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開玩笑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張強開的玩笑卻是一個敏感話題,而且對象正是自己的朋友之妻。而即使是再親密的朋友,也難以承受如此戲謔,因此才產生了那麼大的誤會。我們開玩笑的初衷是為了快樂,如果把握不好這個度,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小的麻煩。
要把握幽默的尺度就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內容要高雅。笑料的內容取決於開玩笑者的思想情趣與文化修養。內容健康、格調高雅的笑話,不僅可以給對方以啟迪和精神享受,也是對自己美好形象的有力塑造。而下流的、低級的笑話會汙染生活,使人變得猥瑣、庸俗,聽者也會對你產生惡感。
(2)態度要友善與人為善,是開玩笑的一個原則。開玩笑的過程,是感情互相交流傳遞的過程。如果借著開玩笑對別人冷嘲熱諷,發泄內心的厭惡、不滿的情緒,那麼除非是傻瓜才識不破。也許有些人不如你口齒伶俐,表麵上你占到上風,但別人會認為你不尊重他,從而不願與你交往。玩笑的目的是活躍氣氛,講出來的笑話不能讓大家感到尷尬。凡有損他人形象、取笑他人的玩笑都是不可取的。
(3)行為要適度。開玩笑除了可借助語言外,有時也可以通過行為動作來逗別人發笑。例如運用手勢,就是人們在幽默時常借助的一種行為動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借用行為語言來強化幽默效果,一定要講究精練、自然、活潑和個性化,應當恰當地運用行為語言,設計出一種適合自己說話風格的行為習慣,切不可指手畫腳、亂動亂舞。
(4)許多笑話與痛苦、同情、憐憫相聯係的笑話最好不要講。馬克?吐溫說:“幽默自身的秘密源泉不是快樂,而是悲哀,天堂裏不會有幽默。”也許有人不同意馬克?吐溫的觀點,但也不能不留意某些笑話裏可能包含的痛苦。帶有汙辱性的笑話,與種族和宗教信仰相關的笑話,都應盡量避免。涉及性生活的笑話也容易招人反感。
(5)開玩笑時不要涉及別人隱私
個人的隱私是不想被外人知道的,也是不可隨便拿來調侃的,在開玩笑時一定要注意。別人與你分享自己的隱私是對你的信任,如果以此作為玩笑的談資是會破壞氣氛的,甚至會使你們的關係僵化。那麼自己開玩笑來活躍氣氛的目的就適得其反了。
(6)不要拿別人最重要的事情開玩笑
拿別人最重要的事情來開玩笑,往往會引起爭執,這是對別人極不尊重的表現,所以別人非常在意的事情也不可作為開玩笑的內容。
(7)對待陌生人開玩笑要適度
開玩笑之前要考慮到對方的身份以及雙方間的親疏關係。如果對方 是自己關係親密的人,玩笑的局限可以小些,但是如果對方和自己關係 親密度小,還是要慎重,特別是陌生人之間,開始時要少開玩笑。
適度的玩笑可以活躍氣氛,讓大家開心,使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如果玩笑過分必會傷害對方,影響彼此的關係,所以要把握好開玩笑的度。
40.自我調侃化糾紛
美國的赫伯?特魯在《幽默的人生》一書中把自我解嘲列入幽默的最高境界。海利?福斯第曾經說過:“笑的金科玉律是,不論你想笑別人怎樣,先笑自己。”自嘲,也是自知、自娛和自信的表現,本身也是一種幽默。這種自嘲式的幽默往往更能化解糾紛,使得緊張的氛圍趨於輕鬆。而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調侃一番,不僅不會將自己的缺點放大,還會拉近彼此的距離,給自己的魅力加分。
幽默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寧可取笑自己,絕不輕易取笑別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或是自己失言失態,或是對方對自己的言行有看法,或是周圍的環境出現了我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等等。總之,這些猝不及防的情境往往會令我們狼狽不堪。這個時候,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用幽默來擺脫尷尬。
1939年夏,美國總統羅斯福在海德公園接待來訪的英王夫婦,不料發生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事。宴會時,屏風後麵的桌子上由於堆放的菜盤分量過重突然倒塌,響聲一下子壓過了說話聲。“哦,”羅斯福叫道,“請別往心裏去,這隻是一種古老的家庭風俗而已。”飯後,羅斯福請客人參觀藏書室。貴賓們正饒有興趣地翻閱圖書時,一位男仆走了進來,手裏托著一個大托盤,上麵是斟滿飲料的杯子。在他走下通向房間的台階時,一隻腳踏空了,托盤裏的杯子猛地被甩向半空,男仆自己也摔倒在地。隨後他爬起來,把地板上破碎的東西清理幹淨。當他愧色滿麵地退出房間時,羅斯福大笑起來,他轉身對英王說:“喲,這是演示的第二個風俗。第三個是什麼?這玩意兒一來準是三次。”第二天,羅斯福邀請貴賓到瓦爾塞山莊喝茶、遊泳。遊完泳,羅斯福走到草坪上去,把雙臂伸向身後,掌心撐地,抬起雙腿,自我起重式地向前方挪動。沒來幾下,隻聽撲通一聲,他的腿落到了一個裝有各色精美食品、冷茶、碎冰塊和杯子的大托盤裏。“嗨,他叫起來,怎麼沒人給我叫好呢?”接著,他大聲笑起來,轉身對英王說:“我不是告訴過你還有第三次嗎?好了,現在我可以輕鬆了。”
在我們遇到尷尬的溝通逆境時,如果能適當地使用自嘲的方式創造幽默感,不僅能有效地擺脫自己的尷尬處境,也能給對方一種輕鬆感,從而使溝通氣氛變得和諧,更有利於溝通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日常生活中,誰都有缺點失誤,難免會遇上尷尬的處境,人們往往都喜歡遮遮掩掩。其實這樣反倒會引起更加惡劣的效果。還不如來點自我解嘲,使得即將發生的糾紛趨於平靜。
啟功的學生柴劍虹講了一個有關他老師啟功先生的故事。啟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在上世紀70年代末向他求學、求教的人就已經很多了,以致先生住的小巷終日不斷腳步聲和敲門聲,惹得先生自嘲說:“我真成了動物園裏供人參觀的大熊貓了!”有一次先生患了重感冒起不了床,又怕有人敲門,就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四句:“熊貓病了,謝絕參觀;如敲門窗,罰款一元。”
自嘲誰也不傷害,最為安全。可用來活躍氣氛,消除緊張;在尷尬中自找台階,保住麵子;在公共場合獲得人情味;在特別情形下含沙射影,諷刺無理取鬧的小人。
傳說,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妻子是個潑婦,常對他發脾氣,而蘇格拉底總是對旁人自嘲道:“討這樣的老婆好處很多,可以鍛煉我的忍耐力,加深我的修養。”一次,老婆又發起脾氣來,大吵大鬧,很長時間還不肯罷休,蘇格拉底隻好退避三舍。他剛走出家門,那位怒氣難平的夫人突然從樓上倒下一大盆水,把他澆得像隻落湯雞。這時,蘇格拉底打了個寒戰,不慌不忙地說:“我早就知道,響雷過後必有大雨,果然不出我所料。”
顯然,蘇格拉底有些無可奈何,但他帶有自嘲意味的譏諷,使他從這一窘境中超脫出來,顯示了蘇格拉底極深的生活修養。
在生死攸關的時刻,自我解嘲甚至可以巧妙地幫人脫離危險境地:
中秋時節,乾隆皇帝召集群臣在禦花園賞月品酒,一時興起就想與紀曉嵐對句集聯,以增雅興。乾隆皇帝自恃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於是出上聯道:“玉帝行兵,風刀雨劍雲旗雷鼓天為陣”,說完之後,他以必勝的姿勢注視著紀曉嵐,看他如何接自己的招。紀曉嵐沉思須臾,語出驚人:“龍王設宴,日燈月燭山肴海酒地作盤”。
當然,紀曉嵐的下聯對得不但工整,氣魄也甚為宏大,較之上聯猶有過之。
乾隆聽完紀曉嵐的下聯,臉上的得意之色漸漸消失。“伴君如伴虎啊”紀曉嵐知曉,如若自己勝了,那皇帝的臉麵往哪放呀,還是趕快為自己打個圓場吧。
紀曉嵐不愧為才子,他靈機一動,道:“皇上您貴為天子,故風雨雷電任憑驅策、傲視天下;微臣乃酒囊飯袋,故視日月山海都在筵席之中,不過肚大貪吃而已。”乾隆聽完,又露出得意之色,笑著對紀曉嵐說:“愛卿飯量雖好,如非學富五車之人,實不能有此大肚。”
當你在與人交談而陷入尷尬的境地時,自嘲可以使你從尷尬的境地脫身出來。自嘲不僅是豁達的表現,還是自信的表現。因為,隻有有足夠自信的人才敢拿自身的失誤做文章,繼而把它放大、誇張,最後又巧妙地引申發揮、自圓其說,博得眾人一笑。
41.掌握幽默的技巧
幽默是一種說話的藝術,懂得幽默的人,往往三言兩語就能使人忍俊不禁。在中國傳統文藝晚會上,相聲、小品之所以成為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就在於它的表現形式離不開幽默。幽默的百花園可以說是姹紫嫣紅,百花爭豔。在這些異彩紛呈的幽默中,最常見的幽默種類有以下幾種:
移花接木,偷換概念
我們知道,詞彙具有多義性和歧義性,移花接木就是抓住對方講話的關鍵詞彙,巧妙地偷換概念。
一位長官到連隊巡查,正趕上士兵們吃中午飯。
“夥食怎麼樣?”長官問士兵們。
“報告長官,湯裏泥土太多。”一個多嘴的士兵回答。
“你們入伍是為了保衛國土,而不是挑剔夥食!”長官非常生氣地大聲斥責道,“難道這個道理都不懂?”
“懂,”士兵畢恭畢敬地立正,又斬釘截鐵地說,“但我們不能吃掉國土!”
國土這個詞,長官在指的是領土,士兵講的是泥巴。士兵把兩個概念進行互換,巧妙地表達了自己對夥食的不滿,又不會使長官太沒有麵子,達到幽默的效果。
一語雙關
利用同音異義詞或一詞多義的現象,有意使話語同時兼有兩種含義,一種為虛,一種為實;表麵上聽起來是一種意思,實際上是借助這種意思表達另外一種意思。一語雙關總能在顯示智慧之餘,令人開懷。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有這樣一段話: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們半天才說。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鼻子,笑著說,“小的時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樣,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麼——”
“可是到了後來,碰了幾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說,“你怎麼會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麼?”
“哦!”我恍然大悟“牆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怪不得你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巧妙解釋
巧妙解釋法即對原意加以巧妙的解釋而造成幽默效果。
有一位書生當了新郎仍然保持讀書到深夜的習慣,妻子十分不滿。一天她對書生說:“但願我也能變成一本書。”書生不解地問道:“為什麼?”“那樣你就整日整夜把我捧在手上了。”
書生頓悟妻子的用意,打趣說:“那可不妙,要知道,我每看完一本書,都要換新的……”
這位書生的巧妙解釋,不僅表達了他對書的愛好,更表達了他對妻子的忠誠。說話時,故意不把要表述的觀點直接表述出來,而是隱蔽地蘊含在另一個似乎無關的觀點中,讓談話對方經過思考。頓悟你所要真正表達的意思,它往往能夠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
附加條件法
附加條件就是先順承對方的意思,然後再加上一個條件,而這個條件往往是不能做到的。
某著名馬戲團裏有很多觀眾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台上的表演。這是馴獅表演中最精彩的一幕:馴獅員的口中含有一塊糖,讓獅子用舌頭接過去。大家屏氣凝神地看著台上,一個年輕漂亮的女馴獅員口中含著一塊糖,獅子準備,為了渲染氣氛,馬戲團的經理問觀眾:“哪位觀眾敢上來試一試?”
觀眾們都沉默不語,突然有位男士應聲答道:“我敢。”觀眾一下子把目光聚集到他身上,佩服他的勇氣,誰料停了片刻,他接著說:“不過,我要演獅子。”
這位男士先出人意料地作出肯定的回答,然後附加了一個條件,從而開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玩笑:他要上去與那位女馴獅員接吻。
曲解法
所謂曲解,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解釋,在對話中故意歪曲對方話語的本意,或故意裝聾聽不清而回答,將兩個表麵上毫不沾邊的東西聯係起來,造成一種不和諧、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從而產生幽默感。它常常利用語詞的多義、同形、諧音、同音等條件來構成。
一天,妻子看見丈夫又在擺弄自己的“破銅爛鐵”,就瞪著丈夫說:“我一見你就來氣。”丈夫卻笑嗬嗬地回答:“好啊,我練了一年氣功還沒氣感,原來是你把我身上的氣都吸到你身上去了。”
這位丈夫有意地曲解妻子的原意,將“生氣”的“氣”換成“氣功”的“氣”。這就增加了情趣,妻子的怒氣便化解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一位妻子想去旅遊,於是她就對丈夫說:“我要出去旅遊幾天。”丈夫一聽,不悅地說: “花那個冤枉錢做什麼!買本《旅遊》雜誌看看不就好了嗎!既開眼又省錢。別瞎想了,快去買菜做飯吧。”妻子很不不開心,就憤憤地說:“買菜?花那個冤枉錢做什麼?買本菜譜來看看,不是又開眼又省錢嗎!”丈夫一聽,便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說:“菜譜填不飽肚子嘛。”妻子不理會他,他便笑道:“旅遊可以開開眼界,感受大自然,是應該去。我們假期一起去。”於是妻子才開開心心地去買菜做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一種幽默的手法,它可以化解人們之間的矛盾,讓別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從而化解雙方的矛盾,使氣氛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