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體製決定成敗(2 / 3)

後麵還有,

“……我們的燈光不專業,不能集中照亮台麵的菜品,豐富的菜色與漂亮的器皿難以吸引食客的眼球。我們缺少專業的備餐間,甚至連專用的傳菜窗口都沒有,上菜時打擾客人在所難免。此外,一些包房沒有設置休閑區,客戶等人時不知坐在何處……”

我拍了一下桌子,太對了,並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含量,太大的資金投入,怎麼就沒有人認真研究過呢?

“……其實酒店最大的優勢是綜合配套,好比一龐大的超級市場麵對普通小超市,揚長避短最為重要。宏偉的大堂,寬闊的公共區域,餐廳,客房,酒吧,茶樓,會議室,夜總會等等,當所有的要素整合到一起時,酒店的優勢就遠遠強過單個的酒樓了。”

嗯,贏得競爭必然需要揚長避短,把自己的優勢發揮至極致,而非邯鄲學步,跟在別人後麵乞討。

“當然,真正的競爭還是在餐飲最核心的產品上比試高低——菜肴,客人來酒店用餐一定是衝著可口的菜肴而來的,至少是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配套再完整,服務再出色,菜做不好,不能征服食客的胃,一切等於零。

五星級酒店的菜品做不過社會酒樓似乎已成了南華的普遍現象,絕少聽到有客人稱讚某某五星級酒店的菜特別好吃,雖然說難吃的人也不多,原因何在?換言之,如何把中等甚至偏下的大眾菜品提升至與五星級相媲美的上等精品呢?

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明確的定位,是以來自天南海北的住店客人為主,還是以本地客人為主?地域不同,國家的不同必然決定了口味的差異,酒店可以開設萬國風味餐廳,但主打的中餐廳必須鎖定本地高端客人,即食遍南華所有酒店的客人。一旦選擇如此定位,酒店所確立的標靶隻有一個:單挑全市所有的酒樓。

其二,缺乏基於定位基礎之上的廚師隊伍。評價廚師的水平不是他的經曆,更不是什麼證書獎狀,而是他能否在掌握廚藝基本功之上的與時俱進,對市場和客戶的口味保持高度的敏感,隨時滿足他們的需求。”

這一部分文字的結尾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一家酒店能解決這兩個突出的問題,它的餐飲必能在酒樓之外開辟一個全新的市場,甚至成為地區餐飲的風向標。”

掩卷長思,我林啟東能解決這一係列問題嗎?我不相信類似的報告其它同行酒店沒做過,他們為何仍維持現狀呢?要麼是無心去行動,要麼就是淺嚐之後發現這條路太難走。

我一定要走,再艱難也要走。守著如此龐大的餐飲設施,占全員總數近一半的餐飲部員工,酒店營收的第一支柱卻是客房,這樣的總經理不是可恥嗎?

對,先從專業的硬件改造開始。

爭取傅老板的同意沒費太大功夫,一來酒店賬上資金充足,二來增加新的贏利點也是好事,但他卻提醒了我一點之前沒考慮到的因素。

“你一定以為老子不懂酒店,不懂餐飲了,越是資深的酒店專家越有瞧不起老板的鄙視情結。你別先反駁,等我說完,對事不對人,我針對的是社會普遍現象,你急於表白什麼?”他不容我打斷,繼續道,“別人我不便評判,按照你的‘死客房活餐飲’理論,激活餐飲的關鍵在於改變現有的僵硬體製。不要動不動就是什麼標準,程序,流程之類的書呆子話,酒樓沒這麼多標準,生意卻比我們紅火。這個社會誰賣得出產品,誰賺的錢多,誰就是老大,標準永遠是為經營服務的,不能創造營收的標準就得拋棄或改變。我建議你花功夫研究研究酒樓的成功奧妙,從最根本的體製上去研究,什麼味道哇,價格哇,位置哇,廚師哇,統統隻是其表,有些所謂的酒店專家隻會糾纏細枝末節,連餐飲的門都沒摸到。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