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用火攻,必須根據這五種火攻的變化以決定適應的辦法。從敵營內部放火,就要及時派兵從外部接應;放火以後,敵軍仍然保持安靜的,敵人可能已經防備。應持等待一下,不要急於進攻。盡量加強火勢,再看情況,可以進攻就進攻,不可以進攻就停止;火可從外麵放,這時就不必等待內應,可按時機從外麵去放火;從上風放火,不要從下風進攻;白天風刮久了,夜晚就有可能停止。軍隊必須知道這五種火攻的變化,要采用預測哪天起風的方法,觀察氣象的變化,遵守它來放火,並用以防守敵人放火焚燒我軍。
用火輔助軍隊進攻,效果明顯;用水輔助軍隊進攻,可以使攻勢加強。水可以阻隔敵人的糧道和救援,但不能直接削弱敵軍實力。
凡打了勝仗,奪取了土地城邑,而不能鞏固戰果的,則很危險,這叫勞而無功的“費留”。所以說,英明的國君要慎重地考慮攻戰之事,賢良的將領應該認真地決定軍事行動,不是有利就要采取軍事行動,沒有必勝的把握就不要用兵,不是受危迫不要開戰。國君不可因一時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氣憤就挑動敵人來戰。符合國家利益才用兵,不符合國家利益就停止;憤怒可以恢複為歡喜,氣憤可以恢複為愉快,國家滅亡了就不能複存,人死了也不可能再生。因此,對於戰爭,英明的國君要慎重這件事,賢良的將領要警惕這件事,這是安定國家和保全軍隊的重要原則!
[評析]
本篇的要旨為:戰爭本以速戰速決為主。作戰時,如果僅憑戰士的肉搏血戰,或運用舊式笨重武器,不但不能速戰速決,反而浪費時間。所以,孫子提出以火攻促戰,係統闡述了火攻的分類、條件及方法。
《用間篇》第十三
[譯文]
孫子說:凡是興兵十萬,出征千裏,百姓的耗費,國家的開支,每天要花費千金;全國內外動亂不安,百姓、兵士疲憊地奔波於道路,不能從事正常耕作的有七十萬家。雙方相持了幾年,是為了一朝決勝,如果吝嗇爵祿和金銀,不重用間諜,以致不能了解敵情而失敗,那就是最不仁慈的人,就不配為軍隊的統領,不配為國君的輔佐,也就不是勝利的主宰。
英明的國君、賢良的領將,之所以發動戰爭就能戰勝敵人,戰功超出於眾人的,就因為他們事先了解敵情。要事先了解敵情,不可用祈求鬼神的方法取得,不可用相似的事情去類比推測,也不可用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數去驗證,必須從知道敵情的人彙報中去取得。
間諜有五種: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這五種間諜都使用起來,遇事就可以先知,而使敵人不知我用間的規律,這乃是使用間諜神奇的道理,是國君勝敵的法寶。所謂鄉間,是因敵方熟悉鄉土情況的人而用它;所謂內間,是因敵方熟悉敵情內幕的人而用它;所謂反間,是因敵方的間諜,誘使替我們效力而用它;所謂死間,就是製造假情報,並通過潛入敵營的我方間諜傳給敵人;所謂生間,就是能親自回來報告敵情的人。
說到間諜在全軍將士裏,論關係,最親信;論賞賜,最優厚;論任務,最秘密。不是聰明睿智的人不能任用間諜;不是仁慈慷慨的人,不能指使間諜;不是用心微妙的人,不能取得間諜的真實情報。微妙啊,微妙!無時無處不可以使用間諜。用間的事情還沒實施,如果有人先聽得這項機密,那麼對不能保密的人和從他那裏聽到這項機密的人,都要處死。
凡是要攻打敵方軍隊,要奪取敵方城邑,要刺殺敵方官員,必須先探悉敵方守城的將領和他的左右親信、掌管傳達的官員、守門官吏和門客幕僚的姓名,指令我方間諜一定要偵察清楚。
一定要查出敵方派來的間諜,從而重金收買他,優禮款待他,並對他多方開導,耐心說服,誘導其為我所用,使其畏威懷惠,樂於為我方效力。然後交代任務,放他回去,反間就可以為我所用了。通過反間了解敵情,就能從敵方找到恰當人選,鄉間、內間就可得到使用了。由此而了解情況,就能使死間傳假情報給敵人;由此而了解情況,就可以使生間如期回報敵情。五種間諜進行的事國君必須知道。可是,要知道五種間諜應當怎樣活動,必須憑借反間,所以對待反間不可不特別優厚。
從前殷朝的興起,在於伊摯曾經在夏為間,了解夏朝內情;周朝的興起,在於薑子牙在商朝搜集情報。因此,英明的國君,賢良的將領,能任用高度智慧的人做間諜,必然能成大功。這是用兵的絕招,整個軍隊都要依靠間諜提供的敵情來決定軍事行動。
[評析]
本篇意在講明戰爭一事,計劃和用間貫徹始終,而且互為關聯。論述了用間諜進行戰略偵察的重要性,以及間諜的種類和使用方法。
[應用]
衢地必爭——把握成事的關鍵(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