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主動。信息的閉塞,就可能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泛地結交朋友,借助他人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手段。
陝西省某市,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特意每月舉行一次廠長經理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各廠長經理相互探討交流企業的管理經驗,研究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相互學習企業的經營之道,同類企業慢慢形成集團式公司,在集團公司內又相互交流信息,幫助打開市場,結果在一年內,全市工業生產猛增,工業利稅是往年的兩倍多。
在現代社會,借力這種手段已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外交等領域廣泛運用,而且大有日趨擴展之勢。對於人際交往,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自身形象,擴大自己影響的策略和技巧。被社會承認,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就是被社會所承認的方式之一。
名記者吳小莉之所以成名的原因,與她善於走在領袖身邊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人都記得,1998年3月19日,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朱基總理首開先河地點到了吳小莉的名字:“你們照顧一下鳳凰衛視台的吳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歡她的廣播。”“兩會”期間的軼事,使吳小莉頓時成為傳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問,使朱總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隨著吳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吳小莉主持的節目《小莉看時事》也成為鳳凰衛視台的名牌節目。內地的傳媒朋友對小莉說:“在中國電視圈裏,隻有文藝類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聞類主持人成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電視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著說:“小莉,你不知道你對中國內地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衝擊有多大,許多人加快了語速,剪短了頭發。”
借別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的最好方法是感情投資與真誠合作。
其實當我們麵對紛至而來的各種壓力時,就要學習一下雪鬆的精神。當大雪來臨時,不一會兒,樹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層雪。不過當雪積到一定程度,雪鬆那富有彈性的枝條就會向下彎曲,直到雪從枝上滑落。這樣反複地積,反複地彎,反複地落,雪鬆完好無損。可其他的樹,因為沒有這個本領,樹枝被壓斷了,隻有雪鬆因為特殊的本領,才度過了大雪紛飛的寒冬。所以,當我們麵對外界的壓力時要盡可能地去承受,在受不了的時候,學會彎曲一下,像雪鬆一樣讓一步,這樣就不會被壓垮。確實,彎曲不是倒下,也不是毀滅。它不僅隻是一種生存方式,更是人生的一門藝術。
拐彎抹角巧辦事
峰回路轉的競爭謀略,是個體者在實戰中較為容易把握的又一重要謀略,這一謀略的要旨在於遇事之時,不要直來直去,而是要講究一定的“曲線”藝術,正所謂曲徑通幽處。
有一則寓言說得好。
小馬到河邊喝水的時候,正好碰見了捕魚的水鳥,便好奇地問水鳥:“大姐,我一直很奇怪你是怎麼一口把魚吞進肚子裏的,你從來都沒有被魚翅卡到過嗎?”水鳥笑了笑,說:“馬兄弟,你還真是個直腸子,想辦法轉個彎子,避開魚翅不就沒事了嗎?”說完水鳥就把剛捕到的大魚朝空中一拋,讓魚頭朝下,魚翅向後倒著落進嘴裏,然後心滿意足地走開了。
人際交往中,你常會碰到各種難辦的事,這個時候就該想辦法兜個圈子,繞個彎子,避開那條“刺兒”,這是社交的基本策略和手段。
有位編輯向著名學者錢鍾書組稿,便是繞著圈子,成功地“吃到了魚”。
傳播媒介把學界泰鬥錢鍾書先生的脾性渲染得孤傲怪僻。有一次,一位編輯參與編撰地方名人詞典。錢老的材料不易到手,寫信發公函都杳如黃鶴。主編為此大傷腦筋。這位編輯想碰碰運氣,鑒於前車之覆,他對此事不加張揚。
這位編輯對錢老的著作及學術成就甚為了解。自1961年錢老力作《通感》問世以來,錢先生之名即銘刻腦際,追慕迄今。並且,錢老的叔父錢孫卿先生是這位編輯所在學校的前任老校長。由此兩條,編輯信心大增。於是決定投石問路,迂回約稿。
錢老伉儷情趣高雅,每常調侃,幽默詼諧,相與為樂。楊絳女士呼夫君錢老為“黑犬才子”。此係錢老之字“默存”分拆而成的離合體字謎。於是他冒昧為他們姓名編了兩條燈謎。“文化著作”射“錢鍾書”;“柳絮飛來片片紅”射“楊絳”。信中先呈上拙作,然後陳述其叔父舉學之業績。很快收到回信,並內附聯賀卡,藍底金字,莊重雅致。特別是錢老簽名的明信片,三字合寫,神旺氣足,獨具風采。編輯自然喜不自勝。
既得隴,又望蜀。於是編輯又寫信委婉地陳述鄉情,說母校為得其資料四處奔波,眾人渴望有錢老資料做地方史籍支柱等言。不久收到錢鍾書回信,說:“我們對國內外名人的傳記請求供給材料,一概敬謝,偶有關於我們的條目,都出於他們自編,未便為你破例。”好事多磨,果然吃了閉門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