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融通策略:名利場間如遊龍 (1)(2 / 2)

胡雪岩想要贏得何桂清的好感,卻不知道該送什麼。錢雖然是個不錯的選擇,卻少了些情義在裏麵。這時阿巧點撥他說,在外做官的人,多患思鄉病,不如送些吃的。胡雪岩點頭稱妙,便準備了一些土特產以及五千兩銀票,附上王有齡的信一同托人送給何桂清。

何桂清也早就聽說過胡雪岩這個人,也是有心結交,現在接到禮物心裏很高興,就決定親自去客棧拜訪胡雪岩。

兩人既然早就有結納之意,交談自然很暢快。何桂清後來坦白說出了自己的打算,他也不想一直坐在學政這個位置上,但是黃宗漢不走,他也不能有所表示,兩人是同年的,如果說去浙江和黃宗漢爭職位的話也說不過去。因此他想去頂倉場侍郎之類的缺。

胡雪岩很快就想到浙江漕運方麵海運局那裏還有很多麻煩,如果能夠得到何桂清的支持,那就便利多了。無論如何,何桂清這個官場得意之人必須拉攏才好。因此,他不僅主動提出要為他解決在官場上活動的費用,還說是何桂清幫他的。

隻是沒有想到何桂清卻看上了他的愛妾阿巧。胡雪岩對阿巧本說是“東北西南,永遠相隨無別離”,但是現在該怎麼辦呢?胡雪岩知道何桂清是個必須倚重的人,然後又看到阿巧對於何桂清也並不是全然無意,就索性“成人之美”,忍痛割愛,三個人各取所需了。

何桂清見胡雪岩當真如此慷慨,大為感動。他後來果真出任倉場侍郎,外放浙江巡撫,後來又升為兩江總督,一路青雲直上。當上兩江總督後,他特意舉薦王有齡去補了自己浙江巡撫的缺,兩個人都成為胡雪岩在浙江這片土地上強有力的靠山。

胡雪岩對阿巧眷戀不已,但是麵對商場利益的時候,他還是果斷地作出了選擇:美人贈英雄。胡雪岩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但前提是這不能妨害他在生意場上的利益。如果兩者有所抵觸,他就會無情無義了。但他至少做到了“有頭有尾”,給阿巧安排了一個較好的歸宿,隻是他心裏多少會有些傷痛吧!

為籌本錢,一張棧單兩處用

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

——胡氏警訓

有本的生意人人會做,而一個人最大的本錢就是自己的智力。有了精明的頭腦和靈活的手腕,就能夠無本生本,不僅能把生意做起來,還能做得很大。

胡雪岩是那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商人。不管是哪個行業的生意,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好做強。缺少資本怎麼辦?胡雪岩說:“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別人七個蓋子隻能蓋七個壇子,他卻成功地蓋住了八個,這就是一個成功商人的水平,懂得用有限的資源去做看似難以成功的事業。

胡雪岩做生絲生意剛剛起步時,就已立誌在把生意做大。當他把從湖州收到的生絲運到上海時,因為小刀會起義的事情,上海與外部的交通基本隔絕,很難從其他地方收到蠶絲,如此一來,洋莊方麵的價格肯定會漲,這樣蠶絲銷洋莊就能賺一大筆錢。

要銷洋莊,首先要做的就是控製好市場以壟斷價格,這樣才能在與洋人的談判中獲得主動權。而胡雪岩的生意當時剛剛起步,在同行之中實力不強、威信不夠,不可能憑借一己之力控製市場,所以必須聯合同行一同來對付洋人。但是即便這個方法能行得通,獲利的也是所有同行們,胡雪岩還必須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潤。因此他需要通過在上海又買絲的方法來為自己囤積盡可能多的生絲,這樣既有利於控製市場、壟斷價格,也有利於占取最大的利潤份額。

但是,買絲需要大量的本錢,而他此時手中隻有價值十萬兩的生絲存在上海的裕記絲行,他向漕幫的夥伴尤五求助,但是尤五為了糧食生意,已經向“三大”借了十萬兩銀子,而這筆銀子在續轉之後也已經到期,按照行規,不能再續轉了。尤五為了還貸款,隻能籌集到七萬兩銀子。但是胡雪岩憑著裕記絲棧開的那批十萬兩生絲的棧票為自己籌到了足夠的本錢。

他首先拿著棧單去找“三大”,證明自己有能力歸還貸款,隻是需要生絲脫手之後才能算清。有棧單為證,生絲確實放在絲棧裏,三大就放心地答應把十萬兩的貸款再轉一期,這樣胡雪岩就憑空拿到了十萬兩可調用的資金。接著,他又用裕記絲行的生絲為抵押向洋行借款,把棧單換成了現銀。三大不知道棧單已經被抵押,而洋行因為有棧單也給了他貸款。胡雪岩就憑著一張棧單,從兩麵貸款,最後籌足了資本來買生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