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金錢的標準,往往因狀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有“心機”的人更懂得“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有意義。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在擔任自民黨幹事長時,一麵忙著主持自民黨選舉事務,一麵卻不忘派人將慰問金送到落選的議員家中,並且勉勵他們不要氣餒,下次重新再來。
對落選的議員來說,田中角榮的勉勵是難能可貴的雪中之炭。在此之後,擁戴田中的人越來越多,竟形成了一個“田中派”。
如果田中在此時將相同的金額或禮品送至當選的議員家中,那些禮品、禮金無疑隻能算是錦上添花,一點也不特殊,更不能取得效果。隻有在別人困頓中伸出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誼。田中角榮畢竟是真正吃過苦頭的人,非常了解人們奧妙的心理。
在別人的婚禮上或榮升宴會上大肆破費,不如在人病痛或朋友有難時,伸出援手。雪中送炭的作用遠遠大於錦上添花。
人對雪中送炭之人總是懷有特殊的好感。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並不得意。他曾在袁術部下做一名小小的居巢長,相當於一個小縣的縣令。
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兵亂使糧食問題日漸嚴峻起來。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就吃樹皮、草根,有的人甚至被活活餓死,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他家素來富裕,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一番寒暄後,周瑜直奔主題:“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
魯肅一看周瑜豐神俊朗,顯而易見是個才子,日後必成大器,哈哈大笑說:“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
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斛,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與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見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餓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感動,兩人當下就交上了朋友。
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事業的機會。
別小看這“一炭之熱”、“滴水之恩”,這樣的人情可得傾林相送,湧泉相報。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的急有的緩。而我們急需時遇到別人的幫助,則內心感激不盡,甚至終生不忘。瀕臨餓死時送一隻蘿卜和富貴時送一座金山,就內心感受來說,也迥然不同。有某種愛好的人遇到興趣相同的人則興奮不已,以為人生一大快樂。兩個人脾氣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應洞察此中三昧。
送禮雖然表麵上是“施”,實際上卻是“受”。因為親朋好友都接受了你的情意,你在他們的心目中已投下了“富有人情味”的印象。有人情味的人,必然受到人們的歡迎。
有位畫家,年輕時過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經常三餐不繼。有一次,他把一幅連自己都沒信心的畫拿到畫商那兒,畫商看了半天,付給他一筆當時他認為很多的錢。
就畫家來說,畫商並非買了這幅畫,而是給了他前途。此後他終於成功地熬出了頭。
那筆錢金額是否很高呢?其實不見得,但在那位畫家心中,這卻是一筆巨富,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那就是給了他最大的麵子,可以使人產生長久的感恩之情。對畫家來說,畫商的錢的確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這位現在已成名的畫家若有滿意的作品,一定會交給那位畫商,並且以普通價錢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