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鎖定目標放飛心靈(4)(3 / 3)

增強你的行動力

有沒有哪一個人覺得自己行動力很差,而且很想改變,請思考下麵幾個問題:

(1)我為什麼還沒有采取行動;

(2)不行動有什麼好處;

(3)持續不行動長期會有什麼壞處(最差狀況);

(4)假如現在就行動長期會有什麼好處;

(5)那我什麼時候要行動,怎麼改善。

行動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追求快樂;第二個避免痛苦。第一種是主動追求快樂,想更成功;另一種人是混不下去了,逃避痛苦的影響力比快樂來得大。

立刻行動!

任何時候,當你感到推拖的惡習正悄悄地向你靠近時,你都需要用這句話提醒自己。

總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如果你正受到怠惰的襲擊,那麼不妨就從碰見的任何一件事著手。什麼事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經突破了無所事事的壞習慣。同時,如果你想規避某項繁雜事務,那麼你就應該從這項繁雜事務著手。否則,事情還是會不斷地困擾你,使你覺得無處著手而不願意動手。

當你養成“立刻行動”的工作習慣時,你就掌握了個人進取的要義。

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決定你的報酬和職務。那些工作效率高、做事多的人,往往擔任公司最重要職務。當你下定決心永遠以積極的心態做事時,你就朝自己的目標遠景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一開始,你會覺得堅持這種態度工作很不容易,但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這種態度會成為你個人價值的一部分。當你體驗到他人的肯定為你的工作和生活所帶來的幫助時,你就會一如既往地秉承這種態度做事。

忙碌的人不肯拖延,他們覺得生活正如騎著一輛三輪車,不是保持平衡向前行進,就是翻覆在地停止不前。效率高的人往往會在做事前就確定做好每件事所需的時間,並且強追自已在預期內完成。即使你的工作沒有嚴格的時間限製,也應該經常訓練自己這樣去做。

如果你希望能快速而圓滿地完成一項任務,那麼請將這件事交給那些勤奮而忙碌的人。那些懶散的人,他們精於濫竿充數和偷工減料,大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處理事務的真正能力,他們不肯迎接每天的挑戰。人們都知道,處理一件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無論多麼繁忙都能騰出時間去做。但是,麵對那些索然無味的工作,我們總是推遲和拖延,甚至有意遺忘。

不論做什麼事,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行動之前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期望,定什麼樣的目標。你應該知道,你用什麼標準衡量自己,別人就會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評估你。正如愛默生所說,緊緊追蹤四輪車到星球上去,要比在泥濘道上追蹤蝸牛行跡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標。

人生要想獲得成功,就要一點一滴地奠定基礎,先給自己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通過個人努力達到之後,再實現更高的目標。

從現在開始,就立刻行動吧!

王永慶是台灣首富,身價54億美元;他的企業創建至今已50多年,他當了50多年的董事長,他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跡的象征。

1917年1月18日,台北縣新店的一個貧苦農家喜添新丁,這就是後來被尊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勢頭最好。王永慶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便抓住時機經營木材生意,結果獲利頗豐。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居然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這時,經營木材業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王永慶看到這一點,便毅然決定退出木材行業。

上世紀50年代初,台灣“工業局”推出一係列工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利用美國援助興建石化工業基本原料聚氯乙烯。時年38歲的王永慶大膽接手了當時這一無人看好的項目,成立了台灣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在塑膠領域大獲成功的王永慶先後成立了南亞塑膠工廠、台灣化學纖維工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

王永慶的成功證明了要成功,行動就要快。

態度決定成敗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就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就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積極態度決定成敗,無論情況好壞,都要抱著積極的態度,莫讓沮喪取代熱心。生命可以價值極高,也可以一無是處,隨你怎麼去選擇。積極的態度就會取得積極的效果。

有這麼一個故事“秀才解夢”,一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萊;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他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