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老子右手孫子
左手老子右手孫子(事例一)
寇祖軻從一名廠長,到下崗人員,最後成為“包子大王”,可以想象得到他人生之路的曲折與不凡。
曾經身為廠長的寇祖軻不幸跟隨“下崗”大潮淪為下崗人員。可想而知,廠長下崗,應該比工人下崗所遭受的打擊要大。
不過,寇祖軻的“陣痛”很快就過去了,他想通了。“與其在廠裏不死不活地混,不如另辟蹊徑,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來。”
這就是老子的“寵辱不驚”——臨危不亂,所以,寇祖軻日後成就了大事業。
寇祖軻會開車,於是他馬上找了個開出租車的活。從“廠長”到開出租車的“的哥”,說實話,落差挺大的。以前是管理一個大廠的人,現在是為形形色色的人開車。不過,寇祖軻不這麼去想,他這樣安慰自己:不錯,工資比當廠長還高!
這就是老子的“知足不辱”——不輕視自己就有希望。如果寇祖軻為了麵子,不肯去開出租車,那麼,別說日後的發展,就連生存都成問題。所以說,無論遇到何種情況,不輕視自己,就有希望。
開了一段時間的出租車,正當中年的寇祖軻,認為自己不能滿足於此,一生就這麼度過。他覺得自己該找機會幹點大事。於是,他一邊開著車,一邊尋找著新的發展機會。
這就是老子的“哀兵必勝”——不自滿才能進步。如果寇祖軻滿足於開出租車,那麼,就不會有幹起大事業的寇祖軻了。
機會是為有心人準備的,寇祖軻通過中央電視台的《經濟半小時》節目得知,杭州有一家包子鋪,顧客天天排長隊買包子,生意火爆且長久不衰!
寇祖軻一下子振奮起來,“就是它了!我所尋找的就是它了!我要當北方的包子大王!”因為他能預想得到,隻要掌握了這項技術,就可發展為大事業。
這就是孫子的“察微知著”——以細微處察知局勢。通過一條電視信息,就能找到、把握住機會,並準確地預知可能的發展局勢,當然是“察微知著”了。
他立刻通過各種方法籌集了幾萬塊錢直奔杭州。成功來得不是那麼容易的,“取經”的過程十分艱苦:盛夏7月,將近40℃的高溫,室內火爐、蒸汽、潮濕,簡直是讓人喘不過氣來。多虧寇祖軻能吃苦,總算熬過來了。回到家鄉後,寇祖軻立即創辦了沈陽長樂飲食有限公司,自任總經理。
這就是老子的“曲則全”——能屈才能伸。不能忍受創業之苦,就品嚐不到成功的喜悅。
寇祖軻的長樂飲食有限公司憑著杭州包子,一舉成功。不久,在包子鋪的門前,就排起了購買包子的長隊。店裏不得不規定每人每次限購20個。
到1998年年底,寇祖軻還清了當初籌集的24萬元借款,並先後安排下崗職工260多人。寇祖軻的事業幹大了,他被沈陽市政府評為“再就業明星”。
左手老子右手孫子(事例二)
張驥從一名普通員工,再到無業人員,再到美國Micron公司的中國北京代表處的首席代表、中國區總經理,可見其為人心智不凡。
張驥清華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電腦行業工作,他所任職的公司在證券領域賣NetFrame超級服務器。後來,美國的Micron公司收購了NetFrame公司,張驥所在公司的銷售代表資格也就被取消了。
如此一來,張驥所在公司就散夥了,連總經理都走了。可是,有心的張驥卻要堅持到最後看看結果。
後來,美國Micron公司的人來北京考察,張驥自報奮勇地以個人身份為他們當翻譯。
這就是孫子的“戰道必勝,君令不受”——該出頭時就出頭。沒有此時的及時出頭,贏得對方的信任、建立起關係,就不會有以後的進一步合作。
通過當翻譯,張驥有意去了解Micron公司的諸多情況。白天當翻譯,晚上入睡前,他就仔細研究Micron公司的產品,市場開發情況及近兩年的年度報告。
這就是孫子的“知己知彼”——了解充分才能得勝。充分的了解為日後馬驥被任命為該公司的中國北京地區總經理打下了基礎。
一天,馬驥突然被通知去美國Micron公司參加會議。至於開什麼會,和什麼人開會,他一無所知。他不管這些,拎著筆記本電腦就上了飛機。在飛機上,他仔細地閱讀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並做出了Micron公司在中國兩年內的發展計劃。
此為孫子的“恃吾有以待也”——準備充分最有利。這種準備又增加了馬驥的勝算。
在會議室,張驥看到,會場上有歐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的分公司總經理——原來這是公司海外市場高級經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