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攻,在古代戰爭中是一種特殊而有效的進攻手段。孫子強調君主和將帥對戰爭要謹慎從事,做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對於那種缺乏政治目的和戰略目標而輕啟戰端的愚妄行為,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他著重指出,“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隻有“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才是真正的”安國全軍之道”。
火佐攻者明,水佐攻者強
原典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強。
古句新解
用火輔助進攻的,明顯地容易取勝;用水輔助進攻的,攻勢可以加強。
自我品評
《火攻篇》中,孫子介紹了用火燒毀敵方的營寨、積蓄、輜重、倉庫、糧食等五種形式,指出了火攻必須具備的條件:要看天時、要選擇有風的日子、要在上風頭、要用兵力配合,等等。最後孫子得出結論:借助火和水的力量,可以明顯地增加自己的力量,從而輕易地奪取戰爭的勝利。孫子指出,用火輔助進攻的,明顯地容易取勝;用水輔助進攻的,攻勢可以得到加強。戰爭中無論是使用火攻還是使用水攻,都是一種特殊的戰鬥形式。
戰爭是追求勝利的,隻要能打敗敵人,使用什麼樣的手段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所使用的手段應該在什麼樣的時機和場合下使用。孫子對此有清醒的認識,火攻必須有有利的天氣條件,火攻的目的是燒營寨、積蓄、輜重、倉庫、糧食,給敵方增加困難,擾亂敵人,乘機取勝。作為極其有效的戰爭手段,火攻和水攻時常被兵家使用。周瑜火燒赤壁,諸葛亮火燒新野,陸遜火燒連營,都是人們熟知的成功戰例。尤其是赤壁之戰,曹操二十萬大軍壓境,孫、劉幾萬人馬應對,完全處於劣勢,但孫、劉巧借東風,火燒赤壁,大敗曹軍等。
公元974年9月,宋太祖趙匡胤命令大將曹彬統率水軍進攻金陵的南唐政權。曹彬攻下銅陵、蕪湖等地後,直接來到南唐都城金陵。此時已是公元975年正月了。
曹彬揮師進至金陵城外圍,南唐的軍隊背靠金陵城擺下陣勢,旌旗獵獵,非常壯觀。特別是南唐的水軍,扼江而守,一道又一道的柵門,十分堅固,令宋軍不敢小覷。
當時正值初春,北風凜冽。曹彬與部將李漢瓊觀南唐的水寨,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當年周瑜火燒赤壁的典故來。李漢瓊歎道:“可惜沒有內應,不然,何不效周郎,來一次火燒金陵!”
曹彬道:“如今西北風猛烈,如用火攻,定可將南唐水軍所設的柵門燒毀。到那時,我們乘勢攻擊,南唐軍必然一片混亂,不怕金陵城不破!”
李漢瓊道:“言之有理!”於是,倆人進一步商定火攻的具體措施。李漢瓊命令士兵們割取河岸的蘆葦裝上船,又在蘆葦上澆上油料,將小船駛近柵門,點燃油料。頃刻之間,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大火頃刻之間將堅固的水柵門燒毀了,小船駛入南唐軍的水寨,火焰熊熊的小船迅速引燃了南唐軍的戰船,南唐水軍紛紛跳船逃生亂作一團。曹彬乘勢衝殺,一舉攻破南唐水寨,兵臨金陵城下,將金陵城團團包圍。
曹彬對金陵城圍而不攻,從春到冬,半年過去了,金陵城內連燒飯的柴草也沒有了。南唐國君李煜企圖與趙匡胤講和,趙匡胤一口拒絕了。這一年的11月,曹彬率領宋軍全力攻城,城內南唐軍士饑寒交迫,無力抵抗,固若金湯的金陵城終於被曹彬攻破,南唐政權至此滅亡。
曹彬巧得“火力”把堅固的金陵城攻下。因此在作戰,隻要具備“火攻”的條件,這時采取“火攻”戰術將收獲很大。
戰場上借助火的威力,可以增強自己的力量,從而奪取戰爭勝利:在現代經濟活動中借助一切的外力,亦能增強自己的力量,從而贏得勝利。
在現代商戰中,思維敏捷的商人們都是巧“借東風”的行家。
1992年3月,湖南常德舉辦了首屆桃花源遊園會、國際文化研討會,商品成交額達9.18億萬元,引進外資項目達57個,這是借“古”生財;巴西的貝利是一代“球王”,“貝利”成了著名商標,這是借“名”生財;溫州人通過海外華僑的商店出售自己的產品,這是借“地”生財……
世界著名的船王丹尼爾 洛維洛,從小就夢想著長大後當一名“船王”。不過這個夢想直到他40歲才實現。當時他連買一艘舊船的錢都沒有,為此,他想出了“借雞生蛋”的辦法,他巧妙地利用他為人可靠的信譽,從銀行裏貸了一筆錢,買了一條舊貨輪並把它改裝成油輪來出租,然後再利用它來借另一筆款,再買一條船,以此方法循環往複,他靠著借“船”而由窮小子變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船王。
派克筆,在世界書寫工具中素享盛譽,擁有派克筆,往往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派克公司也因生產高品質的派克筆而興旺發達。但人們對派克筆的輝煌曆史究竟知道多少呢?
1943年到1944年期間,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最艱難的階段,派克公司贈送給盟軍歐洲戰區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一支派克筆,這支鋼筆是派克公司特製的,其貴重之處在於其筆杆上鑲有象征艾森豪威爾四星上將軍銜的由純金製造的四顆金星,其主要目的在於讚揚艾森豪威爾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為人類和平做出的巨大貢獻。兩年後,盟軍終於在第二次大戰中獲得了徹底的勝利,艾森豪威爾將軍就用這支派克筆在納粹德國的投降書上簽字。
1962年,在人類首航宇宙獲得成功之後,美國太空人格林上校飛繞地球三周獲得又一次成功,為紀念這一對人類曆史具有重大意義的壯舉,派克公司又製作了一支特殊的派克筆贈送給格林上校,這支用太空材料製作成的鋼筆上刻有“美國進入太空紀念”字樣。
1972年,基辛格博士訪問中國,隨後美國總統尼克鬆也正式訪問中國,並贈送毛澤東主席一支派克鋼筆,這支筆的材料中含有“阿波羅”號宇宙飛船登陸月球後從月球上帶回的月球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