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彙豐銀行代表人葛德立麵前,胡雪岩故意與德國人到一旁去進行私下交談。葛德立見他們如此親密,擔心生意會被德國人搶去,就請寶玉幫忙,還馬上拿出一個名貴的瑞士手表送給寶玉,寶玉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滿口答應幫他的忙。這其實是她和胡雪岩事先設好的一個局。
胡雪岩貸款成功後,丁日昌自然很生氣,想要整寶玉,讓她出個牌局,然後就借機刁難。這件事情寶玉應承不了,就交給了胡雪岩,胡雪岩也知道這件事情因自己而起,就答應了下來,選擇了阜康錢莊為打牌地點,丁日昌受到了冷遇。
丁日昌回去之後越想越生氣,就派人去封寶玉的妓院,寶玉再次向胡雪岩求助,胡雪岩卻避而不見,讓她去找洋人幫忙。
胡雪岩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把是非利害都在心中過了一遍,意識到自己必須和寶玉保持距離。
此前寶玉在胡雪岩與商人的談判中發現胡雪岩在交易中也賺了不少銀子,就對他的“為國盡忠”產生了懷疑,覺得他其實也並不幹淨,就問他這筆外債到底賺了朝廷多少錢。胡雪岩敷衍說不賠就不錯了。但是寶玉不信,說她就圖個痛快,並且揚言:“我的痛快,就是讓你們不痛快。”
這次交談已經讓胡雪岩感到寶玉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對她產生了警惕心理。另一方麵,胡雪岩雖然不喜歡丁日昌,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必須要和他打交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也就不願意再插手這件事情了。
在胡雪岩看來,他和寶玉是因為利益上的需要而走在一起的,寶玉確實為他的事情盡了力,但是他們之間交情並不深,也已經為了這件事情幫助她擋了丁日昌一次,而且他認為寶玉可以借助洋人的力量來求得自保,所以就不想把自己拖累進去。看似有些絕情絕義,但是與他作為商人追求更長遠的商業利益是一致的。
遭妒之人總有出眾之處
遭到人們嫉妒的多是能幹之人。
——胡氏警訓
鶴立雞群者,誹譽交加。讚揚他的人當然是覺得他才能出眾,令人敬佩,但是也會有人因為他打破了大家勢均力敵的平衡而心懷嫉妒。受妒之人就此處於冷熱交替之中。實際上,如果是一個無名之輩,那麼,就連被人非議的資格都沒有了。但既然自己有過人的才學,也就不需要因為怕會受到他人的誹謗或者嫉妒而不去提升自己,那些害怕打破清一色的勢力相當而不去努力超脫的人才是平庸之輩。
胡雪岩在贏得左宗棠的信任之後,得到了采購軍糧的重任,自然也引到了很多人的嫉妒,很多對胡雪岩進行中傷的流言開始廣為傳播。左宗棠的手下楊昌浚聽聞後,就向左宗棠彙報,說胡雪岩的腦袋裏可能全是詭計。
左宗棠不為所動,他說,如果胡雪岩自己心中沒有拿定主意的話,是不敢越權放賬的,更不敢冒死來獻糧食。
楊昌浚接著說,有人說那批糧食原來是打算運到杭州城裏接濟太平軍的。
但是,左宗棠很有容人之量,說老百姓在官府和太平軍之間左右為難也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
楊昌浚最後隻能含糊地說,無商不奸,請左大人提防。
左宗棠很坦然,認為隻要自己沒有利用胡雪岩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讓他一個商人賺些錢不也是應該的嗎?
左宗棠也知道有很多人對胡雪岩虎視眈眈,看不慣胡雪岩這麼快就得到重用,但是他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胡雪岩是值得他信任的,而那些人的嫉妒反而證明了胡雪岩能力的出眾。
胡雪岩早在開創自己的事業之前就已經是身邊人排擠的對象了。他在信和錢莊私自把錢借給王有齡時,老板雖然對他的行為很氣惱,但是意識到他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才,就不想將他趕走。但是其他夥計早就對胡雪岩才能出眾和快速擢升耿耿於懷,此時見有機會將他趕走,自然不會放過。他們對老板說如果這種行為還不足以趕出錢莊的話,恐怕會留下後患,如果其他夥計也爭相效仿該怎麼辦?老板不願引起眾怒,就將胡雪岩趕出了錢莊。
胡雪岩說,遭到人們嫉妒的多是能幹之人。就是借此說明當麵對別人嫉妒的時候,可以以此安慰自己無須太過氣餒或者不快,因為或許這恰恰證明了自己的出眾。同樣,在招攬人才的時候,也要格外注意那些遭人非議卻有真才實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