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麵貌,有幽默感的人總是滿懷希望地正視未來,常往光明的一麵看,這正是人類成功的訣竅,是改變平凡人生的砝碼。有人形容,充滿幽默的人生是富有的人生,在人類智慧的財富中,幽默像夜空中神秘的星星數也數不清。資料顯示,美國的300多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人員,參加了一次幽默意向調查,結果表明:97%的企業主管相信,幽默在企業界具有相當的價值;60%的企業主管相信,幽默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事業的成功程度。
幸福人生從幽默開始幽默本是快樂的催化劑,它可以幫我們擺脫種種煩惱。在生活中,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多一點樂觀豁達,少一點你死我活,以幽默的力量來引導自己的生活與事業,你就會獲得幸福。
幽默是快樂的催化劑幽默是幫我們克服生活中各種困難的良藥,幽默是快樂的催化劑,幽默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多一點幽默感,少一點氣急敗壞、偏執極端,你就會生活得輕鬆而幸福。
聚會中,愛麗絲做好的發型突然垮了下來,她並沒有窘得想鑽進地洞裏,而是這樣對她的朋友說:“我想一定是我要拿吹風機時,錯抓了電動攪拌器!”湯姆去剪頭發,理發師把他的頭發剪得太短了,於是,他向家人解釋說:“理發師教我怎麼存頭發,甚至還給我一把掃帚和一個紙袋。”我們再來看看男人和女人的爭執。假設你是男人,對女權運動的看法和她一位女性朋友、熟人、親戚或同事意見不合。你會這樣駁斥她:“我知道女人不是弱者。要6個男人才能把一個男人送進墳墓,但是用女人的話,隻消一個就足夠了。”
其實你對任何不滿、反對、錯誤或不平,幾乎都可以運用幽默的力量來扭轉局麵。你是否對現代生活的某些方麵感到煩憂和惶恐?幽默的力量能夠幫助你,使你以平靜、輕鬆的心情與人分享人生。
37.開發你的幽默細胞
任何人都喜歡聆聽生動、形象、幽默、活潑的話語,因為它們總是那麼有趣,通俗易懂,聽著輕鬆、愉快。但是談話生動、妙語連珠,有一副伶牙俐齒的人畢竟不多。因為要能說好聽的話,必須花相當大的工夫去積累語言的素材,去訓練表達的技巧,隻要我們用心學就會發生改變。那麼,怎樣培養幽默感呢?我們可以參照以下幾點建議:
領會幽默的內在含義。
幽默是機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別人的缺點或優點,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幽默不是油腔滑調,也非嘲笑或諷刺。有位名人說過:浮躁難以幽默,裝腔作勢難以幽默,鑽牛角尖難以幽默,捉襟見肘難以幽默,遲鈍笨拙難以幽默,隻有從容,平等待人,超脫,遊刃有餘,聰明透徹才能幽默。
幽默是一種情操,是樂觀對待現實的態度。
幽默的談吐需要建立在說話者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基礎上,一個心地狹窄、思想頹廢的人是很難幽默的起來的。幽默是一種寬容精神的體現,要善於體諒他人,要使自己學會幽默,就要學會雍容大度,克服斤斤計較,同時還要樂觀。樂觀與幽默是親密的朋友,生活中如果多一點趣味和輕鬆,多一點笑容和遊戲,多一份樂觀與幽默,那麼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不會出現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的痛苦者。
朱鎔基總理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當記者問他要用什麼方式介紹他時,朱鎔基總理幽默地說:“別宣傳我,我這個人不上鏡。”他的話引起了台下記者的笑聲。
朱總理以幽默的語言緩解了會上嚴肅的氣氛。這也證實了幽默作為一種生活情趣,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和品位,而對他人也能產生人格吸引力。
不斷積累知識,智慧讓人變得幽默,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幽默是一個人聰明才智的標誌,它要求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較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語言修養高,知識豐富,對古今中外,天南海北,曆史典故,風土人情等各種各樣事情都有所了解和掌握,再加上語彙豐富,語言表達方式靈活,多樣,這樣說起話來自然得心應口,語言顯得活潑、有趣。一個人隻有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從而做出恰當的比喻。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不斷從浩如煙海的書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從名人趣事的精華中擷取幽默的寶石。
清代有名的才子紀曉嵐,體態肥胖,特別怕熱,一到夏天,就汗流浹背,連衣服都濕透了。因此,他和同僚們在朝廷值班時,常找個地方脫了衣服納涼。乾隆皇帝知道了,存心戲弄他們。這天,幾個大臣正光著膀子聊天,乾隆突然從裏邊走出來,大夥兒急急忙忙找衣服往身上披。紀曉嵐是近視眼,等看到皇上,已經來不及披衣服了,隻好趴在地上,不敢動彈,連大氣都不敢出。
乾隆坐了兩個小時,不走,也不說一句話。紀曉嵐心裏發慌,加上天熱,一個勁兒流汗。半天聽不見動靜,他悄悄地問:“老頭子走了沒有?”這一下乾隆和各位大臣都笑了。
皇上說:“你如此無禮,說出這樣輕薄的話,你給我解釋清楚,有話講則可以,沒有話講可就要殺頭了。”
紀曉嵐說:“臣還沒穿衣服,怎麼回聖上的話呢?”
乾隆讓太監給他穿上衣服,說:“虧你知道跟我說話要穿衣服。別的不講,我隻問你老頭子是怎麼回事?”
趁穿衣服的時候,紀曉嵐已經想好了詞兒。他十分恭敬地對皇上說:“皇上萬壽無疆,這不是老嗎?您老人家頂天立地,是百姓之頭呀!帝王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對於天地來講就是子。連在一起,就是老頭子三個字。皇上,臣說的有錯嗎?”
說的都是好話,當然沒錯,於是,皇上很高興。紀曉嵐也鬆了一口氣,心想:以後可不敢隨便稱呼皇上了。
正是因為紀曉嵐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急中生智,以幽默的話語應對自己一時的失語和皇上的故意刁難。如若是知識貧乏之人,也許就不能脫口而出那樣機智的話,擺脫尷尬的境地。一個人隻有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有審時度勢的前提,談話的內容才會豐富,妙語連珠,並且作出恰當的比喻。我們要培養幽默感就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日常生活中要不斷積累,多讀、多看、多聽、多學,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多練習使用幽默的語言,形成幽默的語言習慣。
培養深刻的洞察力。
提高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機智、敏捷的能力,是提高幽默的一個重要方麵。隻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質,以恰當的比喻,詼諧的語言,才能使人們產生輕鬆的感覺。當然在幽默的同時,還應注意,重大的原則總是不能馬虎,不同問題要不同對待,在處理問題時要極靈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夠為人類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養料。
懂得了如何收集、開發、運用幽默的資源,就知道了如何麵對紛繁複雜的人生。有生活經驗的人都會認識到以幽默麵對人生困難的重要性。幽默幾近於一種緩衝機製,它顯然與對抗、失望和悲觀無緣。幽默也近乎於一種默契形式,它使人以友善、寬容、諒解、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它像一座橋梁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填補人與人之間的鴻溝,是奮發向上者和希望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者不可缺少的東西。
38.幽默也要看人下菜
在你運用幽默感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運用的對象和場合。幽默讓人愉悅,能達到溝通的效果,但是不合時宜的幽默隻會令人厭惡。
幽默要分對象,要區分不同的性別、身份、地位、閱曆、文化素養和性格,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便說幽默的笑話的。同一個玩笑,能對甲開,不一定能對乙開。比如,就性格而言,有的人內向,如果對這樣的人使用幽默語言,就要小心謹慎。關係到他們自身的玩笑話最好少開為妙,即使要開也要注意分寸。不然開過了頭,就會使他們感到不悅。而對性格外向的人則可以多開玩笑,但也要注意程度。
小區裏有個活動室,上了年紀的老人常常聚在一起玩牌,尤其是老王,他就是一個老牌迷。可是最近他好久沒來了,大家都很好奇。
一天鄰居老孫見到了老王,就問:“老王啊。怎麼這幾天都沒看見你啊?”
老王一笑說:“我兒子、兒媳婦宣布我必須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接送小孫子上幼兒園。所以最近不能和你們一起玩了。”
老孫一臉的嚴肅,說:“這麼說你被‘雙規’了!”
趕上前來跟老王打招呼的牌友們聽見這麼一句話,嚇一跳,問:“啊?怎麼回事兒?貪汙了?”
老孫就給大夥解釋了一下,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可是老王的臉色非常不好看。他借口有事就離開了。
老孫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管見什麼人都喜歡開玩笑。結果卻傷害了老王。麵對比較嚴肅的人,我們一定要注意不可過分地開玩笑,否則隻會讓氣氛變得尷尬,給自己帶來難堪。
此外,幽默也要注意場合。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場合可以說幽默的笑話,如月下漫步,乘船候車,盛夏納涼,課餘小憩,酒前宴後閑聊,等等;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則不宜說幽默的話,如在莊重的會議或在葬禮上等說一些幽默的話則會不合時宜;在婚禮的宴席上,可以就新郎、新娘的戀愛逸聞說些幽默的話,但切忌以新郎、新娘的隱私問題作為笑料來大肆宣揚,肯定會令人不快。因此,幽默要看場合。
美國前總統裏根有一次在國會開會前,為了試試麥克風是否好使,張口便說:先生們請注意,5分鍾之後,我將宣布對蘇聯進行轟炸。一語既出,眾皆嘩然。裏根在錯誤的場合、時間裏,開了一個極為荒唐的玩笑。為此,蘇聯政府提出了強烈抗議。由此可見,幽默要分場合,不分場合,很容易造成誤會,產生不愉快。
王老師在上課時,發現學生李磊的頭發沒剪,他額前的頭發故意留了兩綹,連眼睛都擋住了。王老師已經提醒過他好幾次,讓他把頭發剪掉,但是今天上課一看,還是老樣子。王老師就想怎樣才能讓他在輕鬆的氛圍下理解她的用意,回家把頭發剪了呢?
於是王老師就叫王磊回答問題,答完後,王老師接著說:“以後李磊出去可是公眾人物,有了這樣個性的頭發,到哪兒我們都能將他認出來,他簡直就是明星啊!”王老師話音一落,全班同學就大笑起來,笑邊把目光投向李磊。
王老師在之後的講課過程中感覺到李磊不對勁,他像是受了什麼奇恥大辱似的,手一直捂住前額,把頭埋得很低、很低。王老師又借助問題把李磊叫起來,可李磊隻是悶悶地站著不說話,王老師隻好讓他坐下。整整一堂課,王老師都覺得李磊沒有好好聽講。
在課堂這個公共場合之上,王老師的調侃幽默並不能讓李磊感覺到親和,更像是一種諷刺,結果就與王老師的初衷相去甚遠了。
幽默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交流,它像一塊糖,使得本來逆耳的建議讓人樂於接受。但是運用幽默是要保證它的前提,在正確的場合下,幽默才能達到效果,否則,隻會讓幽默變成利劍,傷害了別人的自尊,也讓自己的好意化為諷刺。所以對於這種含有批評建議的幽默,要盡量在私下裏進行。
在人際交往中,一個得體的玩笑可以活躍氣氛,讓人緊繃的大腦得到鬆弛,創造出一個充滿歡樂氛圍的環境。但是如果不分對象、不分場合亂開玩笑,則會適得其反。那麼,如何掌握好幽默的技巧呢?
在社會中,每個人的身份都不同,我們要看清對象。
一般來說,同輩之間可以開玩笑,同事之間可以開玩笑,而晚輩則不宜與長輩開玩笑,下級不宜與上級開玩笑。在家人、同鄉、朋友、同學、愛人、同事、部下之間,可以開開玩笑,說些幽默風趣的話。而對陌生人尤其是陌生女性、性格憂鬱或孤僻的人,一般不宜隨便開玩笑。不宜幽默殘疾人,在和殘疾人相處時要注意避諱;對方性格外向,能寬容忍耐,玩笑稍微過大也能得到諒解;對方性格內向,喜歡琢磨言外之意,開玩笑就應慎重。
幽默一定要分清楚場合,看看現場的氣氛是否適合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一般來說,在嚴肅的場合下,不要幽默,否則會破壞現場的氣氛;而在喜慶的場合則可以發揮你的幽默天賦,活躍現場的氣氛。總之,你要注意所在場合的氣氛,以便你的玩笑能夠起到作用。
總之,幽默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然而開玩笑一定要掌握“度”,適可而止才能活躍氣氛,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39.把握幽默的尺度
幽默可以調劑我們的生活,而作為其體現形式之一的開玩笑,不僅可以減少尷尬,還可以製造一種輕鬆的氣氛,讓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過得有滋有味。但是我們知道,放調味料是有一個限度的,如果濫用,味道過重,就會讓人難以下咽。所以我們在使用幽默技巧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否則結果便會適得其反。因此,一個幽默高手在講述笑語時,要避免過度的譏笑與嘲弄,否則自以為是幽默的笑話,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反而會冒犯他人,得不償失。
沒有幽默感的人是可悲的,而幽默找錯了對象,也同樣是可悲的!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避免幽默的悲劇呢?那就需要把握好幽默的度,這個度就是幽默的中庸之道。也就是說,幽默要把握好分寸。
張強和王凱是好朋友,他們的老婆也是好朋友。有一天,張強和王凱一起在外麵吃飯,張強神秘兮兮地對王凱說:“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和你媳婦好上了。”
王凱笑笑說:“你可別胡說,我不相信。我媳婦很忠誠的。”
張強說:“你不信?那我告訴你,你媳婦後背上有一塊紅色的胎記,對吧?”
王凱聽後掉頭就走,回去之後就要和妻子離婚。妻子不明所以,就和王凱吵起來。王凱將事情的原委都說出來了。妻子覺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清白的,張強怎麼可以這麼說呢?於是拉著丈夫怒氣衝衝就來到張強家。張強看到怒氣衝衝的王凱夫妻二人,明白了怎麼回事,連忙道歉解釋。原來是張強的老婆和王凱的老婆結伴洗澡,張強的老婆看到了王凱的老婆身上的胎記,回家後順口和張強提起。張強當時酒過三巡,一時興起就和王凱開了個玩笑,沒想到事情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