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也稱“吃喜酒”,是婚禮期間答謝賓客舉辦的隆重筵席。如果說婚禮把整個婚嫁活動推向了高潮的話,那麼婚宴則是高潮的頂峰。
民間婚宴,禮儀繁瑣而講究,從入席到上菜,從菜品組成到進餐禮節,乃至席桌的布置,菜品的擺放等,各地都有一整套規矩。所以,作為婚慶公司,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所在地區的風俗習慣。
建國50年以來,我國的婚慶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50年代一張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紅寶書,80年代三轉一響,90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21世紀特色婚宴個性張揚。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我國人的生活由溫飽進入小康,結婚作為人生大事,其“請客”的形式也在不斷“升級換代”。
50~60年代——那時的婚宴特別簡樸,一般老百姓結婚就是發一點水果糖和花生給親友。領導結婚也不過是在食堂加兩個菜、包頓餃子。
70年代——“豪華婚車”是三輪,婚宴雖“俗”但親朋好友的祝福真摯。那時的婚禮主要內容是新娘點煙、當眾“啃”蘋果、親戚朋友一起鬧洞房。
80年代後期——出現了以親朋好友中普通話說得好的、能活躍氣氛的人擔當司儀的真正意義上的婚宴。
現如今——據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專業的婚宴酒樓往年火爆的景象漸漸開始消退,而星級賓館成為婚宴的新寵。一份調查顯示,90%以上的都市年輕人都有舉辦婚禮的打算,但他們期盼擁有真正自我的婚禮。環境優美的四五星級酒店具備良好的場地條件,成了新人們的首選。千元以上一桌的婚宴已不是稀罕的事了。
婚宴被請進了高雅的地方,婚禮的品位也有了提高。現在連策劃、組織都得由專業的婚慶公司負責,根據新人的特點策劃各種活動,既讓客人玩得盡興,又給新人以美好的記憶。為了開辟市場,婚慶公司開始和酒店聯手,共同引領婚慶消費。據了解,當前個性化婚宴已成為拉動婚姻消費的主力。應新人的要求,婚慶公司已經設計了不少特色婚禮,有熱鬧喜慶的轎子婚禮,有到郊外山清水秀的度假村舉辦的綠色婚禮,還有在歐式庭院進行的室外自助餐婚禮,到郊外舉行一個隆重的儀式,種下結婚紀念樹也是一種受歡迎的形式。
(1)傳統婚俗的喜宴 在傳統婚禮進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經張燈結彩,拜堂之後,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來。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賀客。如在賓館、酒家宴賓,則夫妻雙方都得出去會見賓客並向賓客敬酒。喜筵要按來客的尊卑長幼排定座位,稱之為“請客”。排座位的原則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長幼和身份、地位從高到低排列座次。座位排定後,儐相宣布奏樂鳴炮開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說幾句表示感謝的話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