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自己同樣也適用於企業,這也是事業成功的基礎。1989年,美國總統布什到中國訪問。天津飛鴿自行車廠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毛遂自薦,準備向布什夫婦每人贈送一輛最新型號的飛鴿牌自行車,他們向李鵬總理提出了這個建議。外交部和李鵬總理考慮到布什夫婦以前在北京時非常喜歡騎自行車外出遊覽,也就同意了飛鴿自行車廠的要求。布什總統不但在接受禮物的現場--釣魚台國賓館內讓記者拍照、錄像,而且回到美國後還把在白宮騎飛鴿車的照片寄給李鵬總理和天津自行車廠。此後,國外興起了一股購買飛鴿自行車熱,飛鴿車開始暢銷海外,在國內的知名度也驟然上升。
專家點撥:
1.一個人哪怕能力再強,技術再高超,如果他不懂得適時地展現自己的實力,那麼他的優點將一輩子不被別人發現而被埋沒了。
2.展現自己也要恰到好處,符合實際。
職場中,老板不喜歡“喜洋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人群中顯露自己的才能和實力。初涉職場的人,更是盼望盡快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刮目相看,因而處處表現自己,凡事都要爭個“先手”,有時動不動還要來個“搶跑”。但是,過早地掀起和卷入競爭,你就會成為“喜洋洋”,而這也是老板最不喜歡的。
案例分享:
三國中的劉備早期不過是一個賣草鞋的落難的皇家後裔。後來,為什麼可以成為三國鼎立之一的一方霸主?可以說,其原因是多方麵的,而所有的原因都是和人脈分不開的!
首先,劉備是皇家後裔,有一定的宗族關係和人脈。比如早期的他剛起軍的時候不是就自稱是漢皇後裔?這種身份使世人及宗族中的人給他很多同情,其中荊州避難就說明了這個道理。其次,他依靠的是結盟關係。比如關、張為劉備贏得一方天下立了汗馬功勞,二人之所以能做到舍命保劉備,是因為“桃園三結義”的原因。三是人情關係。三國局麵的出現,諸葛亮功不可沒,其之所以能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無非是為了報答三顧茅廬之恩。
經驗總結:
雖然劉備文不及孔明,武不如關、張,但由於他能充分利用各種關係,才使其建功立業。與劉備恰好相反的曆史人物嶽飛隻得了個悲憤而死的下場。嶽飛和高宗兩人關係的轉折是在紹興七年春。宋高宗本已慷慨允諾嶽飛指揮除韓世忠和張俊以外的各軍,大舉北伐,卻因張浚和秦檜的說服,取消成命。嶽飛於是憤慨辭職,為亡母守孝。高宗派人請嶽飛出山,嶽飛堅辭不就,一連發了三道詔書才把嶽飛勸了回來。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在要挾皇帝。這件事皇帝表麵上是寬恕了嶽飛,其實他這口氣實在難以下咽。
同時,嶽飛的部隊叫“嶽家軍”,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試想,領導出錢,給職位,給資源,給任命,讓你來指揮,而你成立的軍隊卻叫“嶽家軍”,這不等於心裏沒有上級、沒有公司,隻有自己嗎?而嶽飛的部隊所向披靡,每次收複河南失地,老百姓感謝的是嶽飛,感謝的是嶽家軍,對於皇帝卻一點兒也不感恩。這就好比公司業績飆升,開個記者招待會,旁邊新任命的市場部負責人被記者團團包圍,在閃光燈下侃侃而談,使勁宣傳自己獲得滿場喝彩,領導往那兒一坐卻沒人搭理。
總是處處表現的員工,無形中將自己放在了一個較高的起點和定位上。這樣老板和同事都容易產生一種心理定勢,認為他總能比別人強,比別人做得出色。一旦他出現遺漏和失誤,也很容易讓老板認為這樣的員工爭強好勝,自高自大,使得他在老板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智者不會過早地把自己的實力表現出來,他們懂得等待,捕捉機會,在該表現的時候才展露出自己的才華。事實證明,最終的成功者,往往是“後發”之人。這樣的職員往往為人低調,做事腳踏實地。而他們每有進步與發展,都會讓老板看到他的發展潛力。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得到晉升的機也會更多。
總之,表現自己要注意把握恰當的尺度和分寸。如果隻知道一味地表現自己,輕視他人,獨占表演的舞台,而不給別人任何機會,就隻能收獲憎恨和妒忌,絕不會得到尊重和幫助。所以,要想在職場上走得穩當,請記住,千萬別搶他人的風頭。
專家點撥:
1.過早地掀起和卷入競爭,你就會成為“喜洋洋”,而這也是老板最不喜歡的。
2.智者不會過早地把自己的實力表現出來,他們懂得等待,捕捉機會,在該表現的時候才展露出自己的才華。
3.表現自己要注意把握恰當的尺度和分寸。
與同事交往要講求“同流”
有一位哲人所說:“一個不肯助人的人,他必然會在有生之年遭遇到大困難,並且大大傷害到其他人。”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是不可能脫離周圍的環境的。對於身處辦公室的職員來說,與同事們和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分享:
喬萍所在的公司大部分同事都是男性,中午吃飯時的短暫休息時間,同事們往往會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可喬萍總感覺到插不上嘴,起初的一段日子隻能在旁邊遠聽。男同事們喜歡談論的話題無非集中在體育、股票上麵,不過他們即使不懂時裝的流行趨勢,也不妨礙他們與女同事的交流。不過要想和這些男同事搞好同事關係,首先得強迫自己去接受他們的一些感興和愛好。於是,喬萍每天開始都“有意識”地關注體育方麵的消息和新聞,遇到合適機會甚至還和男同事們一起去看球。有了共同話題後,喬萍和男同事相處容易多了;每次和他們閑聊的過程中,也會將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和他們進行交流,很快就跟同事們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