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國外有遠見的企業家從勞資矛盾中悟出了“愛員工,企業才會被員工所愛”的道理,因而采取軟管理辦法,對員工進行感情投資。法國企業界有句名言:“愛你的員工吧,他會百倍地愛你的企業。”美國惠普公司創立人惠利特說:“惠普公司的傳統是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尊重員工。”該公司以定期舉行“啤酒聯歡會”的方式來維係員工的感情,增強“家庭感”。聯歡會上,全體員工可以暢懷痛飲,一醉方休。豪飲中穿插各種節目,唱公司的歌,公布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領導人頻頻舉杯,大張旗鼓地表彰每一位值得表彰的員工。員工們無所不談,盡興盡情,增進了情感,激發起更加努力工作的熱情。

日本一些企業家更是重視企業的“家庭氛圍”。他們聲稱要把企業辦成一個“大家庭”,注重員工的福利。當員工過生日、結婚、晉升、生子、喬遷、獲獎之際,都會受到企業領導人的特別祝賀,使員工感到企業就是自己的家,企業領導人就像自己的親人長輩。日本桑得利公司員工佐田剛進公司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公司總裁島井信治郎率領一些員工到殯儀館幫忙。喪禮結束後,總裁又叫了一輛出租車,親自送佐田和他的母親回家。佐田後來當上了主管,常對人提起這件事:“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為了老板,即使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可見孫子所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說得的確有道理。佐田為回報公司總裁的關愛奮力工作,成了桑得利公司的頂梁柱,對公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類似情況在中國企業也屢見不鮮。山東活塞廠廠長楊本貞平時關心職工生活,他提出要“視老年職工如父母,視青年職工如子女,視人才為廠寶”;要求幹部們“時時把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一次,廠裏有個職工下班時帶走一塑料桶柴油,被傳達室執勤人員發現,有關部門要按廠規處以罰款。當楊本貞知道這名職工因家中做飯有困難而偷拿柴油時,便親自出馬多方奔走,爭取來二百個液化氣罐指標,以相當優惠的價格賣給了急需的職工。一位女檢驗員因患血癌而住院治療,廠裏為她支付了幾萬元的治療費,如今她的病已大有好轉。一件件感人的事震撼著職工的心靈,大家隻有好好工作來報答廠領導的關懷。從1986年到1990年,該廠在產值、利稅、產品質量諸方麵,連續五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的最高水平,奪得了“五連冠”。

卡耐基說過,對別人好不是一種責任,它是一種享受,因為它能增進你的健康與快樂。你對別人好的時候,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時候。作為中西合璧、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企業管理者,李嘉誠對於古今中外的管理理論都有著深入的了解,而在他管理實踐的過程中,更推崇的一種管理理論是經營之道與做人之道的統一,縱觀世界知名企業的真正高水平的經營,做人之道與經營之道不僅是統一的,而且形成了良性循環,企業經營者重視做人之道,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唯利是圖,不講道德,追求短期收益,是社會機製尚未健全階段的短期現象。經營者講做人之道,不是向公眾施舍,企業人的形象和信譽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和寶貴財富。

知天知地,知彼知己

原典

故曰: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古句新解

所以說,了解敵人,了解自己,取勝才沒有危險;在此基礎上懂得天時,懂得地利,取勝才有完全把握。

自我品評

孫子指出,將帥如果隻是了解自己,或隻是了解對方,或隻是了解雙方而沒有了解地形,這都不夠,必須是知己、知彼、知天地,並且靈活變通地將這些要素綜合起來加以運用,這樣才是真正懂得用兵作戰的將帥,也才能獲得勝利。這就是說,作為影響戰爭的三個重要因素:人(己與彼)、天(天時)、地(地利),對一個優秀的軍事家而言,都應有全麵的了解,這樣才能確保戰爭的勝利。

孫子認為戰爭勝敗的關鍵取決於是否善於掌握“戰道”,也就是戰爭規律,而“戰道”就是指“知彼知己,知天知地”,要一切按規律辦事。諸葛亮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格外的“神通”,而是由於他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掌握了魏軍不擅長水戰的弱點,觀測了當時的天象和地形,才導演出了這麼精彩的一幕。如同他自己在與魯肅談體會時所說的: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陰陽,不看地圖,不明兵勢,那他便是一個庸才。

公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8月)唐高祖李淵任命秦王李世民率數萬大軍攻打薛仁杲。同年11月,薛軍率十萬餘人迎戰,唐軍堅守不出。雙方對峙兩個多月,薛仁杲糧草用盡,人心逐漸離散,李世民見時機成熟,遂令梁實率軍誘敵出擊,薛軍率精兵良將來攻,梁實據險不出,等到薛軍疲憊時,增派龐玉的軍隊在淺水原布陣牽製敵軍,而秦王李世民則親自率領唐軍主力衝進敵陣,薛軍大敗。

李淵建立唐王朝後,為統一江山,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發動了一係列戰爭。而秦王李世民就是這一係列戰爭的忠實指揮者,他在這場統一戰爭中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不愧為當時的“知兵者”。在攻打薛仁杲的過程中,李世民沒有死拚硬打,而是首先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然後把握有利戰機,主動出擊,最後一舉消滅了薛仁杲的大軍,為唐王朝的統一掃除了障礙。

同戰爭規律一樣,從事經營的公司主管要想知道市場能否獲勝,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實力,了解自己勝算的把握有多大,還要了解對手,了解對手的實力,了解對手取勝的把握有多大,這還不夠,還要把雙方的力量放在實際的市場空間中比較分析,從而了解到哪些條件對自己有利或不利,哪些條件對對方有利或不利。而一個企業能否做到知彼知己,關係到經商活動的成敗。而要做到知彼知己,就必須注意收集經濟信息,了解市場需求,掌握商業行情,摸透競爭或談判對手的意圖等。這是經商活動極為重要的策略。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對經營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因此,“知”的內容和方法必須符合現代信息社會的要求。不僅要知道本企業和同行的技術水平、生產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洞察經營的外部環境,以便正確判斷經營方向從而掌握經營主動權,及時搶占“製高點”。

日本精工手表在瑞士手表的競爭中,首先看到在未來10~20年內,市場上對於手表的需求量最大的將是準確而價廉物美的精工手表。於是放棄了在機械表上與瑞士手表的競爭,全身心投入開發石英電子表,從而在市場上占了上風,最終擊敗瑞士,登上世界鍾表“王位”。

又如:1968年,正當各國石油運輸商激烈爭奪石油市場時,挪威32歲的耶和生卻把他父親一年前購進的3條油船賣了。不少人都嘲笑他無知,笑他不懂得趁此機會狠賺一把,這種情況對耶和生來說,是意料之中的。一年前,父親剛去世時,耶和生從他父親手中接過一家小小的船運公司。這家公司隻有7艘船,這3艘油船是父親剛剛投資買進的。耶和生想到,積壓大筆資金購買價值昂貴的油輪,對他這樣小本經營的船運公司來說,風險十分巨大。他不能和大公司比,萬一在石油運輸方麵遇到危險,損失就不可想像。出於這種考慮,他退出運油競爭,賣掉油船,又購進7艘散裝船。他準備用這些散裝船從事鋼鐵和原材料的運輸。這些產品的運輸,相對來說風險較小。雖然其利潤比石油運輸要小很多,但風險小,相對穩定。於是,他與一些大企業簽訂了運輸鋼鐵和原材料的長期合同。

1973年,中東戰爭再次爆發。為了抵製歐美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持,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先後都提高了油價,中東石油運輸熱立刻冷卻下來。並且,阿拉斯加等地的石油開采在這時又取得了成功。運油路線縮短了,油船由原先的供不應求馬上變為供大於求。這一變化,使許多的石油運輸公司進退兩難,形勢迫使他們紛紛轉向經營其他門類。耶和生由於經營方向調整很早,不僅沒有受到這場風險的衝擊,相反在那些公司合同中使贏利穩步攀升,生意越來越旺。到20世紀90年代,耶和生公司已發展成了挪威最有生氣的航運公司之一,成為擁有90多艘船、120萬噸位的大型運輸船隊,還在世界各地擁有一批其他投資項目。

耶和生的成功就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礎上的。這種情況,在商戰中需要有超前的意識才能做到。

1994年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率70多位專家到中國考察,欲投資建立中新合作裕廊工業園區,經過半月的調研未果,準備回國時,途徑蘇州停留幾小時,聽到市長隨意的介紹,蘇州是具有2500多年的曆史古城,人文薈萃,教育發達,曆史上是中國狀元之鄉,如今是院士之鄉,享有高素質人才全國之首的美譽。當介紹到優越的地理位置時,天堂之美的讚譽,引起李光耀濃厚的興趣,決定推遲一天進行實地調研。

蘇州是距上海最近的開放城市,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交通便捷,其南北兩側分別有滬寧鐵路、三條公路及兩條水道;蘇州所轄的張家港、常熟和太倉港是內河連接東海的遠洋良港;有萬頃之稱的太湖,蘇州占有三分之二麵積,可稱得上魚米之鄉,物產豐富,生活富裕,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環境是接受上海龍頭經濟輻射的最佳位置,是發展現代工業的理想地區。

李光耀總理慧眼選中蘇州,經過中新雙方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於1994年2月26日在北京簽署中新兩國政府雙邊協議,決定在蘇州城東金雞湖地區,合作開發規劃麵積70平方公裏,具有世界水準的國際化、現代化工業園區。經過10年時間,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在引進外資、推動高科技工業發展、出口創彙、園區管理等方麵均取得可喜成績。

1982年2月底,墨西哥愛爾 基瓊火山猛烈爆發,持續了許多天,火山灰遮天蔽日,十分恐怖。史無前例的大量火山灰被噴向空中,將給世界氣候帶來什麼影響呢?這種影響又將怎樣製約世界糧食生產?美國人首先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一方麵,漂浮在空中的大量火山塵埃將大部分太陽輻射反射回去,使到達地球表麵的太陽輻射大為減少,這樣會使地球氣溫下降;另一方麵,空中火山灰顆粒又為降雨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世界氣候又會變得多雨。一部分地區雨量過多,另一部分地區就會幹旱。大雨和幹旱又會使熱能分布不均。這些現象綜合起來,將會得出一種結論世界範圍糧食的歉收將不可避免。所以,美國政府很快做出了減少三分之一耕地麵積的決定,試圖以此抬高糧食價格。

果然由於火山爆發,1983年世界各地糧食產量下降,美國成了惟一的糧食出口國,由於美國事先做出了減少三分之一耕地麵積的決策,結果物以稀為貴,糧食價格比以前上漲了近2倍。這不僅彌補了以前由於糧食積壓帶來的損失,使經濟在減產的情況下出現繁榮,而且還以糧食為資本牽製蘇聯,迫使蘇聯壓縮軍費開支,拿出巨額外彙購買糧食,保持了美國對蘇聯的軍事優勢。

一次普通的火山爆發事件,美國卻能敏銳地從中捕捉到相關信息,獲得巨大的主動權和效益。在現代的信息社會中,隻有掌握大量信息,捷足先登,方可在激烈的競爭中居於主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