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逐漸由以土牆和土墩台為主要承重部分的土木混合結構向全木構發展;磚石結構有長足的進步,可建高數十米的塔;建築風格由前引的古拙、強直、端莊、嚴肅、以直線為主的漢風。
周湯當然知道古代對建築的不同叫法,絕不雷同,三國建築物也差不多。皇帝睡覺地方叫宮,受理朝政或神廟叫殿。大官貴族住的叫府。高級官員叫邸。百姓住的房子叫室或宅。其它還有廂、宇、院、牌坊、闕、塔、刹、寺、廟、祠、觀、庵、陵、城、堡、亭、壇、樓、榭、閣、廊、軒。
經過大幅建造,長安城宮殿,官邸,民宅,集市,都有規模。
在荊州從周洋那裏又傳來喜訊,通過雜交方式,培育出生長優良的糧食物種,水稻、大麥等產量提高,充足當地糧庫及日常使用。這一切皆是在府衙推動下,強製完成,最終得到當地農民認可。同時,又對戰馬也進行一定雜交,培育出較優良的好馬快馬,強化軍隊攻擊力。
還有一個不好消息,火藥技術在被傳到魏國、東吳後,亦開始推廣到軍隊,神威大炮、手雷的優勢正不斷消弱,而周洋在鳥銃的小型化,方便化上,進步受製於冶煉技術。三國金屬提煉技術落後是原因,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才是製約無法讓三國火藥與槍枝技術達到明代水平的根本。
周洋經過琢磨,終於悟出新的門道。炒鋼,即生鐵變熟鐵在西漢後期得到發展,到三國百煉鋼技藝相當成熟,周洋把宋代的灌鋼技術進行普及,武器得到硬度與柔軟度提高外,神威大炮也越來越小型化,炮彈也變小而威力不減。汲此也為鳥銃的小型化,準備充足條件,子彈的鉛彈,經過一定提煉,也得到大量采用。
呆在宮中的周湯開始把目光轉到吃,他想吃遍皇家菜,才知道不是傳說的八大碗,全是陝西菜。
不過,他還是喜歡吃羊肉,陝西羊不是最好,還是內蒙羊肉好,想起呼倫貝爾,他又開始發愁,現在卻被匈奴單於占領,總有一天會把匈奴趕走,抓幾隻羊,放在宮裏吃膩為止。
朝政的事,也是這個過程,坐在那高大豪華椅上,見文武群臣,三拜九叩,那個虛榮心啊,就是美。不過,新鮮好奇過後,架不住天天,天天,天天。
他開始請假,裝病,但這總不是常事,最主要那些朝臣喜歡嚼舌根,當麵不說,背後議論,說整天不理朝政,荒廢於後宮的皇帝,遲早會亡國。
此刻,周湯終於有種趕鴨子上架,又不想被人說成壞皇帝,又不想當那嘔心瀝血的短命皇帝,養生重要,他還想多活兩年,把這皇位多坐幾年。
最後,太監劉總管,給出一個主意,讓腦袋好使的太監先檢閱,等皇帝有空,把緊要的幾張奏折讀給周湯聽,不累又輕閑。周湯心裏就是罵,臭太監,又想謀朝篡位啊!後來又想,算了,目前先這麼對付吧。
終於閑下來,身邊被一群花枝招展的宮女妃子包圍,周湯自然樂此不疲,逍遙自得,終於體會到,三國私家妓院的好處,尤其是皇宮,都是精挑細選的世家女孩或他國臣子的閨女,飽讀聖賢書,聰敏可愛。沒當皇帝不知道,那些朝臣為了升職加官,把自己女兒送入宮,絕對下血本,一點不顧親情。
宮內女子,主要三個渠道。一多靠戰爭中掠奪女子,籍沒罪臣妻妾、女兒入宮;二是秦宓要求恢複民間采選(選秀女),即每年農曆八月,朝廷派遣專人領著精通相術的人員,一起到各地鄉間,閱視良家童女。挑選的標準是,年齡在十三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姿色秀麗、容貌端莊,麵相符合相法“吉利”的女子。選中者當即坐上車,載入後宮,然後再從中擇優,讓皇帝“登禦”。凡有幸受到皇帝恩寵,就有可能立為妃嬪。由於八月初是朝廷向農民征收算賦之日,故稱其製為“算人”。采選以容貌端莊秀麗,身材苗條頎長,肌膚潔白細嫩為特征;最後就是極個別官員直接推薦,哪位官員家裏的女兒養在深閨,自己想飛黃騰達,最好的捷徑就是送宮裏,當皇帝的枕邊人,吹枕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