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的小朋友不合群怎麼辦?
每天下午,小朋友來小飯桌做完作業以後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比如看書、下棋、玩玩具等,而有的小朋友可能什麼也不想做,在一旁傻傻地坐著。遇到這種情況,你要注意給予必要的關心。你可以問他為什麼會一個人待在這裏,為什麼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你可以主動把他介紹給其他小朋友,希望其他小朋友能夠善待他,主動和他交流。這個小朋友剛開始或許會不太習慣,但你可以放心,用不了多久,問題就會解決的。
2.小朋友偷東西怎麼辦?
如果小朋友偷的是你家裏的東西,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他想玩,可以對你講,你一定會同意他的請求,但是不經允許就拿,這是不好的行為。當然千萬不要把“偷”這個字說出來,因為小學生已經懂得了這個字的含義,你如果這樣講,他就會感到這是莫大的恥辱,好像犯了天大的錯誤。其他小朋友看到以後會立刻給予嘲諷,稱其“小偷”,並且會將此事作為新聞廣為傳播,如此給這個小朋友帶來的負麵影響將是巨大的。
你最好悄悄地處理此事,不作任何宣揚。如果小朋友偷的是其他小朋友的東西,這樣可能帶來更大麻煩,兩人會因此引發矛盾。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對被偷的小朋友講,那個小朋友隻是好奇,想看一看,玩一玩而已,並沒有據為己有的意思,這隻是一個誤會而已,我們應該大方一點,主動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要告誡偷東西的小朋友,以後不可以這樣做。
3.小朋友偏食怎麼辦?
在小飯桌你可能遇到有的小朋友偏食,你做的有些菜他是不吃的,一方麵造成了浪費,另一方麵也會帶來負麵影響,其他小朋友也跟著不吃了,所以你首先對小朋友偏食有所了解。
小朋友偏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①想吃啥就給啥:對孩子的飲食要求,家長總是有求必應,從而使孩子的口味越來越高,專挑自己喜歡的好吃的東西吃。
②零食不離口:五花八門的零食對孩子極具誘惑力,如果養成常吃零食的習慣,則會導致胃腸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腸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終可能引起消化功能減弱,食欲下降。
③父母“包辦”喂食:孩子1歲左右時,父母就應該培養他自己動手吃飯的習慣,但有的孩子四五歲了,大人還堅持喂他,以至影響孩子對吃飯的興趣。
④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是許多孩子的“通病”,電視中精彩的畫麵分散了孩子的食欲,正餐時未吃飽,孩子易靠零食來補充。
⑤未把握飲食時間:孩子剛睡醒,或剛做完遊戲,就讓孩子吃飯,準備工作不充分,消化液分泌不足,會影響孩子的消化功能,容易造成偏食。
⑥食物單調:年輕父母掌勺的小家庭習慣常做一種飯菜,或者孩子愛吃什麼,就總給孩子做什麼,吃膩了,偏食也就形成了。
⑦父母偏食:有的父母本身有偏食習慣,在飲食上挑三揀四,在孩子麵前常說這不好吃,那也難吃,這就可能影響到孩子學大人的樣。
⑧烹調的菜肴不可口:盡管買了許多好東西,但是父母烹飪技術不過關,做得沒有滋味或缺乏變化,孩子不愛吃,不感興趣。
⑨餐桌氣氛不良:父母關係不和,常在餐桌上爭執,孩子吃飯時會精神緊張,導致沒有食欲,也會誘發偏食。
針對偏食的小朋友,作為小飯桌的主人,你要知道,偏食的原因是心理和家庭環境等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小孩有身體疾病,所以對偏食的矯治主要是心理治療,但也需要行為矯治。比如你首先應允許孩子有選擇食物的權利,盡量避免引起其逆反心理,同時改變一下烹調方法,將孩子不喜歡的食物變著花樣做,讓孩子逐漸喜歡,在不知不覺中改掉偏食的不良習慣。心理治療包括:一是榜樣示範法。盡量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進餐,並及時表揚不偏食的孩子,將他們作為榜樣,通過模仿和孩子的競爭心理,改善偏食的習慣。還有就是你在小孩麵前不能流露出自己偏食的習慣,給孩子做榜樣示範;二是表揚獎勵法。小飯桌主人要事先了解孩子喜歡什麼東西或活動(如看電視、到外麵玩等),對於可能用來獎勵的方法要心中有數。告訴小孩,吃完飯菜(其中有小孩不愛吃的食物),可以得到什麼獎勵。一旦發現小孩表現出不偏食的行為時,即給予精神及物質的獎勵,這樣經過連續多次重複強化後,就會逐漸改掉偏食的習慣;三是循序漸進法。在小孩喜歡的食物中逐漸加入不喜歡吃的食物,讓其慢慢適應不喜歡吃的食物味道,逐漸增加種類和數量;四是認知改變法。小飯桌主人了解孩子偏食存在的一些什麼樣的錯誤認識,幫助孩子分析哪些是錯誤的認識,多給孩子講講關於偏食的不良後果,讓孩子產生克服偏食習慣的願望。
4.小朋友因愛吃零食,不肯吃飯怎麼辦?
你可能遇到一些孩子整頓飯不想吃,總愛吃零食,長期下去一方麵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麵也會影響其他小朋友,因為小朋友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那麼你就要對這種現象有所認識。造成兒童吃零食的原因主要有下麵兩點:
①有的家長過分嬌慣孩子,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孩子要吃什麼,就買什麼,走著也吃,站著也吃,久而久之,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
②有一些家庭飲食沒有規律,吃飯時間或早或晚,不能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有時做飯晚了,又怕孩子餓著,就給孩子吃餅幹、糕點之類零食,使孩子的胃腸負擔加重,消化係統的功能紊亂而降低食欲,到吃飯的時候就吃不香了。孩子吃零食是一種不衛生的壞習慣,要引起家長及小飯桌主人的注意,要花大力氣改變孩子吃零食的習慣。
矯正的方法有以下幾點:
①曉之以理。你可以結合具體事例,通過多種途徑教育小學生不要吃零食,講清吃零食對人體健康發育的危害,讓小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吃零食的壞處。
②定時飲食。及時給小朋友準備好飯菜,小朋友一到小飯桌就可以用餐,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想吃零食了。並且希望家長能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製度,讓孩子按時進餐,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每當接近吃飯時,他們就會出現饑餓感,產生條件反射,消化器官隨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時蠕動,這樣就會使孩子吃飯香甜,有利於食物消化和吸收。因此可以說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一種教育手段,它不僅有利於小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組織性、紀律性以及其他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