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不斷完善自己的性格(3)(3 / 3)

有時候,當發生令人難堪的事時,運用語言以變應變的力量能使人的自尊心受到保護,並且,還能體現出說話者的大度胸懷。這是一種智慧。

一次,一家英國電視台采訪梁曉聲,現場拍攝電視采訪節目。一個老練機智的英國記者走到梁曉聲跟前說:“下一個問題,請您做到毫不遲疑地用最短的一兩個字,如‘是’與‘否’來回答。”梁曉聲點頭認可。遮鏡板啪的一聲響,錄音話筒立即伸到梁曉聲麵前。記者問:“沒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會產生你們這一代青年作家,那麼文化大革命在你們看來究竟是好還是壞?”梁曉聲一怔,提問竟如此之“刁”,他靈機一動,反問道:“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沒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著名的作家,那麼您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好是壞?”巧妙的應答使英國記者頓時一愣,攝像機立即停止了拍攝。

在麵對一些私人化的問題時,很多被問者的心裏是相當矛盾的。這時,我們大可采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話來回答。

日本演員中野良子一次在中國,被記者問及何時結婚時,剛剛失戀的她確實很難問答,但中野良子想了想後巧妙地答道:“如果我結婚了,一定來中國度蜜月。”這樣的回答既擺脫了自己的難堪,同時又令記者隻能一笑了之。

有一個笑話,顯示了不知變通的結果。

從前,一個賣帽人,每一天都很努力地賣著帽子。一天,他叫賣得十分疲累,便停在一棵大樹下,把帽子放在樹下打起盹來。醒來時,發現身旁的帽子都不見了,抬頭一看,隻見樹上有很多猴子,每隻猴子的頭上都有一頂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歡模仿人的動作,於是他趕緊把頭上的帽子拿下來,丟在地上。猴子也學他,將帽子紛紛扔在地上。賣帽子的高高興興地撿起帽子,回家去了。後來他把這件奇特的事告訴了他的兒子和孫子。多年之後他的孫子繼承祖業。有一天,在他賣草帽的時候,也跟爺爺一樣,在大樹下睡著了,而帽子也同樣地被猴子拿走了。孫子想到爺爺曾經告訴他的方法。他脫下帽子,丟在地上,可是,猴子竟然沒有跟著他做,還直瞪著他,看個不停。這時猴王出現了,撿起地上的帽子,說:“開什麼玩笑!你以為隻有你有爺爺嗎?”

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應該打破常規的思維,學會以變應變。我們的頭腦中已經形成的一些結論以及思考方法,並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要敢於懷疑自己,不能一成不變,死鑽牛角尖,思想上要常變常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把握機會。

機智並不容易獲得,卻是我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唯有勇氣與機智配合,才能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有一天,露絲打開房門時,迎著她的是一個麵露凶相的持刀男子。

露絲嚇了一大跳,她立刻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但她很快鎮靜了下來,她微笑著對男子說:“朋友,您是來推銷菜刀的吧?讓我看一看這把刀,嗯,看起來挺不錯的,我就買下這把刀了。”

接著,她邀請男子進屋,微笑著說:“你很像我以前一位熱心的鄰居。見到你,我感到非常愉悅。對了,你要喝咖啡,還是紅茶呢?”

這個原本滿臉殺氣的男子,此刻有點手足無措了起來,他結巴著說:“不必了,謝謝,謝謝!”

露絲笑著送來一杯熱咖啡,拿出錢,買下男子那把刀。這個男子完全亂了方寸,他看著手中的錢遲疑了一下,接著便走了出去,當男子走到門口時,他忽然又轉過身來。

就在這令人屏息的一刹那,男子對露絲說:“小姐,謝謝您改變了我的一生。”

真正的勇敢一定伴隨著沉著與智慧,因為隻有具備機智的勇氣,才會有處理問題的睿智,也才會有臨危不亂的應變能力,並避免流於“匹夫之勇”所造成的傷害。

因此,我們要懂得人性心理,才能準確捕捉對方的心思,要訓練自己的膽識,讓勇敢與機智相輔相成,把每一次危機化解為轉機。

戰勝自卑,肯定自我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是因為你跪著。”

自卑是一種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造成這種體驗的原因很多,比如,對自己的能力、知識、品質等自身素質的評價過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經不起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常產生不該有的猜疑;行為畏縮、瞻前顧後等。也許有人德才平平,生命很少有“輝煌”與“亮麗”,他們有時就會產生“看破紅塵”的感歎和“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以至把悲觀失望當成了人生的主調,整日嗟歎不已;有的人經過奮力拚搏,工作有了成績,事業上創造了“輝煌”,但心裏卻害怕“風光”不再,容易產生前途渺茫、“四大皆空”的哀歎;有人則容易哀怨歲月的無情甚至發出紅日偏西的無奈……這些自卑心理是壓抑自我的精神枷鎖。它消磨人的意誌,淡化人的追求,軟化人的信念,使人銳氣鈍化、畏縮不前、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自我埋沒、自我消沉,結果往往無所事事,碌碌無為而告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