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學會調整心態控製情緒(5)(3 / 3)

“強尼,你把它拚起來,我就給你一塊巧克力。”

牧師心想,他至少會忙上半天,自己也能安靜地思考明天的布道辭。誰知不到10分鍾,兒子敲響了他書房的門,他已經拚好了。牧師十分驚訝,強尼居然這麼快地拚好了。每一片紙頭都拚在它應該的位置上,整張地圖又恢複了原狀。

“兒子,你怎麼這麼快就拚好啦?”牧師問。

強尼說:“很簡單呀!這張地圖的背麵有一個人的圖畫。我先把一張紙放在下麵,把人的圖畫放在上麵拚起來,再放一張紙在拚好的圖畫上,然後翻過來就好了。我想如果拚得對,地圖一定拚得不錯。”

牧師非常高興,給了兒子一塊巧克力,說:“你不但拚好了地圖,而且也教給了我明天布道的題目——很使一個人是對的,他的世界也是對的。”

這個故事的意義非常深刻,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現狀,想改變它,那麼首先應該改變的是你自己。即“如果你是對的,你的世界也是對的。”

如果你有積極的心態,你周圍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人的潛能的發掘對成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已經發揮出來的能力一般隻占全部能力的30%,還有70%的能力深藏在體內。這主要是因為缺乏強烈的成功欲望,因此,我們要在正確估價自己的基礎上,確立遠大的目標,並永遠有進取之心,來最大程度地發掘自己的潛能。

在希爾所認識的偉大人物當中,最令他感到好奇的是愛迪生。或許是因為他並未受過正規的教育,卻在科學界有極為傑出的成就。老師曾因他成績不好而認為不可造就,貶低他的智力水平,而愛迪生的母親卻認為,是學校的教育方式沒能促進兒子潛能的發掘。愛迪生正是靠母親啟發式教育和自學,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愛迪生不怕挫折,他對於任何人或任何事都問心無愧。他從來不因為自己的重要性而自誇虛懷若穀,更能顯出他的偉大。

有一次,希爾和愛迪生談到發明電燈的經過。問他:“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成功,你會怎麼辦?”

他的眼中閃著愉悅的光彩說:“我一定還在實驗室裏工作,沒有時間和你聊天。”

愛迪生知道沒有所謂的“失敗”。希爾曾經做過一項實驗,考驗人們在麵對失敗或打擊時的耐性。想要知道,一般人能忍受幾次失敗而不會灰心。

大多數的人隻遭遇一次挫折之後就不想再努力了。極少數的人繼續嚐試第二次。有很多人還沒有真正遇到挫折就放棄了,因為他們預期會失敗,還沒有開始就先打退堂鼓。不用說,在這一群人之中找不到福特或愛迪生。

從人們在各行各業中的成敗,希爾觀察到兩項重要的事實。成功的人對於尚未達成的目標充滿期待,而失敗的人隻想到過去所遭遇的挫折和失望。這項原則從來沒有失誤過。

因此,要最大程度地發掘潛能,必須有進取心和不屈不撓的毅力。

客觀地評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現,對一個人相當重要,而且,對人的潛能發揮,對他一生所能達到的成就,也有數不清的影響。除非他能誠實、客觀地評估自己的長處與缺點,怎能發掘自己的潛能、怎樣改進自己的表現呢?在設定計劃達到自己的理想境地之前,必須先確定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個獨立、冷靜的觀察者,你會給自己什麼樣的建議,以改善自己的技術、工作態度、與他人的關係和自己對公司的貢獻呢?誠實地看清自己是發掘自己的潛能,是自我進步的第一個步驟。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發展也愈快。一心向著自己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他認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製定目標。成功之道由自己的積極思維開始。與此緊密相聯係的,是戰勝失敗的決心。有了正確的積極的心態,就能看到周圍的一切存在著無限的可能性與機會。漸漸地,不但能獲得使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更能幹的遠見,而且最終會有更加具體的、適合各個方麵的人生理想——目標。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製定目標。

許多年前,某報曾作過300條鯨魚突然死亡的報道。這些鯨魚在追逐沙丁魚,不知不覺被困在一個海灣裏。弗裏德裏克·布朗·哈裏斯這樣說:“這些小魚把海上巨人引向死亡。鯨魚因為追逐小利而暴死,為了微不足道的目標而空耗了自己的巨大力量。”

沒有遠大目標的人,就像故事中的那些鯨魚。他們有巨大的力量與潛能,但他們把精力放在小事情上,而小事情使他們忘記了自己本應做什麼。說得明白一點,要發揮潛力,就必須全神貫注於自己有優勢並且會有高回報的方麵。

遠大的創富目標能助人集中精力。當不停地在自己在優勢的方麵努力時,這些優勢會進一步發展。在達到目標時,自己在為什麼樣的人比得到什麼東西重要得多。

感謝生活