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老實做人,精明做事(1 / 2)

騙我一次是你的錯,騙我兩次是我的錯。

歐洲有一句諺語說,“騙我一次是你的錯,騙我兩次是我的錯”。做生意不能騙人,也不能被人騙。於是提出一個口號:老實做人,精明做事。“老實做人”指自身誠實,靠真功夫發展;“精明做事”就是小心謹慎,不被別人騙。

——摘自《萬達的企業文化》

背景分析

萬達集團的企業文化能夠達到現在的高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從1988年創立到1997年,這一時期萬達的核心理念是“老實做人,精明做事”,文化的重點是誠信經營。

如今再看這個口號,很多人會覺得很簡單,但在當時算得上是非常了不起和有魄力的。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房地產市場極度混亂,毫無章法可言,沒有土地出讓製度,銷售也不需要許可證,隻要有本事拿到地,就可以玩“空手道”——先賣期房,拿到錢後再建房子。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萬達集團的前身——西崗住宅開發公司成立後不久,總經理就遇到了經濟問題,公司負債好幾百萬,難以維係。當時的區政府提出,誰有本事把這家公司救活,把欠款還上,就把這個公司給誰。王健林當時正在西崗區政府當辦公室主任,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請纓,於1988年下海接管了這家公司。這也是王健林踏入房地產行業的第一步。

1989年上半年,公司第一次開發項目,開盤前王健林去銷售部檢查,銷售經理向王健林彙報說,主管副總經理之前交代,賣房時每套房子要多算點麵積。王健林很不解,問為什麼。回答是副總經理說現在市場就這樣,很多人都在加,我們還算加得少的,反正也不會有人管。王健林聽後一口回絕,立即製止,要求必須按照實際麵積老老實實地賣房子。在他看來多算麵積的做法就是欺騙。

雖然市場環境一片混亂,騙人的多,被人騙的也多,但企業本身還是要堅持誠信經營。王健林堅持:做生意不能騙人,也不能被人騙。因此他提出了一個口號:老實做人,精明做事。“老實做人”指的是要自身誠實,靠真功夫發展;“精明做事”指的是要小心謹慎,不被別人騙。

萬達從創立之初就一直秉承“老實做人,精明做事”的經營理念,企業經營者和員工都一以貫之,這也是萬達20幾年來始終走在行業前列,擔當風向標的主要原因。

拓展透析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在其著作《野蠻生長》中係統而形象地闡述了人及企業的“3個錢包”。馮侖認為,第一個錢包是現金或資產,第二個錢包是信用,第三個則是心理的錢包。這3種錢包的使用方法分別是:

第一個錢包是現金或資產。這些東西是物化的,可以看到的。比如在銀行存了100萬,還有100萬房產、100萬股票,是可以計算的錢包。多數人每天在算的就是這個錢包。

第二個錢包是信用,指的是別人口袋裏的錢你能支配多少。比如你給朋友打電話借100萬,結果下午錢就到賬了。雖然這個錢在法律上不屬於你,但你是能夠支配的,這種錢難以度量,它是抽象的、虛位的。在危急的時候,信用錢包富有的人則更容易渡過難關。

第三個是心理的錢包。有人花費了100萬,覺得挺少的,因為他總共有一個億;有人隻有10000塊,花了9999塊後,心想完了,要破產了。同樣一種花錢方式在不同情境、不同心態下,我們對錢的多少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在困難的時候,一塊錢也可能頂100萬;但是擁有一個億的時候,就覺得100萬似乎也不是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