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哪一天對方又要你做這個做那個,而你卻堅持己見時,就會發生不愉快,對方會單一地認為你違背了雙方的承諾;另一方麵,如果你堅持不做這些“應該”做的事,你會心生愧疚。
這種愧疚感是由於雙方過度的情感乞求所致。你之所以會順從對方的要求,就是想通過這種順從的表現來得到對方讚許、關愛的眼神,甚至取悅對方。
當這種取悅方法成為你行事的模式以後,拒絕對方的要求一定會讓他很不高興,而你也會覺得很對不起他。愧疚的感覺很像憂懼,而憂懼就好像是坐在一張搖搖椅上,你就隻能這麼晃蕩著,看起來好像能將你搖向什麼地方,但卻隻是在原地擺蕩,讓你什麼地方也去不了。
在生活中我們有權利決定該做什麼事,不用由別人代做決定,更不能讓別人來左右我們的意誌,讓自己成為傀儡。況且,他人並不見得比我們更了解情況,也不會比我們聰明到哪裏去,所以,他們所提出的這類“理所當然”的事很可能不是我們的最佳抉擇。你的最佳抉擇還是應該經由自己深入分析、思考之後,所做的獨立判斷來取舍。
李桐參加工作不久,姑媽來到這個城市看他。李桐陪著姑媽把小城轉了轉,就到了吃飯的時間。
當時李桐身上隻有50元錢,這是他所能拿出招待姑媽的全部資金,他想找個小餐館隨便吃一點,可姑媽卻偏偏相中了一家很體麵的餐廳。李桐沒辦法,隻得硬著頭皮隨她走了進去。
兩人坐下來後,姑媽開始點菜,當她征詢李桐意見時,李桐隻是含混地說:“隨便,隨便。”此時,他的心中七上八下,衣袋中僅有的50元錢顯然是不夠的,怎麼辦?
可是姑媽一點也沒注意到李桐的不安,她不停地誇讚著可口的飯菜,李桐卻什麼味道都沒吃出來。
最後的時刻終於來了,彬彬有禮的侍者拿來了賬單,徑直向李桐走來,李桐張開嘴,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姑媽溫和地笑了,她拿過賬單,把錢給了侍者,然後盯著李桐說:“小夥子,我知道你的感覺,我一直在等你說‘不’,可你為什麼不說呢?要知道,有些時候一定要勇敢堅決地把這個字說出來,這是最好的選擇。我來這裏,就是想讓你知道這個道理。”
這一課對所有的年輕人都很重要:在你該說“不”的時候要勇敢地說出來,否則你將陷入被動的境地。
老板都喜歡賣命工作的員工,但你可知道,如果你一心講求犧牲奉獻,處處想討好別人,做一般人心目中的模範員工,最後你可能會喪失自我。
最明顯的現象莫過於,你總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你並不想做的事,即使有不滿的情緒,你也強忍去做。你認為別人把這些事情交給你做,是對你的重視與信任。如果你一旦拒絕,別人就會怪罪你,使你心生愧疚。總而言之,你不希望自己的拒絕壞了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影響自己的前程。但不知這種做法很有可能事與願違。
特別是在職場中,學會說“不”是辦公室政治中的重要策略。這關係到你是否做得順心如意。然而有些人幾乎是到了鞠躬盡瘁的地步。主管交給他的任務,他從來不敢含糊,要求他額外超時加班,他也毫無怨言,同事拜托他的事,盡管不是他分內的職責,他也來者不拒。其實,他早已忙得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但他還是強打精神說:“沒事!沒事!”沒有人知道他累得半死,但是,他就是不願開口對人說“不”。大多數時候,我們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或者因為不好意思說“不”,結果很多原本明明不該是自己的事,統統落在自己頭上。要不就是所做的事大大超過自己的能力負荷,而自己有苦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