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的一些小細,沒有人去讚美這些小細節,對細節的讚美更能引起對方的愉悅感受。細節經過發掘、提煉和升華,能夠產生神奇的效果。讓我們學會從細節人手去讚美別人吧!
15.抓住讚美的好時機
一個人說話的內容不論如何精彩,如果時機掌握不好,就無法達到說話的目的。讚美也是一樣。聽者的內心,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要對方願意聽你的話,或者接受你的觀點,就應當選擇恰當的時機。
一天,化妝品推銷高手玫琳?凱與朋友一起到成衣店裏去逛,聽到了旁邊有一對女孩子在說話。兩位女孩一位金發一位黑發。金發女孩買了一件新衣服,穿起來很好看,黑發女孩稱讚她:“剛才你放下的那件衣服,扣子挺漂亮的。”金發女孩突然有點生氣:“那是什麼破衣服,扣子難看死了,看看這個。”
這時,玫琳?凱和朋友走了過去。玫琳?凱麵帶笑容對金發女孩說:“這件衣服的領子很漂亮,襯得你的脖子像高貴的公主一樣有氣質,要是再配上一條項鏈,那就簡直完美極了。”金發女孩很高興,因為她也是這麼想的。她罵黑發女孩沒有欣賞眼光,黑發女孩不服氣:“我也是這麼覺得的,隻不過沒說出來罷了。”
玫琳?凱對黑發女孩說:“其實你可以試一下這件,它特別能襯托出你優美的身材。”黑發女孩也高興起來了。“當然,要是你們的臉上膚色再稍為用護理一下,會顯得氣質更加優雅。”三人就開始聊起了美容化妝的話題,這是玫琳?凱最擅長和最希望的。
後來,兩人都成了她的忠實顧客。
有了適當的讚美機會,我們就應該說出來。反正這時候,誰都喜歡得體的讚美的。
繼續欣賞一下,化妝品推銷高手,後來的美國化妝品大王玫琳?凱是如何把握住每一個閃光點,恰如其分地讚美對方的。
她上門去推銷化妝品,女主人非常客氣地拒絕了她:“對不起,我現在沒有錢,等我有錢了再買,你看可以嗎?”
但細心的玫琳?凱看到了女主人懷裏抱著一條名貴的狗,知道“沒有錢購買”隻是她拒絕自己的一句托詞。於是,她微笑著說:“您這小狗真可愛,一看就知道是很名貴的狗。”
“沒錯呀!”
“那您一定在這個狗寶寶身上花了不少的錢和精力吧?”
“對呀,對呀。”女主人開始很高興地為玫琳?凱介紹她為這條狗所花費的錢和精力。
玫琳?凱非常專心地聽著女主人興奮的介紹,在一個非常適當的時機,她插了話:“那是肯定的,能夠為名貴的狗花費足夠的錢和精力的人,一定不是普通階層。就像這些化妝品,價錢比較貴,所以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得上的,隻有那些高收入、高檔次的女士,才享用得起。”
女主人聽後,很高興地買下了一套化妝品。
所謂時機,就是指雙方能談得開、說得攏的時候,是對方願意接受的時候。掌握好說話的時機,才能提高辦事的成功率,達到溝通的目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讚美別人就是這樣。抓住讚美的時機,常常是一順百順,事事遂心,甚至一步登天;失去時機,則會處處不順,步步艱難。
書推銷員比恩?崔西路過一家店鋪時,看見一個年輕人正坐在裏麵的一張老板椅上,看著一本叫《窮爸爸,富爸爸》的書。比恩?崔西走進去說:“喔噢!你也在看這本當今市麵上最暢銷的熱門書呀!我也很愛看這本書。”
“這本書寫得太棒了,簡直就是一本大學教材,社會大學的大學教材。我沒有上過大學,但我個人認為,社會大學通常要比課本上學到的東西多得多。”
“對,你說得很對,這本書裏麵的富爸爸提倡的就是這種觀念。一個人具備什麼樣的心態和智慧,決定了他有什麼水平的認識。從剛才你說出來的話,我可以判斷得出來,你對這本書不光是讀一讀那麼簡單,應該研究得很徹底了吧?”
“哈哈,我這個人天生不愛上學,就愛看看課外書。”
“但是,你具備讀書的天賦呀,隻是可能你身邊有一些長輩,如你的老師或者父母,觀念可能一時跟不上,沒有讚同你。我感覺你很會運用知識。你看,你這麼年輕就開了一家如此精致的店子,以後,你的店麵一定還會不斷擴大的。而且,如果你能結合你所在的領域,融入這本書的觀念去做事,你一定會很了不起的。”
聽了崔西對他的觀點和認識作的逐一正麵引申讚美後,年輕人話興大增,不由得誇誇其談、眉飛色舞起來,大講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計劃。當然,最後他也接受了崔西介紹的好幾套與成功、理財相關的書籍。
與他人說話時,要獲得對方認同,就應該善於抓住每件事情的重點來說自己的感受,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你可以直接認可他最核心的東西。機遇伴隨時間而來,它和時間一樣,是來去匆匆的過客。如果你不將其牢牢抓住,那麼,它和時間一起將會從你的指間滑落,留給你的隻是無限的遺憾。
通常,我們在說話時都會顯得雜亂無序。但我們要想影響別人,就必須懂得從對方那一盤散沙般的語言裏,“淘”出潛在著對方意圖的讚美點,瞅準時機對這點進行擴大和引申,往往就能達到你所希望的效果。
16.背後讚美效果好
有時,我們為了博得他人的好感,往往會讚美對方一番。若由自己說出:“你看來還那麼年輕”這類的話,不免有點恭維、奉承之嫌。如果換個方法來說:“你真是漂亮,難怪某某一直說你看上去總是那麼年輕!”可想而知,對方必然會很高興,而且沒有阿諛之嫌。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總認為“第三者”所說的話是比較公正、實在的。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來讚美,更能得到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設想一下,若有人告訴你,誰誰誰在背後說了許多關於你的好話,你能不高興嗎?這種讚美,如果是在你的麵前說給你聽的,或許適得其反,讓你感到很虛假,或者疑心對方是否出於真心。為什麼間接聽來的便會覺得特別悅耳動聽呢?那是因為你堅信對方在真心地讚美你。
《紅樓夢》中有這麼一段描寫:史湘雲、薛寶釵勸賈寶玉作官,賈寶玉大為反感,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讚美林黛玉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
湊巧這時黛玉正來到窗外,無意中聽見賈寶玉說自己的好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結果寶黛兩人互訴肺腑,感情大增。
在林黛玉看來,寶玉在湘雲、寶釵、自己三人中隻讚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好話就不但是難得的,還是無意的。倘若寶玉當著黛玉的麵說這番話,好猜疑、使小性子的林黛玉可能就認為寶玉是在打趣她或想討好她。
在背後讚揚別人,能極大地表現說話者的“胸懷”和“誠實”,背後說別人的好話,遠比當麵恭維別人說好話,效果要明顯好得多。不用擔心,我們在背後說他人的好話,是很容易就會傳到對方耳朵裏去的。
德國曆史上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拉攏一位敵視他的議員,便有計劃地在別人麵前讚美那位議員。俾斯麥知道,那些人聽了自己對議員說的好話後,一定會把他的話傳給那位議員。後來,倆人成了無話不說的政治盟友。
多在第三者麵前去讚美一個人,是你與那個人關係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對你說:“某某朋友經常對我說,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動的心情會油然而生。那麼,我們要想讓對方感到愉悅,就更應該采取這種在背後說人好話、讚揚別人的策略。因為這種讚美比起一個魁梧的男人當麵對你說:“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讓人舒坦,更容易讓人相信它的真實性。這種方法不僅能使對方愉悅,更具有表現出真實感的優點。
有位年輕人從小就期盼著長大後成為一名作家。可是殘酷的現實一次次地打擊他,年輕人的父親因為欠下債務無力償還,被人告上法庭關入牢裏。自此他就中斷學業,流浪街頭,時常忍受饑餓之苦,後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工作環境很糟糕,每天都不得不在老鼠橫行的倉庫裏貼鞋油標簽,一天工作下來又累又餓,晚上也沒有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他隻能和兩個從貧民窟來的孩子一起睡在一間陰森冰涼的房間裏。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仍不放棄夢想,堅持寫作。但他對自己的作品毫無信心,為免遭他人譏笑,他趁著黑夜溜出去,悄悄地把他的第一篇稿子寄出去。滿懷欣喜等待他的卻是退稿的信件。而且稿子寫出一篇就被退回一篇,他幾乎絕望了,不想再寫作了,在他要放棄的時候,有一位編輯找到他,對他說:“我很欣賞你的文筆,希望你可以為我的雜誌投稿。”但是他卻拒絕了這位編輯,他覺得這位編輯隻是在開他玩笑。
之後他的一位好友拜訪他時提到了那位編輯,好友說那位編輯十分欣賞他,不能和他合作實在很可惜。好友看到他猶豫的表情說,我有他的聯係方式,你要是還有興趣,他隨時歡迎你。這位年輕人重拾“戰筆”,而後成為英國著名的文學家,他就是狄更斯。
當人極度失意的時候,讚美反而可能被誤解。接連受到打擊的狄更斯聽到讚美也無法喚起他的自信,他隻覺得此時編輯的讚美聽起來就像是諷刺。因為,他投了那麼多的稿子,沒有人來欣賞他,而現在卻出來一個,顯然是不衷心的。在這種狀態下,編輯當然會遭到拒絕。之後,編輯巧借狄更斯朋友的嘴巴傳遞自己的讚美之情,喜獲狄更斯的合作,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狄更斯。
我們在背後說別人好話時,會被人認為是發自內心、不帶私人動機的。其好處除了能給更多的人以榜樣的激勵作用外,還能使被說者在聽到別人“傳播”過來的好話後,更感到這種讚揚的真誠,從而在榮譽感獲得滿足時,還增強了上進心和對說好話者的信任感。
在現實中,我們往往看到這樣的現象:當父母希望孩子用功讀書時,采用整天當麵教訓孩子的方法,還是很難獲得一些效果,但是,假如孩子從別人嘴裏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和關心,父母在自己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時,便會產生極大的動力。又如,當下屬的人,平時上司在麵前說了很勉勵的話,但還是沒有多大感觸,但當有一天從第三者的口中聽到了上司對自己的讚賞後,深受感動,從此更加努力工作,以報答上司對自己的“知遇”之恩。
17.讚美其實很簡單
有一些讚美他人的技巧是非常簡單,但又是非常實用的,就像我們生活中常用的“遇物加錢”與“逢人減歲”。如果能夠經常恰當地使用這些讚美,一定會為你的人際關係的融洽度增色不少。
小劉很討厭一個人,因為那個人經常在他背後說他的壞話。小劉憤憤地說:“每次都說不實的話,真讓人煩!”
他向人緣非常好的妹妹請教:“如果有一個人,他總是不斷地在你的背後說你壞話,該怎樣去報複他比較好呢?”
妹妹微笑著說:“拚命說他的好話。”
小劉以為自己聽錯了,再確認一遍:“你再說一遍?”
妹妹說:“你不斷地說他的好話,即便他又說你的壞話,旁人也會幫你說話啦,久而久之,他就不會再說你的壞話啦。而且,我絕對相信,你很快會得到一個好朋友。”
小劉覺得很有道理,便按著妹妹的建議去做。實施了兩個月後,那個說他壞話的人,因為到處都聽到小劉在說他的好話,自己都覺得非常慚愧。終於,有一天,他找到小劉,並向他道歉。他們從此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把敵人變成了朋友,可見讚美的力量是多麼的大!
“遇物加錢”與“逢人減歲”是兩種在語言交際過程中,針對人們的普遍心理而采用的投其所好和討人喜歡的說話技巧。
買東西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一種生活行為。人們普遍的購物心理是,自己能夠用“廉價”購得“美物”,通常那些善於購物的人都具有這樣的品格,那是精明人的一種象征。也許我們做不到精明人的精明,也不一定都是善於購物者,但我們還是希望我們的購物能力能夠獲得別人認可的。所以,當我們購買了一件物品後,要是自己花了50元,別人卻認為隻需30元時,我們往往會有一種失落感,覺得自己不會買東西。相反,當我們花了30元買了一樣東西後,別人認為需要50元時,我們又往往會有一種興奮感,感覺自己很會買東西。正是這種購物心態的存在,“遇物加錢”這種說話技巧便有了用武之地。
例如,小甲買了一套樣式挺不錯的西服,小乙知道市場行情,這種衣服兩三百元完全能夠買得下來。於是小乙便在猜測價格時說:“這套西服不錯呀,至少得花四五百元吧?”小甲聽後一定會非常高興,往往會笑著說:“你沒想到吧,我花200元就買下來了!”
這裏小乙的說話方式是很有技巧性的。他在並不知道小甲花了多少錢買下這套衣服的情況下,故意說高衣服的價格,從而令對方產生成就感,當然會使對方高興啦。
“遇物加錢”這個方法很能討對方歡心,而操作起來又很簡單,你隻要對對方購買的東西的價格高估就可以了。當然“價格高估”也要注意,首先你要對商品的物價心裏有底,其次是不能過於高估,否則收不到好的效果。
隻要是人,又有誰不希望自己永遠年輕而不要過早地老去呢?所以,成年人對自己的年齡是非常敏感的。例如,你是一位剛剛三十出頭的小夥子,卻被別人看作是中年人了,你的心裏麵能高興嗎?
出於成年人普遍存在的這種怕老心理,“逢人減歲”這種說話技巧便有了討人喜歡的“市場”啦。這種技巧的特征在於把對方的年齡盡量往小處說,從而使對方覺得自己顯得年輕,保養有方等,進而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舉個例子,一位三十多歲的人,你說她看上去隻有二十多歲,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你說她看上去隻有四五十歲,這種“美麗的錯誤”,對方是不會認為你缺乏眼力,對你反感的,相反,她會對你產生好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如此,你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逢人減歲”這種技巧通常隻適用於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假如麵對的是幼兒或少年,我們就要用“逢人添歲”(即把對方的年齡往大處說)的技巧效果會較好,因為他們往往有一種渴望長大的心理。
“遇物加錢,逢人減歲”,說白了就是投其所好。當然,我們的出發點是光明正大的,我們的這種“投其所好”,無論是對自己、對對方還是對社會,都是沒有害處的,相反,這種說話的技巧往往能給對方、給社會帶來歡樂。對於這樣的“美麗的錯誤”與“無害的陰謀”,我們多說一些又有何妨呢?
其實,每一次讚美別人時,不但對方快樂,同時也會使你獲得滿足。這裏有一個人性規律:若你不能為任何人增加快樂,那麼,你就不能為自己增加快樂!因此,“遇物加錢、逢人減歲”吧。那麼,你將感受到自己的快樂指數也在不斷上升。把讚美當作是一個快樂遊戲,經常留意那些可以讚美的好事,它是會增強你的積極心態的。你會越來越驚喜地發現,自己周圍有許多以前從沒有注意到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