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2)(2 / 3)

一個慈祥、和藹、誠懇和樂觀的人,再加上溫和的情緒,一定會令人喜愛和信任的。

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也同時向許多優秀的品質靠近:堅強、理智、沉穩、樂觀、有遠見,才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你隻有先成為自己的主人,並已具備這些能給人力量、支持和喜悅的品質,才能成為別人的朋友和所愛、所敬、所信任的人。

二戰時期美國著名將領巴頓就是因為不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而吃了大虧。巴頓是個性格暴躁的人,在戰場上,麵對敵人,暴躁的性格還可以視為勇猛無畏的表現,對待敵人“就像冬天般嚴酷”。從這一點上來說,巴頓是個不折不扣的猛將。

但是對待下屬,他卻做不到“像春天般溫暖”。

1943年,巴頓去戰地醫院探訪,發現一名士兵蹲在帳篷附近的一個箱子上,顯然沒有受傷,巴頓問他為什麼住院,他回答說:“我覺得受不了了。”

醫生解釋說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這是第三次住院了,巴頓聽罷大怒,他痛罵了那個士兵,用手套打他的臉,並大吼道:“我絕不允許這樣的膽小鬼躲藏在這裏,他的行為已經損壞了我們的聲譽!”巴頓氣憤地離開了。

巴頓第二次來,又見一名未受傷的士兵住在醫院裏,頓時變臉,劈頭蓋臉地問:“什麼病?”士兵哆嗦著答道:“我有炸彈休克症,能聽到炮彈飛過,但聽不到它爆炸【炸彈休克症,就是聽到炮彈飛來就會昏厥】。”

“你個膽小鬼!”巴頓勃然大怒,隨即打了他一個耳光,並抽出手槍在他眼前晃動,“你是集團軍的恥辱,你要馬上回去參加戰鬥,但這太便宜你了,你應該被槍斃。”

很快,巴頓的行為被人報告給了長官艾森豪威爾,雖然艾森豪威爾與巴頓的私交非常好,但是也不敢公然袒護這位手下愛將。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有前途的巴頓無法再進一步,麵對有心理障礙的士兵,巴頓不是認真了解情況,加以鼓勵,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個指揮官應有的風度修養,也因此失去了晉升的機會。

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我們必須相信,隻有弱者才會失去鬥誌和創造力,困難隻能磨煉我們,使我們更加成熟和智慧。不良的情緒則隨時可能將我們摧毀。自高自大時,要以失敗敲響警鍾;縱情享受時,要記得囤積備荒;洋洋得意時,要想想虎視眈眈的對手;沾沾自喜時,不要忘了從前的苦難;腰纏萬貫時,想想那些三餐不繼的人;驕傲自滿時,要想到自己被打倒的時候;不可一世時,應該仰首崇拜雄偉的高峰。

能夠完全掌握自己情緒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當你在人生的大海中駕馭自如的時候,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船長,完全不去理會它,自然會變得隨和。我們從此領悟人類情緒變化的奧妙。對於自己變化多端的情緒,我們不要聽之任之,因為隻有積極主動地改變自我,控製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擺脫多疑敏感的心理桎梏

信任是一杯美酒,芳香四溢,既讓別人聞起來美好,自己品嚐的也會是香醇。因此,做人要相信別人,相信自己,相信這個世界,走出神經質和絕對化的陰影,這樣你才會擁有輕鬆快樂的心情,才會擁有和諧完美的人生。

古時候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的小兒子偷的,因此,他特別注意觀察鄰居小兒子的一舉一動,從走路的姿勢,到言談話語、麵部表情和神色,怎麼看都有偷了斧子的嫌疑。可是後來,他在山裏找到了丟失的斧子,再見到鄰居的小兒子時,覺得他的一舉一動全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這則小故事把“丟斧人”的多疑心理惟妙惟肖地表現了出來。

在生活工作中,無論是誰,一旦被多疑心理控製,便常常會自我孤立,敏感度驟升,情緒緊張。整日提心吊膽,小心翼翼,謹言慎行,害怕走近別人,也拒絕別人走近自己,更怕被別人拒絕。以至於有時一件小事,一個偶然的手勢,一句無心的話,都足以讓你猜測不已、惴惴不安。

一個多疑的人,隨時隨地都會覺得別人正在注視著他,凡是別人所談的話、所做的舉動,都是針對他的。他以為任何人都在幹涉、監視或恥笑他的言語動作和一切習氣,但事實上呢?他所注意的那些人,也許從來就沒有注意過他。

比如,兩個同事背著你竊竊私語,你一走近,他們便立刻終止了談話,沉默不語或是各自走開。這時,你就會在心裏犯嘀咕:他們會不會在說我的壞話?如果某人不讚同你的觀點,你就會懷疑這個人對你懷有成見;與朋友相遇,他卻沒和你打招呼,你可能立刻會懷疑他對你有意見,這種心理都是需要努力克服的。

多疑不但有害於愉快的生活和健康的身體,並且更有損於自尊心。凡是聰明人,都應該革除這種毛病,必須身心健全,頭腦清晰,並努力保持自己的人格和自信心。

多疑,是一個人精神上的癱瘓。它好像是人身上的一顆毒瘤,稍不注意,它就會流出毒液。一旦腐蝕你的思想,你就會喪失理智,以主觀、片麵、刻板的思維邏輯來主導自己的推理,毫無根據地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