應該。”

這既向慈禧太後暗示了應該給胡雪岩大的賞賜。

慈禧太後問胡雪岩想升官還是想發財。

胡雪岩是個商人,官隻是他做生意的一個倚靠,而不是根本,因此就謙恭地回答說,他隻希望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而自己能夠好好地經營阜康錢莊就心滿意足了。

胡雪岩這樣作答滴水不漏,因為他既然是商人,要安心做生意的話當然就希望國家太平,所以值得信服,而且回答得也很低調。

慈禧太後很滿意,聽他說在經營錢莊,一高興就說以後江蘇、江西、浙江和福建四省的稅收大權就交由他來代理了,同時還叮囑他全力輔佐左宗棠,在福建選址加固海防。

政策是指揮棒,決定著經商的成敗。得到了這四省的特權,胡雪岩就能夠放開手腳,大展身手了。

胡雪岩的成功在於他的充分準備,在不知能夠得到召見的時候,他其實已經開始準備了,否則等真的召見時恐怕時間來不及。所以那時的他,已經在心裏把所有的可能性,最好和最壞的結果都盤算了一遍,這樣才能在麵對慈禧太後的時候把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最後獲得豐厚的獎賞。機遇不會落在沒有準備的人手裏,確實如此。

以情換利,最重是算盤

我是個商人,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都重不過我的算盤珠子。我的眼睛裏隻有錢,沒有女人。

——胡氏警訓

在商言商,胡雪岩在自己事業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看到了官場作用的強大,所以這個勢力他是堅持要靠下去的。同時,胡雪岩也是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的十二位姨太太並不都是生財好手,也是與他有感情的生活伴侶。但是當情與利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世間沒有兩全法,必須要舍此逐彼。對於胡雪岩來說,這個選擇雖然有些困難,但也是可以很快作出的,那就是舍情逐利。這多少有些“商人重利輕別離”的味道,但是對胡雪岩來說,他那麼多的姨太太,她們的重要性基本上都不能與他的事業相提並論。

胡雪岩正想在商界打開局麵的時候,官場上傳來消息說浙江巡撫黃宗漢即將他調,這個消息引起了王有齡和胡雪岩的關注。因為王有齡在黃宗漢手下當官,兩個人的關係還算不錯。王有齡也在此期間造成了一些虧空,很多也與胡雪岩的生意相關。如果此時一個脾氣性格不相投的人前來接任,他們兩個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兩個人商量了半天,認為由江蘇學政何桂清接任再合適不過了。一方麵,學政與巡撫都為二品官,一般大,再則,何桂清與王有齡家還有一段淵源。他和黃宗漢還是同年同榜中的科舉,因此條件很適合。於是,胡雪岩便拿著王有齡寫給何桂清的信,帶著愛妾阿巧前往江蘇遊說何桂清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