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小慎微防人妒
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
——胡氏警訓
好高人愈妒,槍打出頭鳥,一個人站到高處,能夠看得更遠,但他同時也會被更多的人關注。這些看他的人中有羨慕的、有尊敬的、有憎惡的,也有嫉妒的。如果太過招搖的話,他就會給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惹來更多的麻煩。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更何況是防不勝防,所以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謹言慎行。
胡雪岩說:“不招人妒是庸才,可以不招妒而自己做得招妒,那就太傻了。”不招人嫉妒的人,身上難有過人之處,連被人嫉妒的資格都沒有,因此是平庸之輩;但如果自己很出色,卻主動地惹起別人的嫉妒心,那就是傻瓜。嫉妒或者憎惡是一股暗流,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席卷過來。因此,胡雪岩自己在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一直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量避免樹立不必要的敵人。
清末的時候,左宗棠和李鴻章雖然都可以說是出自曾國藩門下,但是兩個人都在爭取湘軍集團的最高領導地位,在朝堂之中鬥爭得非常厲害。左宗棠到南京當南洋大臣後,他們的鬥爭主要就是通過削減對方的羽翼來減弱對方在江南的勢力。胡雪岩作為左宗棠最重要的羽翼,自然免不了受到李鴻章那個派別的擠壓,因此,他處處謹小慎微,盡量把各種不必要的麻煩化解於無形。
胡雪岩家的三小姐要出嫁了,他派自己的一位非常能幹的姨太太帶著大筆現銀去上海采購鑽石珠寶。這位姨太太在租界裏一家德國洋行裏挑選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鑽石首飾,她認為這批首飾作為三小姐的嫁妝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在生意成交之後,這家洋行的經理說自己早就對胡雪岩“財神”之名欽佩已久,所以提了個請求,希望姨太太能同意把這批用作嫁妝的鑽石首飾在店裏陳列一個星期,這樣就能夠取得很好的廣告效益。
這位姨太太處事非常謹慎,她知道這個時候這麼招搖恐怕會有麻煩,但是又不好回絕經理的請求。於是,她去找古應春商量此事。
一方麵,李鴻章等人正四處找胡雪岩的麻煩,他畢竟是朝廷紅頂子命官,如此照樣容易落人話柄;但是如果拒絕的話,又怕別人說胡雪岩已近今非昔比了,連給女兒的嫁妝都沒有像樣的能夠拿出手,恐怕會影響別人對胡雪岩生意上的信心。
經過反複思考後,他們決定還是要展覽,但既然是在德國洋行裏展出,他們就提出要求,說首飾旁邊的說明要以德文和英文來寫,不準用中文。
如此一條中庸之道就把風險降到了最低,這兩個人在言行方麵受胡雪岩的影響不小。
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胡雪岩在生意場人有了官員做靠山已經令生意場上無數的競爭對手眼紅臉熱了,如果再不小心些,無形中不知道會得罪多少人。無論在人生或者是事業的哪個階段,不招人嫉妒永遠沒錯。
躲在暗處,借力打力
“好人”我做,“壞人”叫別人去做。
——胡氏警訓
商場如戰場,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既把對方打敗,又沒有自己親自出麵,使得對方找不到質問自己的理由,應該算是高境界了。反之,如果麵對麵地作戰,很容易把矛頭引向自己,這樣不僅能否把對方打敗是個未知數,還會給自己惹來一堆麻煩。胡雪岩於是巧妙地借用他人的力量來打壓自己的對手,而自己隱在幕後無人發覺。
胡雪岩在商場上最大的對手莫過於盛宣懷,也是一個身居朝廷的大商人,兩個人之間彼此過招,鬥智鬥勇。胡雪岩既想要削弱盛宣懷的勢力,又不願意與他發生正麵衝突,所以就希望能夠通過盛宣懷的主管官員——李鴻章的哥哥李瀚章來牽製盛宣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