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
在現代的社會中,人們不崇拜“個人英雄主義”,個人奮鬥的工作方式也並不適合當前的社會環境。因為在工作中,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正如歌德所說:“一個人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同事之間要多同流,與同事打成一片才能順利地展開工作。可是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性格內向,整天鬱鬱寡歡,使人望而生畏,無形之中與人產生距離。人際關係淡化,缺乏必要的適時溝通,久而久之脫離了群體。在今天這個強調團隊精神的職場裏,他們能不“掉隊”嗎?
當今世界是一個處處講究合作的世界,作為一名公司的職員,單憑一個人是無法完成一個上規模的項目的。因此,每個員工都應該具備團隊精神,融入團隊,以整個團隊為榮,在盡自己本職的同時與團隊成員協同合作。我們要學會合作,要學會融入群體,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取得成功。
首先,我們要融入同事的愛好之中。俗話說“趣味相投”,隻有共同的愛好、興趣才能讓人走到一起。可以在8小時以外跟你的同事逛街或吃飯,和大家一起“瘋”,可以在不經意間讓同事們接受和喜歡自己的另一麵,大家的感情也就會逐漸融洽起來了。
其次,偶爾說一些自己的私事,可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開門未必一定要見山,一見麵就談工作的事,鐵定會讓人反感。何妨暫時拋開主題,先談及共同的話題,或自己的繁雜瑣事,以求達到心靈的共鳴。比如,肯尼迪在爭奪總統席位的競選演說中,曾經輕描淡寫地說:“緊接著,我還要告訴各位一句話,我和我的妻子雖然贏得選戰,但我們希望能再生個孩子。”
同事之間還要相互幫助。很多人都怕給同事帶來麻煩,所以什麼事情都不找同事幫忙。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求助別人反而能表明你對別人的信賴,能融洽關係,加深感情。有時候如果你不肯求助,同事知道了,反而會覺得你不信任她。要知道,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以互相幫助為前提的。當然,求助也要講究分寸,千萬不要提出讓別人覺得為難的要求。
最後,你還可以偶爾分享“小吃”。如果同事帶水果、瓜子等零食類小吃到辦公室,中午休息的時候請大夥吃,你可千萬不要以難為情為由一概拒絕。有時,同事有什麼高興事,買點東西請客,也很正常。對此,你應該積極參與,千萬不要冷冷坐在旁邊一聲不吭,表現出一副不稀罕的神態。時間一長,人家當然有理由說你清高和傲慢,覺得你難以相處。你也可以自己帶些小吃,請同事們吃,你會發現你們的關係會越吃越好的。
專家點撥:
1.一個人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他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合群永遠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
2.同事之間要多同流,與同事打成一片才能順利地展開工作。
3.我們要學會合作,要學會融入群體,因為隻有這樣,才能集思廣益,取得成功。
不搞小幫派,避免破壞團結
職場中,辦公室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活動場所,它決定了你的事業發展,決定了你的仕途晉升,決定了你的工作去向,因為在這方寸之間充滿了派別之爭,充滿了利益之鬥。你稍不留神,就可能卷入可怕的爭鬥漩渦之中,最後淪為辦公室小幫派之爭的利益犧牲品。
案例分享:
牛偉是一位在會計師事務所的會計師。工作之餘,牛偉常跟其他三位同事去戶外遊玩,吃午飯、喝咖啡,並且會在辦公室裏毫無顧忌地聊天。牛偉工作表現非常優秀,但是令他感到不滿的是,他感到自己的晉升總是比別人慢。一次,牛偉終於鼓足了勇氣去找自己的主管談一下。他開門見山地說:“主管,我想找你談一下,我為什麼比別的員工升遷得慢呢?”主管給牛偉分析了一下,說他站錯了隊,經常和牛偉在一起的員工白楊是公司副總的人,因此老總是不可能提拔牛偉的。最後,主管友善地勸牛偉,讓他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中來。
牛偉考慮再三,為了升遷和增加薪水,最終選擇了和主管在一起,逐步疏遠了白楊他們。但是好景不長,主管因為貪汙公款,東窗事發了,作為經常和主管走得比較近的人,年偉也被檢察機關羈押,來協助調查此事。結果,牛偉被辭退了,成了公司幫派鬥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