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部經理傅歆嬋是老板的堂侄女,隻見她皺著眉頭道,“這幾天供應商一直追著我付款,說是各大酒店已大幅度壓縮了下季度的采購數量。海鮮、蔬菜、水果、醬料、洗滌藥水、客房易耗品的預計用量均降至原來平月的一成,由此判斷同行們對未來都持悲觀態度。”
傅盛棟得意朝老板一笑,“我覺得這個信息很重要,壓縮采購量說明什麼?在座的各位都是酒店專家,你們教我。是不是隻有在市場預期不佳時才出現這一現象的?好象全世界都不看好未來,隻有林總一人是樂觀派?難道世人皆醉你獨醒?可笑!”
我沒有馬上答話,用目光掃視著眾人,希望有一人站出來替我回答。可戚栩光、何國彬、嶽振華、曹翌等人皆不作聲,連剛才諍諍有辭的楊益凡和崔潔芸也低下了頭。明擺著嘛,老板的家人與我針鋒相對,最明智的選擇是做壁上觀。
高處不勝寒,未必隻是老板一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執行總經理林啟東恐怕更能體會到孤獨無助的滋味。他們都是我一手提拔的,關鍵時刻卻不能指望哪怕有一個人站出來表示語言上的支持,太悲哀了!
一切隻是因為今天的會場之內多了一人,傅盛梁,我們共同的老板,主子。我終於明白了,林啟東的職位再高,權力再大,在老板麵前一樣是打工者。雖然他尚未發言,但沉默何嚐不是一種態度,有時甚至威力更為巨大。
有人說,民營企業好似古代的封建王朝,職業經理人不過是皇帝陛下的一名臣子,縱是位高權重,想PK皇親國戚卻難於上青天。無它,他們畢竟是一家人。
我知道此時此刻會議室之內,不止有一人有心想看我的笑話,傅盛棟的那些事全盛唐上下俱是敢怒不敢言,隻有大笨蛋林啟東吃了豹子膽敢去招惹他。你不是新官上任,要大幹一場嗎?我偏不給你機會!
令我迷惑的是一向頭腦清醒的傅盛梁也選擇了沉默,前一天不是還口口聲聲說要給我尚方寶劍嗎?一覺醒來就後悔了?難道真應了昨晚袁方的感慨,中國私企老板的用人哲學都一個樣,用人要疑,疑人要用?
我不信邪!反正他還沒表態,我還有機會!
於是站起身道,“我不覺得有什麼可笑,相反,市場的集體誤判對盛唐而言恰恰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既然各家酒店都在壓縮人手,壓縮進貨量,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將來必會占盡先機。來盛唐一年,我一直在反醒我們的營銷策略,作為南華體量最大的酒店,本應有號令群雄的氣慨。可各位捫心自問,我們的整體營銷戰略是不是長期隨大流,跟風而為?台灣人多時重視台灣市場,會議多時拚命接會議,散客,團隊,什麼都要,兩年下來,我們什麼市場都重視,什麼蛋糕都想切一塊。結果呢?酒店至今也沒有的一個清晰的定位。不應該呀!盛唐是一艘在大洋裏航行的大船,沒有明確的目的地怎麼行?
定位就是要向客戶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盛唐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酒店?而現在,我們向市場傳遞的信息卻是混亂的,散客酒店嗎?好象不是。團隊酒店嗎?也不盡然。會議專家嗎?卻又不及隔壁的國大專業。於是,當別家的散客都住滿時才輪得到盛唐,團隊和會議也一樣,都是客人最後的選擇。各位不覺得這才可笑嗎?
打個比方來說,大家多少都炒過股票,市場上最喜歡跟風的是些什麼人?散戶。他們資金少,信息少,隻有道聽途說,跟在大戶和機構後麵買,讓他們為自己抬轎,賺點差價。運氣好的時候能夠翻倍,可市場一有大動蕩,或者大戶們振蕩洗盤時,散戶要麼被套,要麼割肉出局。隻有大戶和機構才是市場上永遠的贏家,因為他們目標明確,把大把資金集中到某一隻或幾隻股票上。認準方向,大進大出,如此才能火中取粟,賺個缽滿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