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考慮的更多的是利害關係,而不是相處互溶的兄弟義氣。如果你在功勞、在成績總是一馬當先獨攬好處的話,你就別再想著指望別人會親近你與你為友了,因為一個值得他人欣賞和親近的認識不會在利益麵前迷失自我、忘卻朋友的。與人相處最忌諱的就是私心太重,一個人如果時時刻刻隻關心自己,遇到好處隻想到自己的話,那麼這個人肯定是自私的,內心是狹隘的。也就是說這種人隻能夠與他人共同吃苦卻不能分享成功的“甘甜”,我們內心裏會對這種人產生怎樣的情感,相信隻要有生活經驗的人都能夠想得到的。
因此,我們在功勞麵前不妨多想想他人--那些曾經和我們一起努力奮鬥,而無緣享受功勞的人,我們應該將那些能夠享受到的功勞與大家一起分享,甚至應該推讓功勞,讓大家一起體會同甘共苦的感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可,受到他人的尊敬。同時,替他人表功,也在不知不覺中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環境,獲得了較和諧的人脈網。
李嘉誠就曾對自己的兒子說:“做人要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有錢大家一起賺……”正所謂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李嘉誠的博大胸襟,慷慨予人,使他自身的發展如旭日東升,也使很多人才得到了用武之地。
專家點撥:
1.每個人就像一個浮於水麵的小島,看似各不相幹,但水麵下,彼此相連。
2.與同事相處要講求雙贏原則,隻有這樣才能使每個人的能力得以完全發揮。
3.做人要留有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有錢大家一起賺……
不要冒犯同事的“領地”
同事之間可以成為朋友,但走得近了並不意味著無話不說,你可以大談美食、古裝、網絡,但是千萬不要在說話中觸及本人的私生活、公司內部人士的褒貶、本人對將來的方案等等。要牢記一點,讓隱私離辦公室遠點。
案例分享:
佟坤在一家公司裏做文員,平時跟同事們之間的關係非常好。一次,在與一個同事聊天的時候,同事埋怨說:“老板太不人道了,我姑奶去世了,想請個假回家幾天,可是老板就是不允許!我真不想幹了,過幾天就辭職。”
佟坤有些大嘴巴,聽到這話後,就把它轉告給了另外兩個同事,後來,老板的秘書知道了,將些事轉告給了老板。結果,那位同事被辭退了。同事氣憤之極,大罵佟坤,原來她當時隻是一時的情緒宣泄,並不是真的想離職。同事們知道了這件事,都怪佟坤不該將事情泄露出去,與她逐漸疏遠了。
經驗總結:
同事的個人秘密,當然就是帶著些不可告人或者不願讓其他人知道的隱情;要是同事能將自己的隱私信息告訴你,那隻能說明同事對你是足夠的信任,你們之間的友誼肯定要超出別人一截,否則她不會將自己的私密全盤向你托出。要是同時在別人嘴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被公開後曝光,不要說,她肯定認為是你出賣了她。被出賣的同事肯定會在心裏不止千遍地罵你,並為以前付出的友誼和信任感到後悔。因此,不隨意泄露個人隱私鞏固職業友情的基本要求,如果這一點做不好,恐怕沒有哪個同事敢和你推心置腹。
再親密的關係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與人交往的空間距離是多少呢?這首先要看你與誰交往。美國學者霍爾研究發現,46厘米至61厘米屬私人空間,女友可以安然地呆在男友的私人空間內。若其他女人處在這一空間內,她就會顯得不高興,甚至會大發雷霆。到辦公室找領導辦事,最佳的空間距離為122厘米至213厘米。小於該距離,領導會誤認為你強人所難;大於這個距離,領導會誤認為你不真心實意想辦事。領導人的辦公桌較為寬大,就告訴了你這一信息,你就要小心為之了。
如果你想跟普通朋友變得親密起來,有效的空間距離為213厘米至366厘米。小於這一空間給人以盛氣淩人的印象;大於這一空間會使別人覺得你沒禮貌,你也就不可能獲得真實的信息。這個空間距離也是與普通朋友交談的適當距離,過小他人就認為你倆在密謀不可告人的事情;過大你們都會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