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圓通處世是一種大智慧(5)(1 / 3)

有一則童話,一隻黃鸝鳥生著一副極好的歌喉,但就是膽子小,不敢在大家麵前唱歌。黃鸝鳥去尋找有學問的夥伴,向它們求教如何才能把膽子練大。黃鸝鳥去找了貓頭鷹、長頸鹿、老鬆鼠,可是每個夥伴都讓它先唱一首歌來聽聽,然後再告訴它。為了求到膽大的學問,後來它已經可以當著所有夥伴的麵唱歌而沒有絲毫膽怯了,老鬆鼠對它說:“你已經找到了練得膽大的方法了。”

黃鸝鳥雖有一副好歌喉,但因缺乏自信,不敢在大家麵前唱歌,等到它找到了自信,就不僅敢唱,同時也得到了動物們的喜歡和尊重。因此,人隻有自信才能在一些事上做到不卑不亢。

假設,你為了替友人謀一份差事而去拜訪某大公司的經理。你心裏明白自己去見的可能是一個身份頗高的人物,而且又是你有求於他,不過,他仍是被動的,你才是主動的,所以你要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能自卑。當你與某一個人交往和辦事兒時,你心理上有著“我正在求你”的感覺時就會使自己神經緊張,一切出於不自然,這樣是很不利於成功的。

要培養坦蕩的不卑不亢的處世心態,應具有一定的社交活動技能和社交常識。處世不是一種抽象的活動,其表現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廣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往往使社交活動和處世過程變得更加豐富,給參加者帶來多方麵的收獲和享受。

一個人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攝影,就很難同有此愛好的人建立起感情。如果請朋友到家裏聚會,你不會做飯,隨便吃點什麼東西與你做一桌美味的飯菜相比,氣氛顯然不同。所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就會打開參加更多社交活動的渠道,為你以後辦事打下良好的基礎。

“糊塗”一把又何妨

處事不驚,必淩於事情之上;達觀權變,當安守於糊塗之中。

曆史與現實中那些深諳方圓之道者,每每以平和恬淡的神態和決不嘩眾取寵的態度來投入生活,做到做人周到、處世練達。

老子曾告誡孔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外表上看與愚魯笨拙的普通人毫無差別。無論是謙虛還是謹慎,可能會讓有些人覺得是消極被動的生活態度。實際上,倘若一個人能夠謙虛誠懇地待人,便會贏得別人的好感;若能謹言慎行,更會贏得人們的尊重與尊敬。

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做人可謂精明透頂,依仗賈母的寵愛和自家背景,上欺下壓、左右逢源。卻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過於“精明”,太精明露骨會遭人討厭。因為人與人情感的溝通和交流是心的交流,如果做人過於精明露骨,就不能在交際方麵獲得人心。對人,不必精明;對朋友,傻點更好。交際中的“精明”容易把應該淳樸真摯的關係,人為地複雜化。使人感到虛偽狡猾,敬而遠之。這樣精明的結果,隻能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大智若愚是做人智慧中最高最玄妙的境界,如果有誰能得到“大智若愚”的評價,那表明他可以在人生舞台上立於不敗之地了。大智亦即最高的智慧,接近於沒有智慧,接近於木訥,接近於愚。“大智若愚”的派生詞“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辯若訥”,它們表明至高的謀略,至高的技巧與境界,並且決不會直接一覽無餘地展現在人們麵前,它擁有豐富的層次與內涵,擁有保護自身的機製。

讓人捉摸不透的關鍵在於“藏巧”,將自己的智慧隱藏起來,才能不讓人對你有所戒備。老子告誡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不自以為是的人會超出眾人,一個不自誇的人會贏得成功;一個不自負的人會不斷進步。當然,讓人看不破與故弄玄虛、裝神弄鬼截然不同,矯揉造作反而會招惹是非,一旦被人看破你是在做戲,定會讓人徒生厭煩,認為你虛偽奸詐,此時再做什麼努力都會徒勞無功,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