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魚兒,總是潛藏在水底,不輕易地暴露自己。做人處世也正是如此,智慧者善於隱藏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一覽無餘並非聰明,如果你透明得如同清水中的石子,難免別人不會“踩”你一腳。
言行不露動機,喜怒不形於色
什麼樣的人最有“心機”?當然是麵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的出家人。但普通人無法與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無表情,可喜怒哀樂都表現在臉上,就等於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暴露給別人,哪怕這些想法是暫時的,也會被高手識破甚至掌握,這是很可怕的,因此做人要謹慎。
不管你心裏有多大波濤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現出來,都要藏在心裏。你想,你心裏的事是你自己的,何必讓別人來與你一同承受呢?再說你都表現出來人家會覺得你這個人太淺薄,沒有“心機”,什麼事都藏不住。
如今的社會,人們都善於察言觀色,調節與人相處的方式,順著別人的性子。所以你要時刻警惕,別讓自己的喜怒哀樂成為別人利用的對象。如果你不想被別人控製,就得先控製自己的情緒,在必要時偽裝自己,深藏不露。
不為物喜,不為己悲,這也是做人處世的一個境界。自古以來,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的事物而亦喜亦憂的。當然,人有時會高興,有時候不免憂愁,但千萬不要被情緒所左右。有高興的事,表現在臉上無妨,但悲哀的事就需要隱藏了。因為將一切都表現在表麵上,更會促使情緒強烈化,而不能忍受悲哀。如把憤恨表現在臉上,恨也會加倍。因此,成功立業之人,對這方麵都尤其注意,能夠做到不形於色。
喜怒不形於色對於一個沒有一定知識和閱曆的人,尤其是剛工作不久的人,是很難做到的。但隻要你想做,並不是不可能做到。你每天起床後,或睡覺之前,對自己說一聲:“我絕不表現出不耐煩的神色。”以此警惕自己。或者是在日記上,仔細寫出來,要每天持續不斷地做。長此以往,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對自己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
任何人,隻要在社會上做過一段時間的事,便多多少少練就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並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這原無可厚非,可是“謀取利益”的另一麵,有時卻是對你的傷害,或者使你也在不知不覺中意誌受到別人的掌控。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是能夠成大事的。此種人並非是卑躬屈膝,裝出笑臉,更不是為了奉承上司,強露笑齒,而始終保持自然的神態,喜怒不形於色。
當你失意或得意時,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現出不悅之色或驕矜之色,這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更因為難能可貴,因此在旁人看來,會覺得你很了不起。
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往往被譽為深沉,有心機,高深莫測。平時為人做事不露行蹤,卻往往做出出乎意料之外的成績,當然最能贏得欽佩,並使人們心悅誠服。過於公開暴露地行事,既無用處,也顯得沒有品位。不急於表態往往能使人們猜測不已,而如果你的地位重要到能夠引起人們的期待心理時,便更是如此。神秘的奇妙之處在於,可以通過其神秘性來贏得別人的敬重。即使你必須吐露心跡,道出真相,也最好不要顯山露水,避免讓人一覽無餘,千萬不要任由他人來窺視你裏裏外外的一切。適當的緘默是明智者謹慎的護身符。因為,你的計劃和決心一旦完全披露,就很難再獲得尊敬,反倒常常招致人們的注目、妒忌與批評。如果實施的結果欠佳,就更容易帶來加倍的不幸。如果你真想贏得人們的關注和敬仰,不妨向那些行而不言、心機深厚的高人多加學習。
一聽到別人的奉承就麵有喜色,會在無形中給有心者以可乘之機,趁機向你奉承靠近,進而提出要求,甚至進行“軟性”的勒索;一聽到某類言語,或碰到某種類型的人就發怒,有心者便會故意製造這樣的言語,指使這種類型的人來激怒你,讓你在盛怒之下喪失理性,迷亂智慧,失去風度;一聽到某類悲慘的事,或自己遭到什麼委屈,就哀感滿胸,甚至傷心落淚,有心者了解你內心的脆弱麵,便會以種種手段來博取你的同情心,或是故意打擊你情感的脆弱處,以達到他的目的。一個易因某事就“樂不可支”的人,有心者便可能提供可“樂”之事,好迷惑他,以遂行其意圖。
說起來,似乎世人沒有一個可靠,而人生也充滿痛苦;誠然,連喜怒哀樂都不能自由表達,這是多麼累人的事,這樣的人生何趣之有,但是,若因喜怒哀樂表達失當而招來無妄之禍,那人生又是多麼的可悲可歎。因此,人沒有必要做一個喜怒哀樂見不著痕跡的人,但何妨把喜怒哀樂放在口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