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誇人不需要花本錢——讚美他人的口才技巧(2 / 3)

12.讚美的火候把握好

“美酒飲到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讚美也是一樣,合乎時宜的讚美就是指讚美的時候要見機行事,真正做到恰到好處。

有這樣一個笑話:

有兩個朋友相遇,一個對另外一個說:

“你看,我昨天在公園看見一個金發女郎,他正在遛狗。我走近她,搭訕說:你有一條多麼了不起的狗啊,我幾年來一直想要有一條這樣的狗!”

“後來呢?”

“她把那條普通的狗留給我就走了。可是我喜歡的是她呀!”

“嘿嘿,你要學會向女人獻殷勤,因為這對於我們的成功十分重要哦!

上麵的那位先生做到了見機行事,卻沒有把握住讚美的火候,讓美女誤解了他的意思,使得自己和愛情失之交臂。

有位小夥子去拜訪一位台幹,聊了幾句之後,氣氛還是比較冷。小夥子有心想讚美一下這位台幹,於是他說到:“王廠長,從剛才跟您簡短的對話中,我覺得您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我想做您的下屬一定非常幸福,因為能跟您學到很多東西。我要是能跟著您,不要錢我都幹。”

他說完後,那位台幹馬上說:好啊!我還真缺一個助理,你明天就到我公司去報到,工資雖然沒有,但我給你包吃包住。搞得這位夥伴很尷尬,抓了抓頭,幹笑幾聲,不知如何答話了。氣氛不但沒有從秋天變成夏天,反而轉向冬天了。

讚美要適度,才能繼續談話。這位小夥子本來是想活躍氣氛,深入談話的,前麵幾句說得挺好,比較真誠、也很具體,也是發自內心,但由於過分誇張,最後一句話就顯得比較假,顯得虛偽,反而適得其反。稍上年紀的男士,他們一般喜歡別人稱讚他的努力過程、社會地位以及個人成就等,遇到這類人你可以說:“不知道哪天我可以像您一樣這麼有成就”“能不能向你請教一下,您是怎樣才有今天的成就的”,等等。

采礦工人在大年夜堅守崗位,僅一個大夜班采了二百六十噸礦石。雖與平常非節日的大夜班產量相比不相上下,但在大年夜能采出那麼多的礦石,說明職工們工作熱情高漲,放棄了在大年夜與家人團圓的大好日子而辛勤工作,也確實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是值得領導表揚的。

可是,有個礦業公司經理為表彰工人們的成績,提高其他崗位工人的積極性,便張貼了一張《喜報》,上麵寫道:“昨晚,采礦工人以礦為家,發揚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大夜班出礦三百二十噸,創我公司大夜班出礦曆史最高紀錄。”

像這樣的浮誇,隻會造成被表揚者產生盲目自滿情緒,誤以為自己真有誇大的那麼好,也會造成人們的逆反心理。另外,此種浮誇還容易助長人們不務實、圖虛名的不良風氣。

恰如其分的讚美才是真正的讚美。讚美時使用過多的華麗辭藻,對別人進行空洞的吹捧和過度的恭維隻會使對方感到不舒服,甚至厭惡、反感,其結果適得其反。

要想使讚美真正起到作用,還得在讚美時注意做到恰到好處、大方得體。人都愛聽好話,但是每個人願意接受的讚美語言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恰到好處,是難以起到改善關係,促進溝通的作用的。

當代作家畢淑敏所講述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一位中國女士到北歐的一個國家去做訪問學者,周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一進屋,問候之後,看到了教授五歲的小女兒。這孩子滿頭金發,極其美麗。這位女士送給她中國禮物,小女孩很有禮貌地微笑道謝。女士情不自禁地撫摸著小女孩的頭發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可是,這位女士的讚美卻沒有得到教授的首肯。等女兒退走之後,教授嚴肅地對她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女士非常吃驚。教授於是向她解釋: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的,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沒有什麼關係。可你誇獎了她。孩子很小,不會分辨,由此她就會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一旦認為天生的美麗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她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這就進入了誤區。此外,你還未經她的允許,就撫摸她的頭,這會使她以為一個陌生人可以隨意撫摸她的身體而可以不經她的同意,這也是不良引導。不過你也不要這樣沮喪,你還有機會可以彌補。有一點,你是可以誇獎她的,這就是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教授這樣結束了她的解釋。

這是一個典型的在“讚美”方麵有關中西文化衝突的例子。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看著孩子如天使般的成長,我們便忍不住要感謝上蒼的賜予,忍不住要將諸多美好的言辭加之於孩子本身。對孩子的讚美不是沒有原則的。這一原則的核心秘密就是:讚美孩子的時候,應該隻讚美他的努力和成就,不應該讚美他的品格。而即使是努力和成就,讚美也要盡量具體。因為讚美得越具體,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為,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

讚美的話無須過多。讚美雖好,但用得過多也會如吃多了肥肉一樣讓人膩煩。有些人時刻將讚美之詞掛在嘴邊,看到誰都要讚美一番,讚美時都要說上一大堆。殊不知,時間長了,別人就會覺得你的讚美像雞肋,食之無味,甚至如同嚼蠟,你再讚美別人也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讚美的話無須多,精妙的讚美隻一句就夠了。

當然,讚美要適宜,並不是不鼓勵讚美,而是該讚美時,要毫不吝嗇地讚美;不該讚美時,要適可而止。

13.讚美別人得意的事

在讚美別人時,我們最好能知道對方的光榮史,主動投其所好,對這些得意之事加以讚美,這樣很快便會引起對方對你的好感,使對方產生“相見恨晚”之感,打開對方的話匣子後,再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話題,這就是一次成功的溝通。

一次,一個童子軍要參加歐洲的童子軍大會操,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茄立甫是當時美國童子軍的負責人,為此他去找一家公司的經理尋求幫助。

這位經理是大富豪,茄立甫聽說他曾簽過一張百萬美元的支票,在那時百萬美元支票實是一個天文數字。雖然後來因故作廢了,不過他仍因此感到自豪,於是把那張作廢的支票裝入鏡框,懸在壁上。茄立甫聽說之後.立刻從這件事中抓住了這位經理的心理,他認為就這張支票做一下文章一定大有益處。於是剛一見麵,他便提出要觀賞經理引以為傲的支票,並且稱自己還是第一次見到數目這麼大的支票,而且感到非常驕傲,並對這位經理的氣魄大加讚美。經理聽他這樣一說,果然很得意,立刻拿出來給他看。茄立甫連稱自己榮幸,還問了許多關於這張支票的話題,但是對自己的來意隻字未提。最後,那位經理先問起了他,茄立甫這才接過話頭,詳細地表明了來意。

令茄立甫吃驚的是,那位經理競一口應允了,立即簽了一張支票,數目足夠童子軍在歐洲住上一個星期,另外還寫了好幾封介紹信,使他們在歐洲得到了許多人的照顧。

茄立甫在約見經理前,事先了解了經理的興趣。知道那張支票便是他最得意的事,於是他恰當地迎合了他的心理,在支票上對經理大加讚美,從而取得了巨大的收獲。在生活中,很多人十分關注自己最在意的事情,每當向別人談論起和自己相關的話題就興致勃勃,如果你在對這些事進行讚美,那你的目的很快就能得到實現。

喬治?伊斯曼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商人之一,他發明了感光膠卷,從而使世界上出現電影成為可能。當然,這也為他積累了一筆高達1億美元的財產。

在曼徹斯特,伊斯曼建造了一所伊斯曼音樂學校,他還蓋了一個著名戲院,以紀念自己的母親。當時,紐約高級座椅公司的總裁亞當斯想得到這兩幢大樓的座椅訂貨生意。於是,他與負責大樓工程的建築師通了電話,約定拜見伊斯曼先生。

會見伊斯曼之前,那位好心的建築師向亞當斯提出忠告:“雖然你很想爭取到這筆生意,但我還是要告訴你,要是你占用的時間超過5分鍾,那你不會再有一點希望,他是說到做到的,他很忙,因此,你得抓緊時間把事情講完。”

進入伊斯曼的辦公室時,亞當斯看到,伊斯曼正伏案處理一堆文件。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起頭來,說道:“早上好!先生,有事嗎?”

建築師為他們彼此作了引見,然後,亞當斯滿臉誠懇地說:“伊斯曼先生,在恭候您的時候,我一直很羨慕您的辦公室,假如我能有這樣一間辦公室,那麼即使工作辛苦一點我也不會在乎的。我從事的業務是房子內部的木建工作,但我之前還沒有見過比這更漂亮的辦公室呢。”

伊斯曼回答說:“您提醒我記起了一樣差點兒已經遺忘的東西,這間辦公室很漂亮,是吧?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對它也是極為欣賞。可如今,我每來這兒時總是盤算著許多別的事情,有時候甚至一連幾個星期都顧不上好好看看這個房間一眼。”

亞當斯走過去,像撫摸一件心愛之物那樣,用手來回撫摸著一塊鑲板,“這是英國的櫟木做的,對嗎?英國櫟木的組織和意大利櫟木的組織有點兒不同。”

伊斯曼道:“是的,這是從英國進口的櫟木,是一位專門同細木工打交道的朋友為我挑選的。”接下來,伊斯曼帶亞當斯參觀了那間房子的每一個角落,他把自己參與設計與監造的部分一一指給亞當斯看。他還打開一隻帶鎖的箱子,從裏麵拉出他的第一卷膠片,向亞當斯講述他早年創業時的奮鬥曆程。

伊斯曼情真意切地說到了孩提時家中一貧如洗的慘狀,說到了母親的辛勞,說到了那時想掙大錢的願望,講到了怎樣沒日沒夜地在辦公室搞實驗等等。

“我最後一次去日本的時候買了幾把椅子運回家中,放在我的玻璃日光室裏。可陽光使之褪了色,所以有一天我進城買了一點漆,回來後自己動手把那幾把椅子重新油漆了一遍。你想看看我漆椅子的活兒幹得怎麼樣嗎?好吧,請上我家去,我們共進午餐,飯後我給你看。”當伊斯曼說這話時,他們已經談了兩個多小時。

吃罷午飯,伊斯曼先生給亞當斯看了那幾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值最多隻有1到5美元,但伊斯曼卻為它們感到自豪,因為這是他親自動手油漆的。對伊斯曼如此引以為榮的東西,亞當斯自然是大加讚賞。

在離開伊斯曼家時,亞當斯獲得了那兩幢樓的座椅生意。

讚美一個人引以為榮的事情,是讚美的最關鍵技巧,也是讚美高手秘不二傳的“殺手鐧”。它能在瞬間拉近彼此的距離,讓對方對自己產生好感。這是與人溝通的一個絕好的方式。

讓自己引以為榮的事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如珍貴的寶物,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會落滿灰塵,適時的讚美就如給寶物進行了一次清潔,讓珍貴的寶物重新煥發出光彩。對於聽的人來說這種光芒就像是讚美者賦予的,他會抱著一種類似感恩的心態來對待你,如果此時拒絕你的請求。他會覺得你的不悅會立刻帶走那種光芒。所以讚美別人得意的事也是一張溝通的通行證,可以使我們的溝通更加順暢。

14. 讚美那些小細節

很多人在讚美人的時候絞盡腦汁去尋找讚美的話,不知道怎樣讚美才能博得別人的歡心。其實很簡單,答案就在於“細節”二字。細節往往是最易打動人心。而且細節信手拈來,是最富創意又取之不盡的話題。而要找出可讚之處,就要用眼睛去發現、去挖掘,這也是我們能夠在最短時間裏獲得別人好感的,最該使用的一種讚美技巧。

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美國。在一次尼克鬆為他舉行的宴會上,尼克鬆夫人費了很大的心思,布置了一個美觀的鮮花展台,在一張馬蹄形的桌子中央,鮮豔奪目的熱帶鮮花襯托著一個精致的噴泉。

精明的戴高樂將軍一眼就看出來,這是女主人為了歡迎他的到來而精心設計製作的,不禁脫口稱讚道:“夫人為舉行這一次正式的宴會,一定花了很多時間來進行漂亮、雅致的計劃與布置吧!”尼克鬆夫人聽後十分高興。

事後,她對朋友說:“大多數來訪的大人物,要麼不加注意,要麼不屑因此向女主人道謝,而他卻總是能想到別人。”

或許在其他大人物看來,尼克鬆夫人所布置的鮮花展台,隻不過是她作為一位副總統夫人的分內之事,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但是,戴高樂將軍卻領悟到了其中的苦心,並因此向尼克鬆夫人表示了特別的肯定與感謝,也使尼克鬆夫人異常地感動。總統都注意細微之事,我們就更應該學習了。

某大型公司有一個小職員,由於初入公司,總是會幹一些掃地、擦桌子的雜活,但她一直踏踏實實、默默無聞地工作著。由於職位卑微,人們幾乎忘了她的存在,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小偷進行了殊死搏鬥。

事後,有人問她為什麼不顧危險要與小偷搏鬥,答案卻出人意料。她說,當總經理從她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讚美她“你掃的地很幹淨”“你擦的桌子一塵不染”。

就是這麼簡簡單單的話,就使這個員工受到了感動,並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掃地、擦桌子是每一個人都會做的事情,所以一般不會引人關注。對於一個初人公司的小職員來說,掃地更是分內之事,即使掃得很幹淨,對習以為常的人來說也無特別之處,更用不著花時間讚揚一番。但這個公司的總經理卻沒有忽視,他時不時的讚美給了這位小職員非常的勇氣,使她在無形中與公司站到了同一戰線上,而且甘願為了捍衛公司的利益付出。正是一句平常的讚美便征服了這位小職員的心,讓她願意為公司的利益冒險。可見注意別人的細節,真誠地讚美他人的細小之處會讓人開心。

細節往往是容易被人忽視的,但是細節往往會讓人注入更多的心血、時間,要把細節做好,靠的不僅是一種敬業的態度,還有一種默默無聞的精神。即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也願意做好這件事情,這就證明,做事的人本身就有高尚的情操,他是懷有自豪的心情的,所以適時的讚美,也是迎合了做事人的心理。

讚美給失意落寞的人以溫暖和慰藉,給受傷的人以力量和勇氣,而細節之中的讚美更讓人體會點點滴滴的愛意,那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感動,是一種心靈深處的滿足和感激。

一個巡警巡邏時發現,某倉庫門口的滅火器壞了。他立刻重新布置好防火的設備。這件事被組長知道後,就當麵表揚了他,稱讚他很細心。這件事傳到局長耳朵裏,局長也提出了表揚,說他做事顧全大局。這位巡警自然很高興。以後的工作中他很注意滅火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有壞的就及時更換,在他工作期間,更換過無數的滅火器,誰也沒有將這些事放在心上。

有一天,有個裝滿煙花的倉庫著火了,大家一下子就手忙腳亂,幸好滅火器功能正常,大家一齊動手及時撲滅火苗。事後,大家都很奇怪,這裏的滅火器明明是壞的,怎麼能派上用場呢?原來他們知道滅火器是壞的,隻是存在僥幸心理沒有及時更換。有人記起,有一天他看見那位巡警在這裏忙進忙出的,現在想起來,肯定是在換設備。如果不是那位巡警。後果不堪設想,現在大家想起來都有些後怕,真是應該好好感謝這位巡警。

就是因為幾句看似微不足道的讚美,就讓這位巡警時刻不忘檢查小小的滅火器。也是因為幾句讚美,讓本該發生的災難在頃刻間得到控製。試想,如果這位巡警在第一次弄好滅火器之後,沒有得到領導的讚美,也許之後他就不會刻意地去關注滅火器,那麼,在後來發生火災時,也就是另外一種結局了。所以,不要吝嗇一句讚美的話,也不要對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不去關心,要知道,有時候細節決定成敗,讚美別人行為的細節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